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改革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几点思考

2017-03-31韩旭李延林张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培养市场导向改革

韩旭+李延林+张莉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的普遍培养过程,探讨其中的种种现象,总结出传统MTI培养的普遍规律。结合市场对专业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挖掘MTI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在充分借鉴、合理采纳国内、国际上先进的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案的基础上,试探性地提出针对理工类高校不同人才源(即来自不同专业的翻译硕士生)的富有个性的改革方案,以期创新优化当前全日制MTI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使之更有效率地提高人才素质,培养真正符合各行各业需求的高水平专业翻译人才。

关键词:翻译硕士(MTI)改革 人才源差异 市场导向 个性化培养

近年来,我国翻译行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设置MTI专业学位的培养单位应紧跟时代与翻译行业的新趋势,适时改革,培养出一支受市场欢迎的高水平应用型口译、笔译队伍。

部分高校自设置MTI专业学位以来,面对翻译领域混乱庞杂的局面,以时代要求为己任。教师们对MTI生的培养过程体现出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在研究教学现状、参与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进行再实践、再研究,为优化MTI培养方案出谋划策,力争为该专业学位改革找到新出路。吴启迪曾强调:“在扩大专业学位教育规模的同时,应该不断探索专业学位教育的规律,办出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1]由此,还需继续探讨改革MTI学位培养方案,以期完善现有培养体系,为研究生提供职业化的教育模式。

一、MTI培养过程的普遍规律

国务院学位办颁发实施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先后经3次修改完善,在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实习、学位论文等方面为培养单位提供基本范式,它是“开展翻译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规范,也是考核办学情况的重要依据”[2]。通过研究各培养单位的MTI培养方案,发现其在近几年发展中呈现出一些规律。

(一)学制现状

《培养方案》中对学习年限的指导性要求大体为全脱产学习者学制2年;对半脱产、不脱产学习者实行3~5年弹性学制[3]。据调查,目前我国MTI培养单位中,全日制MTI专业学位学制多为2年(如南开大学),研究生进行脱产学习;部分培养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做了调整,学制为2.5年(如湖南大学)或3年(如中南大学、厦门大学)。由于MTI专业学位要求学生成为理论知识翔实、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译员,2年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实习、实践量、毕业论文实属不易,3年学制似乎更能保障翻译人才质量。

(二)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是整个课程系统中联系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的重要纽带。”[4]科学的课程安排有利于MTI生毕业后立即投入到多种专业型应用翻译工作中去,其灵活性与复杂性驱使各培养单位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方案。

MTI的课程设置由三部分构成:必修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口笔译方向必修课、公共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实习。其中《培养方案》对必修课与实习的要求相对固定:公共必修课两门(政治理论、中国语言文化),各3个学分;专业必修课三门(翻译概论、基础口译、基础笔译),各2个学分;方向必修课,口译方向两门(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各4个学分,笔译方向两门(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各2个学分;实习2个学分。《培养方案》赋予培养单位较大的“选修课设置自主权”,选修課更具灵活性与多样性,建议开设第二外国语、文体概论等19门选修课程,各单位还可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学校特色学科等灵活设置。

部分培养单位课程设置的市场定位准确,具备相对明确的培养目标。面对纷繁的翻译市场与严苛的客户需求,培养单位认识到作为译者应具备的一项核心基本要求——平衡翻译能力和语言能力,如设置“中外语言比较”等课程。它们十分注重实践性课程,课堂实例与现实翻译任务紧密联结,突出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非文学翻译,如开设“科技翻译”“法律翻译”相关课程。另外,为适应信息快餐化的时代,培养单位将现代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翻译工具,向学生介绍翻译软件和CAT工具的应用,如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

课程设置呈现喜人前景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些培养单位对课程设置自由放任,导致课程之间脱节严重。它们虽致力于培养出能够胜任法律、经济、新闻、旅游等各领域翻译工作的专业优秀译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少设置与各专业领域相辅相成的课程,致使部分MTI毕业生能力匮乏、就业受阻。

(三)学位论文撰写现状

MTI专业教育力图为社会输出应用型高级翻译人才,毕业论文撰写是反映研究生翻译水平与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应体现出专业学位的固有特点。新修订的《培养方案》规定,MTI学位论文可采取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研究论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调研报告、翻译实验报告这五种形式。

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专业学位论文的学术化倾向严重。过半论文选题沿袭传统学术论文形式,少部分实验报告形式的论文,其“实践总结报告缺乏整体性、系统性”[5]。面对新问题,各培养单位对学位论文的撰写模式提出了新构想并逐步付诸实践,如提出“翻译评述”模式。“翻译评述”属应用性研究范畴,论文第一部分为原文及译文文本,第二部分为对翻译实践的总结、反思与归纳等[6]。

二、MTI学位教育问题严峻

(一)生源多样性导致培养不均衡

《培养方案》允许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和学科的考生报考,因此,MTI专业生源多样,主要表现为“在职翻译人员和应届毕业生的差异,外语和非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差异,非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自不同的专业”[7]。众多培养单位忽略了不同人才源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没有侧重地培养不同领域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具有理工类背景的学生,忽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导致培养的不均衡。培养单位没有照顾到理工科MTI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课程安排中既缺乏弥补其英语不足的基础课,也未开设与其专业背景相关的翻译辅助课程,不利于他们在某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导致以往的课业没有得到巩固,进而荒废,浪费以前的学习资源,无法激发出其优势。

(二)市场导向不明确

产学研相结合不失为培养专业翻译人才的有效途径,符合解决高级翻译人才紧缺现状的客观需求与核心导向,有利于促进语言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市场亟需合格的非文学译员,而相当一部分培养单位未将MTI专业学位与翻译市场需求高度衔接,求全而不求专,对科技、旅游、经贸等文体的翻译教学缺乏深刻性,如蜻蜓点水,学生往往对各领域的翻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一些培养单位未将其列入课程范畴,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另外,教师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部分教师往往忽视市场的导向作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内容及翻译实践材料的选择多偏向文学翻译,较少涉及实务性题材,或者涉及的题材年代久远,落后于时代需求,守旧性极强,很难培养出称职的新时代译员。

(三)课程设置呈同质化且课程间矛盾突出

《培养方案》仅具“指导性”,留予各培养单位发挥自己特色优势设置课程的余地,因而有助于培养胜任各行各业翻译工作的优秀译员。然而,将指导性培养方案视为金科玉律的单位屡见不鲜,导致各院校的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无法反映区域经济特色及学校學科优势,也很难满足特定领域的需求,如法律、商贸、IT、化工翻译的人才空缺,致使教学资源出现二次浪费。此外,一些培养单位没有处理好翻译能力与理论的矛盾、公共课与基础课的矛盾以及创新课程与传统课程之间的矛盾。

三、借鉴国内外优秀培养模式是法宝

学位教育应培养应用型人才[8],MTI专业学位更是如此。各培养单位要重视对培养环节的改革,积极借鉴中国港台地区、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取长补短,培养真正符合发展需求的人才。

(一)学制是保障

专业学位是培养毕业后直接面向市场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他们承担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口笔译任务,从餐馆菜单翻译到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都必须能够胜任”[9]。2年学制存在诸多弊端,导致研究生学习时间不充裕,除去实习、完成15万字的翻译实践、撰写毕业论文所需时间外,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加之MTI专业学位生源多样化,来自理工科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需要通过学习更多的课程弥补不足,2年学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翻译学科具有特殊性,学习难度较大,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翻译人才,必须掌握更多必要的专业课知识,辅之以一定数目的翻译练习,显然2年学制很难完成这些目标。

国内部分培养单位,如笔者所在的中南大学,采用3年学制,培养出的MTI生专业基础扎实,得到各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建议各培养单位积极完成由2年学制到3年学制的转型,施行3年学制或3~5年弹性学制,有利于设置更多与翻译专业领域相关的课程,深化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科研机会,为踏上工作岗位做充分准备。

(二)迎合市场需要、细分专业化领域是前提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翻译的对象已由单一的文学作品转向科技、经济、文化、生态、日常生活等各领域。MTI专业学位应迎合市场需要,通过细分专业领域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译员。国际上著名的翻译院校,如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设置会议口译硕士,美国查尔斯顿大学设置法庭口译硕士;国内香港理工大学主要培养法律翻译、商务翻译人才等[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可谓MTI专业的领头雁之一,该校设有专门的法律笔译班,培养法律翻译领域的优秀人才。各培养单位应从中获得启迪,可用1~2个学期为学生提供涉及各个领域的课程,第2学期或第2学年划分具体的翻译方向,课程难度也可逐渐加深进阶,如此“细化培养方向,变培养‘全才为‘专才”[7]。

理工类院校需依据学校自身优势学科,大胆改革,如地质类院校可开设地质翻译专业,医学实力强的院校可开设医药翻译专业,以航天航空为主导的院校可开设航天翻译专业,以音乐为主导的院校可开设音乐、歌曲输出翻译专业等等。以笔者所在的中南大学为例,其湘雅医学院素有“北协和,南湘雅”之美誉,鉴于翻译市场中的医学翻译人才仍然匮乏,培养单位大可以发挥学校医学院的学科及师资优势,开设医学口笔译专业,与医学院合作开设医学翻译课程,这样既创造了MTI专业的品牌效应,也促进了本校医学事业的发展,可谓一箭双雕。

(三)课程设置创新是课改核心、重中之重

课程建设是MTI教学之命脉,其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研究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能否得到提升、是否能够满足市场的高需求。德国院校的翻译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层次鲜明,注重翻译技能训练的同时,辅以翻译学、语言学、跨文化方面的理论学习,并且专注于拓宽学生的文化和专业知识[10]。德国的翻译教育可谓翻译职业化的标杆,值得借鉴。各培养单位应认识到,提升MTI生的翻译能力应凌驾于知识教学之上,翻译能力是译者的生命之源。这里的翻译能力不仅指翻译行为本身,还应包括接受任务、查阅原文、译前准备、选择相应的辅助工具、制定合适的翻译策略。[11]

首先,应打破文学翻译、翻译理论“一统天下”的传统翻译课程设置格局,引入产业化、职业化相关翻译课程,提升MTI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其中,应着重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将学生的语言能力、双语运用能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是接受职业训练的基础,是非英语专业MTI生弥补短板的重要平台。因此,可开设MTI语文、汉语修辞学、英汉语言对比、MTI英语写作、语法与翻译等课程,提升研究生的英汉语言功底。另外,课程设置的更深层次应是偏重与职业化、产业化相关的课程,如开设项目管理、译员职业道德等课程。其次,课程的设置必须紧扣市场脉搏,理工类院校可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开设相关课程。如上海理工大学凭借自身动力、能源和机械等学科特色领域,设置体现相关知识的特色科技翻译课程[12]。最后,设置课程必须遵循课程难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客观规律,部分难度较大、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修翻译技能训练课程,可分为导论、中级课程、高级课程三部分,学生分三学期学习。

(四)教材以及教学案例的更新是灵魂

MTI专业的教材编写尚未成熟。全国开设MTI专业学位的院校达158所,引起广泛关注的是,现有教材只具备普遍性,其单一性与多样化矛盾尤为突出。各培养单位可根据本院的教学特点鼓励新教材的编写,逐渐走出独树一帜的翻译人才发展之路,克服教材方面的同质化。

但MTI教材的编撰过程漫长,受成本、市场、质量、编写周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下,灵活性较大的课堂案例更新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想培养出符合客户期待的MTI生,就要重视教学案例的适时更新,案例题材应涉猎范围广泛、时代性强。教师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案例库,编写成教案,及时淘汰落后材料、补充最新资讯。此外,教师还可以有区别地培养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其熟悉的理工题材的教学案例,帮助激发其专业知识储备记忆,为社会提供高質量翻译人才。

总之,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呈现大交融态势,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翻译人才十分紧迫。我国MTI专业学位“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13],“能够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我国急需的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13]。然而时不我待,各培养单位在迎接黎明之前,势必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来完善MTI专业学位培养过程。本文在总结培养规律的基础上,透过各院校遇到的普遍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改革建议,希望给予各培养单位以启迪,助力培养出符合各行业需要的高水平翻译人才,并期待在后期的改革实践中得以完善。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委托课题“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研究”[项目编号:C-2015Y0403]阶段性成果;2.湖南省社科基金:“思维和文化共通感与意象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5YBA401];3.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言外之意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项目编号:12WLH48]。)

参考文献:

[1]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成立大会暨试点工作会议纪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2/s3493/200711/t20071110_82656.html.2016-1-20.

[2]平洪.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开创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

局面——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2011年年会综述[J].中国翻译,2011,(3):31-33.

[3]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R].学位办(2007)78号.

[4]文军.论翻译课程研究[J].外国语,2004,(3):64-70.

[5]穆雷,邹兵,杨冬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24-30.

[6]陈琳,章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撰写模式研

究[J].中国翻译,2011,(6):46-48.

[7]何瑞清.对翻译硕士(MTI)笔译方向课程设置的思考——以

国外和台湾笔译硕士课程为参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37-41.

[8]穆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化教育的新起点[J].中国翻译,

2007,(4):12-13.

[9]李昌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J].上

海翻译,2013,(2):51-53.

[10]王京平.浅谈硕士翻译专业的课程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2):28-33.

[11]Christiane Nord.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张美芳,

王克非译.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

[12]郭玲义.专业翻译硕士培养模式之探索[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3).

[13]何其莘.翻译和外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7,(4):11-12.

(韩旭 李延林 张莉 湖南长沙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410083)

猜你喜欢

个性化培养市场导向改革
基于组织文化理论的市场导向本质及系统框架
浅析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国外酒店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关键点
基于分层教学,促进高中生个性化培养
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