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的社会表象性及深层作用浅析

2017-03-31孙利坚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

孙利坚

【摘 要】当今国内青少年普遍缺乏对信仰的认知,更不知建立信仰的有效途径。信仰应该是人类社会重要的非物质组成要素。神学、宗教只是信仰的某种表现形式,信仰本身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集体表象。信仰反映了人类精神层面的内容,却起到了社会层面的作用。

【关键词】信仰 宗教 集体表象

信仰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概念。在教授《科学与宗教信仰》课程中,仅仅是凭借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很难对这个概念做准确认知。纵观人类历史,信仰伴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和演变,从未在人类历史上缺失过。可以说信仰是人类社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的组成要素。

信仰比文明还要久远。法国社会学家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的研究,也只是基于一些没有受现代文明影响的“自然民族”。对那些没有文字记载、没有语言留存、没有遗民的一些“原始部落”,确实无法获得其有效的信仰。布留尔研究这些原始人的集体表象,其实也只是通过不发达民族的制度、信仰、神话、风俗获得的。现代文明社会的婴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或许表现出的是一种单纯好奇。但是,在图腾社会的原始人却认为任何动物、任何植物、任何客体都是图腾的一部分,是神秘的实体。

对“神灵”的畏惧,构成了原始社会的信仰。人类在接触大自然过程中,必然经历外物所带来的伤害,有时甚至自己也不能确定是什么伤害了自己。由此产生的恐惧,会在集体社会中产生一种共同的表象和对神秘力量的解释方式。这种解释方式,便捷且有效。

安德鲁·迪克森·怀特先生在《科学-神学论战史》一书中,分析了科学与神学斗争的规律,强调教条主义神学的危害就在于對思想自由的妨碍。此著作将原始社会的信仰驳斥得体无完肤。宗教信仰很大一部分内容确实是没有确切的事实证据,因为信仰是反映精神层面的内容,这方面也并不需要太多证据。尽管在《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后,前仆后继地有许多杰出的学者和神学家都在激烈地攻击达尔文。但是,学者们本欲用来批驳达尔文的事实却成了进化论的有力证据。最终,罗马天主教会的作者们现在找出证据证明说:“天主教信仰并不妨碍任何人坚持达尔文理论。”[2]怀特认为,神学对教育的控制直接影响了科学的发展,宗教却与科学关联紧密,“基督教提倡高尚的精神生活,科学会使基督教有更加牢固的基础和具有更高尚的观念”。科学崇尚的是理性,宗教注重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真理并不会给宗教造成伤害;相反,这种追求会不断激发富有成效的科学活动。

那些生活在古埃及、迦勒底、印度或波斯的人们把前人的启示观念融合在一起,汇编成《创世纪》《诗篇》《约伯纪》等。现代的人们可能只会以现代的眼光来理解这些故事的荒谬之处,其内容相较于科学的实证成果似乎已成为了谎言和糟粕。现代科学技术,却依然无法使大众摆脱对神的信仰的日新月异。在人们努力运用数据来描述和记录人类思维的时候,努力物质化人类意识(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的时候,依然畏惧神的存在——害怕自己创造的事物如人一般获得“自由意识”。人在认知外界事物时,信仰是秉承畏惧、崇敬之心,分辨善恶,做出奖惩。即便某些方面是荒诞的,但其中体现的高级生命特征是无法替代的。

生命,具有自我生长、繁衍、感觉的特征,这只是第一层面的。草木皆有生命,却未能如人一般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动物,能够自由交流、进化,也只具有生命初级层面。 “神”,是在灵性中创造出的词汇,也是有灵性的生命群体创造的精神产物。信仰是生命体具有的高级层面特征。信仰根植于个体生命对外界的依靠、尊敬、畏惧之心。不能以自然科学层面来看待信仰,它不存在于某个脑细胞或神经元中,也不是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情绪反应;更不能赋予其政治或宗教色彩,毕竟信仰要比宗教和政治要纯洁和原始得多。

《宗教意义探索》中认为,宗教是某一群体的核心价值。人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人发生联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价值和经验。宗教的核心价值既是约束信徒的规尺,也是个人与其社团成员间建立可信赖关系的桥梁。宗教三要素之一的象征,产生于人类经验的深层,是某种不受理性控制的,处于人的理解能力边缘的东西。而仪式,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意义感或目的感。虽然不同宗教有不同的取向,但是普遍都有道德(或法律)取向。与科学不同,宗教不是一种探究,而是一个信仰体系。

人类对不确定、神秘的事物感到恐慌,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信仰,使人们即使在缺乏有说服力证据的情况下能够继续进行社会活动。宗教和道德帮助人类维持社会秩序,但都依赖于人们的信仰。当信仰丧失力量时,法律被人们创造出来,摆到了极高的位置,因为没有共同信仰可以依靠了,只能靠立法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逐渐利用逻辑思维建立科学和社会系统,却依然无法避开信仰的存在。或许,现代的文明社会与古代文明并未有何不同,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维系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是整体信仰集合存在古今的差异罢了。

【参考文献】

[1]列维·布留尔. 原始思维[M]. 丁由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28.

[2] 安德鲁·迪克森·怀特. 科学-神学论战史[M]. 鲁旭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4-242.

[3]罗伯特·C.蒙克等. 宗教意义探索(第六版)[M].朱代强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25-342.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不灭的信仰
马克罗斯科宗教主题绘画的情感表达
儒家文化与书院基址的选择
信仰之花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