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7-03-31朱启贵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为了引导、激励和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系统评述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设计科学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评价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评价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04.007
上世纪70年代,党中央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小康社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小康社会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它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从五个方面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从七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作进一步阐述。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与目标要求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统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党和政府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这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成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为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梦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明确的历史方位,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不断拓展,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美好图景。
“小康”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可见,小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社会理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时,首先使用了“小康”概念,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党的十三大根据“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2000年,我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中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从世界第6位跃升到第2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图景更具体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相一致,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既与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又更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更顺应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到2020年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初步测算,“十三五”时期,GDP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6.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才能实现翻一番目标。即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仍需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贯彻执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为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这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情系群众、关注民生的为民情怀,也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人民的责任。解决好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使人民学习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主要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普遍提高為衡量标准。要坚持共享发展,在经济平稳增长基础上,促进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实现孩子们对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的期盼,中国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既要努力满足人民物质需求,也要努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要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要丰富文化产品、健全文化服务、繁荣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影响,更加健康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更好发挥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要积极倡导创业创新文化、理念和社会氛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良好生态环境,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作为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双赢,是亟须破解的难题。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起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面小康社会普惠的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多措并举,促进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同时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这不仅是促进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必须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人居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五是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大力推进,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综述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小康社会”以来,理论部门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对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了便于系统综述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党的十八大之前,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二是十八大之后,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前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自从“小康社会”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针对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历来都是政府相关机构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但大部分集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层面。国家统计局2008年出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6个子系统共23个指标构成,并以此测算了全国及各省、直辖市和各地区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②。朱启贵(2004)主张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并重,尤其是将社会资本作为生活质量统计的重要内容,同时指标不能只局限在物质文明层面,还应涉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个文明、两个创新、一个协调”的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③。宋林飞(2010)认为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参考已有统计数据中的现成指标,并以《中国统计年鉴》的指标数据为基础,经过筛选、换算合成,确定了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生态环境5大类共36个指标,并以此构建小康社会指标体系④。
党的“十八大”以后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小康建设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必然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
第一,国家层面指标体系。为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201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共39个评价指标,并对东中西部区域设定了不同的标准值⑤。万力、王振(2013)基于对小康社会内涵的理解,在参考和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环境五个方面,选取了21个指标构建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⑥。肖宏伟(2014)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和生态文明五个维度构建出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2个评价指标。测算结果显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可持续发展指标和公平性指标上⑦。黎明泽、林佩红(2014)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发达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6个一级指标,共计29个监测指标⑧。赵紫燕(2016)基于“五大发展??”的视角,在国内现有相关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由40个指标组成的“全面小康指数体系”⑨。
第二,地区层面指标体系。杨继光、张维(2013)参照《重庆市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结合重庆市渝北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了渝北区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进程,系统分析了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短板⑩。邵磊、周加来(2013)结合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构建全面系统并符合安徽自身状况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的全面小康社会完成度进行分析,并创新性地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安徽省全面小康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韦艳群(2013)引入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对玉林市201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玉林市指标实现程度不一,差异相对较大?。夏玉森、袁爱荣(2013)利用国家统计研究所制定的小康实现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对2011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小康社会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影响全面小康进程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张勇、何党生(2014)参照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结合芜湖市的实际情况,排除个别获取难度较大的统计指标,简洁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芜湖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杨莉(2016)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2014年发布的《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评价报告》,对石嘴山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石嘴山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与全面小康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且发展不均衡?。尚勇(2013)运用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测算了东营市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对各指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在小康建设进程中应重视经济结构、文化教育和环境质量问题?。
第三,其他研究成果。张启良(2013)认为在指标权重方面,要更加注重对收入分配公平性的监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基尼系数等指标的权重;要充实完善社会保障建设监测指标,既要监测社会保险覆盖面,还要监测保险水平的提高情况;建议设立社会保障指数;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指标,增加城镇市区环境监测,如汽车尾气、噪音污染等问题?。丁赛、刘小珉、龙远蔚(2015)认为应更加强调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地区环境保护贡献率指标;继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增加扶贫工作及减贫贡献率指标;关注并增加少数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指标;固守边疆的意义重大,应增加国家职能贡献率指标?。
文献评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上,由单一的经济发展指标逐渐演变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指标的综合评价,反映的内容更加宽泛,可操作性也更强。但这些研究成果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如有的指标体系过于复杂,有的指标不可度量,或者是有的指标反映的问题不完整等。指标的构建程序、赋予的权重以及实证分析所采取的方法差异较大,因此评价的结果也必然有悬殊,不利于各地区的比较。同时,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预测研究较少,方法较为单一。现阶段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是各级政府行为的“指挥棒”,对新常态下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升级换挡、保障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環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确立了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的方向和任务,表明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更科学、更全面、更深刻,增强了通过制度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坚持用制度引导和保证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新常态下重新设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引领时代不断变化和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遵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方略。
第一,遵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略更加完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发展道路更加广阔,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前行,提供了重要遵循。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内在联系。“五位一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二,遵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既包含了战略目标,又包含了实现战略目标的动力、引领规范、根本保证。但是,“四个全面”在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又不完全相同。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中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其他“三个全面”要始终服务于这个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引领和规范,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第三,遵守“五大发展理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存在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心在“全面”,必须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组合。我们充分认识到,“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依存,一个都不能少,都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理念内容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理念逻辑看,第一动力、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必由之路、本质要求五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顺理成章、交相辉映。从发展理论看,“五大发展理念”增强了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既对传统发展进行革新升级,又对现代发展内涵进行全面提升、对现代发展外延予以全方位拓展。从执行操作看,必须将“五大发展理念”统一贯彻、统一落实,一体推进、一起发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代替,从而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在实践中,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评价目的的多样性,决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评价的目的,评价的问题与对象,评价数据的来源,评价的时间窗(评价的时间窗是指评价事件或行为所具体发生的时间窗口)等因素进行设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参照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提出的SMART原则,即确定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实现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和时效性(Time bound)等原则,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设计的四大原则:第一,全面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又体现在其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发展仍然是当代中国的核心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确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更有质量、更加均衡、更加全面、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要有实体经济的发展,还要有服务业的发展;不但要有城市建设的提质发展,还要有农村和中小城镇的提质发展;不但要拉动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还要拉动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不但要有民生投入和公共服务投入,还要有社会建设与治理的投入;不但要有资源开发性投入,还要有环境保护性投入,等等。发展必须讲求质量和效益。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我们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第二,可操作性。不仅要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而且要保证指标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点具有可比性。第三,时效性。要充分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要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和法治建设。第四,关联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所以,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现代化、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目标的衔接过渡,而且要注重与“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的关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借鉴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国家政策,从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人民生活、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6个方面设计指标体系。为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方略,我们不仅要特别重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方面指标的设立,并且赋予这些指标较大的权重,如设立创新指标、新经济指标、法治建设成效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协调发展指标等。综上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58个二级指标构成。
第一,经济建设指标。包括14个二级指标: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新经济产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员劳动生产率、互联网普及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速度、信息化发展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
第二,民主法制建设指标。包括12个二级指标: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法治建设满意度、基础民主参选率、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命案现案破案率、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审结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审结率、执法腐败发生率、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非正常死亡率、社会安全指数、政府诚信指数。
第三,人民生活指标。包括15个二级指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失业率、失业保险覆盖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公共交通服务指数、人均预期寿命、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贫困发生率。
第四,文化建设指标。包括5个二级指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包括含12个二级指标:单位GDP能耗(2010年不变价)、单位GDP水耗(2010年不变价)、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2010年不变价)、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2010年不变价)、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环境质量指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地表水达标率、森林覆盖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多指标综合评价特别需要确立合理的指标权重,科学体现指标的重要度。指标的权重反映指标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确立指标的权重。按赋权方法的不同,评价方法分为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法。前者是根据其主观价值判断来指定各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后者是指直接将指标的数据通过数学或统计方法处理后获得权数的方法,主要有变异系数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为避免使用单一方法所产生的局限性,可将这两类客观赋权法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体制机制的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可引入第三方机构,以保障考核评价结果的独立性与公正性。现行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的主体基本上是上一级政府部门,因此,评价的结果可能或多或少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干预,从而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可以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价机构——高校、学术机构和社会组织等,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的主体。由于第三方考核评价机构既非政策制定者,也非执行者,所以,他们作出的考核评价结果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这种第三方评价方式其实是一种更客观的社会监督,是一种体制机制创新,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体系的可视化平台建设。数据可视化是较为高级的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方法允许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用户界面,通过表达、建模以及对立体、表面、属性以及动画的显示,对数据加以可视化解释。我们可以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基础数据核算、大数据技术、评价体系设计和应用分析,构建数据库及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可视化平台,以扩大应用领域,推广研究成果,满足多层次用户需求,支撑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4ZDA013)
注释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网,2012年11月16日,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16/c350821-19596022.html。
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03年。
朱启贵:《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与国民核算发展》,《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第2期。
宋林飛:《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其评估》,《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国家统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13年。
万力、王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析》,《山东青年》,2013年第10期。
肖宏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展研究》,2014年第9期。
黎明泽、林佩红:《发达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探求》,2014年第6期。
赵紫燕:《中国的全面小康指数—指标体系建构及综合评价》,《国家治理》,2016年第32期。
杨继光、张维:《重庆市渝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5期。
邵磊、周加来:《安徽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研究》,《平项山学院报》,2013年第5期。
韦艳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的实证分析:以玉林市为例》,《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2期。
夏玉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统计与管理》,2013年第10期。
张勇、何党生:《芜湖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及其示范意义》,《经济师》,2014年第1期。
杨莉:《关于石嘴山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分析》,《统计与管理》,2016年第8期。
尚勇:《东营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张启良:《新起点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监测》,《调研世界》,2013年第4期。
丁赛、刘小珉、龙远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与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习近平:《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新华社网,2013年6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29/c_116339948.htm。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责 编∕马冰莹
朱启贵,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国民经济理论与政策、货币理论与政策、可持续发展。主要著作有《金融调控与资金流量核算》《可持续发展评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统计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