APP下载

杭州数字城管信息采集标准荣升“国字号”

2017-03-31

信息化建设 2017年2期
关键词:国字号城管杭州市

2015年8月,国家标准委下达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由杭州市城管委作为起草单位的《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信息采集标准》获得计划立项,并将于2016年底完成制定并在全国推行。

作为住建部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杭州数字城管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做法,引入第三方监管。以市民的眼光、专业的标准,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并核实处置质量,率先在全国走出了一条市场化信息采集的路子。近十年来,杭州市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在确保全面、及时、准确发现城市管理问题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据初步测算,成本比为1:3.47。信息采集市场化在杭州的成功实践,也引起了全国各地同行的一致好评并广为借鉴,许多推行数字城管的城市(区)政府都沿用了市场化采集的做法。据统计,目前参与杭州信息采集市场化项目的企业已累计参与了全国128个城市、区(县)的信息采集市场化项目,杭州已成为全国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场化的“孵化器”。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场化模式在杭州的趋于成熟和在全国的不断推开,迫切需要既有普遍指导意义、又兼顾各地实际的相关标准,来引领数字城管事业的快速、高效和良性发展。为此,多年来,杭州开展了对信息采集标准建设的持续性研究,根据城市管理动态性、差异化的要求,出台了《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件、部件立案、结案规范》,并结合城市管理实际逐年调整和完善。

目前,数字城管问题类别已扩充至12个大类、202个小类,基本实现了城市管理行业的全覆盖,并得到了各相关行业部门的高度认同。同时,杭州还多次参与了国标、部标的编制,主编或参编的各级数字城管行业标准达11部,如《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信息采集》(均为部标),对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和运行,有效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场化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数字城管运行实效,十年间共立案交办案卷1126.80万件,解决1126万件,问题及时解决率由投入运行时的26.7%提升至目前的99.33%。而数字城管信息采集标准化建设,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数字城管的运行成果,也加深了城市管理各部門对标准的认同意识,推动了城管资源的不断融合,形成了城市管理的合力;同时也为杭州市正在建设的智慧城管中的加强街面管控、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机制保障。

猜你喜欢

国字号城管杭州市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国字号部队”:神秘背后的信仰与坚守
众志成城打磨“国字号”品牌——写在中建六局装饰扬州泰达Y-MSD幕墙工程如期履约之际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巧打“四季牌” 集聚多元素 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冲刺“国字号”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提高城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