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

2017-03-31

信息化建设 2017年2期
关键词:拱墅区城管管网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城管局围绕“智慧城市”总体要求,推进智能技术、设施及设备在智慧城管中的应用,提升本区城市管理的管控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应急快速化、决策科学化水平,加快城管科技创新,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探索城管执法新思路。相继推出了包括单兵系统、河道及雨污管网智慧平台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创新性项目,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多次正面报道,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构建“智慧水系”,助推“五水共治”

拱墅区城管局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市场化管网普查、立体式部门协作、复合型智慧平台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构建“智慧水系”,助力“五水共治”工作。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拱墅区城管局进行了自动化、可视化、智慧化地下管网“智慧平台”系统建设,涵盖了管网监测、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河道工程建设等板块,其先进性和独特性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受行业同行以及各大媒体的褒奖和肯定。多家省、市媒体争相进行报道,并于2014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直播间进行专题报道。

2014年项目伊始,通过专业勘测单位,开展全区地下管网现状普查工作。调研普查工作共完成地下雨、污水管网勘测231.493公里,测量各类雨、污水井15263个,测绘收集各类数据6.02万组。此外,普查工作同步理清了全区管网分布情况及主干道路管网完备情况,各项工作为管网市场化养护及截污纳管项目储备提供精准有力的数据支撑,打下了“智慧水系”良性运作的根基。

2015年,完成项目二期建设。利用先进科技技术,突破平面限制,实现地下管网三维GIS展示。同时打破行业构架,积极对接公安、环保、气象、水利等部门,实现行业间的信息互补、资源共享,将地下管网监控、河道水系监管与气象预警归并整合,提升了灾害预警、防灾减害水平,完善了城区排涝体系。

2016年,在先期项目基础上,继续开展三期项目建设。结合部分试点成果,深化闸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及地下管网流量监测系统方面建设。将辖区内所有符合升级改造的闸泵站全部进行自动化监控,继续扩大相关地下管网流量监测范围,并于全区各主要道路及治水难点上进行地下管网流量监测设备安装。本期项目建成后,可通过三维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结合闸泵站远程监控系统和地下管网流量监测系统,构建智慧平台流量数据模型,实现全区水系立体管理。

智慧街面管控,将执法置于阳光下

2014年,本着新理念、新机制、新方式的创新模式,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方针,拱墅区城管局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从法治角度、治理方式以及实际需求出发,引进当时较为先进的4G单兵系统,并建立全面接入辖区内路面、社区等实时监控平台,建立了拱墅区城市综合监管平台。4G单兵系统引进后,一方面起到了对执法队员的保护作用,有效解决了遭遇暴力抗法时群众误解多、取证难等情况,并针对部分市民的恶意投诉以及部分当事人毁灭证据的行为提供有利证据。另一方面也对当事人起到了保护作用,在各种纠纷中,4G移动单兵设备就是“第三只眼”,对规范执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同时,通过综合指挥平台的GPS定位及视频实时回传功能,可有效整合执法单兵系统、车载监控系统以及路面监控对执法现场的相关信息,提高指挥中心对现场周边情况、人员调度情况的了解,大大提高在实战中的综合调度指挥功能,多次在全区拆违及整治工作中发挥极大效果,起到非常关键作用。此外,该系统的建设在取得实际效益的同时,还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系统上线以来,受到省市各级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更因其先进的性能及工作原理得到了廣泛好评,同年还被中央四套报道。

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城市家具信息化

以数字管理平台为基础,依托RFID物联网技术,以涵盖拱墅区全区区管道路、绿地、河道管养信息的数字化GIS地图为核心,从地上到地下,全景式展现区市政设施、绿化养护详细情况,完全摆脱了过去手工录入、多级派单、处理滞后、效率不高的管理模式,仅需通过平台内部就能实现设置、维修、养护、管理一体化运作的拱墅区市政设施、绿化养护网格化管理信息化项目,是拱墅区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智能化的又一新亮点。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覆盖全区200多条主次道路、2260000多平方米的绿地、15个绿地标段、73个窨井盖、10个积水点、12个基站,并以丽水路为试点,对行道树进行精确定位,实现实时监控。其最大的特点是与今年拱墅区的特色项目市政、绿化、环卫监管重心下移工作同步。以网格为单位,在加强网格化巡查管理的同时,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平台实现“上传下达”。即巡查人员利用手机(移动端)向监督中心报告问题发生的详细情况,包括问题的类型、市政家具编号、问题情况及位置描述、问题的照片、录音以及问题发生的地图坐标等信息。中心服务器根据位置描述和编号自动进行识别和定位,并直接派单至管理和养护单位,而巡查人员的巡查轨迹,终端也能自动记录并上报,从而实现轨迹回放功能。这样的处理流程,免去了中心接收问题后,人工甄别、人工派单的步骤,将实现发现问题与处置问题的无缝衔接,大大节省问题流转中花费的时间,也将有效避免因地界不清而产生的责任单位互相推诿的现象。

此外,该系统也在统一地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城市家具GIS的管理,其第一期目标便是城市家具的网格信息化。通过GIS地图,清晰地显示市政道路、绿化、城市家具等相关属性;动态生成地下管网图,在地图上进行地下管网、各类井盖的展示、统计和查询;接入数字化传感监控系,通过积水点传感器及绿化地温、湿度传感器传感信息实现自动预警,自动监控取证。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合理规划养护工作。

拱墅区城管十三五智慧城管简要思路

未来五年,拱墅区城管局将继续强化城管数字化建设,围绕“智慧杭州”总体要求,推进智能技术、设施及设备在智慧城管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的管控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应急快速化、决策科学化水平,加快城管科技创新,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探索城管执法新思路。适应杭州市“十三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合理规划信息化项目推动城管指挥体系建设。整合现有资源,以国家级山洪预警平台、市政绿化网格化系统、数字巡防系统、河道及地下管网智慧平台等系统采集的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包含一线工作人员资料库、全区道路街巷地图信息库、城市家具数据库、河道管网信息数据库等基础信息库。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智能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依照“实际、实用、实效”要求,出台项目建设标准,推进重点项目落地。

努力搭建智慧城管日常运行管理平台。建立一个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大数据为基础,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以云平台和移动应用为手段,以服务群众为准绳的综合城市管理系统。以网格化区域为单元,对管辖区域内有关排水防汛、街面管控、绿化亮灯等城管工作进行全覆盖。

努力打造一个基础数据可视化、可视数据矢量化、矢量数据立体化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智慧平台。充分满足城市管理工作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降低服务成本以及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需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猜你喜欢

拱墅区城管管网
牢记使命担当 忠诚履职尽责 拱墅区纪检监察开拓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织起一张共管网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杭州拱墅区召开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提高城管水平
拱墅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