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札记二则
2017-03-31方田田田启涛
方田田+田启涛
摘 要:“便曲”一词,在道教及佛教文献中皆有用例,但未收录于《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中。“便”本有“屎尿”义,而“曲”可表“隐秘;隐蔽”义。“便曲”犹言“拉屎撒尿隐蔽之事”。“一把年纪”犹言“年过半百”,“一把”即一巴掌的数目,手有五指,以“一把”代指“五十”,“五十”以上者,亦可用“一把年纪”称述。到了现代汉语阶段,惯用语“一把年纪”只用来表示年纪大,其具体意义已变得模糊不清。
关键词:“便曲” “一把年纪”
一、“便曲”
佛经文献《善见律毘婆沙》中有“便曲”一词,不易索解,且在《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中也未见收录。例如:
《善见律毘婆沙》卷第十三:“有比丘于村外入草中便曲,有女人亦入草中。比丘先从草出,女人复从此草出。比丘、女人各不相知,有傍比丘见已,即便生疑心。”(24/767a)①
通过佛经检索软件“CBETA电子佛典”检索“便曲”一词,唯此一例。但该词在道教文献中却有多处用例,为探明其义提供了一些线索。例如:
(1)《上清修行经诀》:“仙相十敗法:……第十败勿北向便曲,仰视三光。勿北向理发,解脱衣裳。勿北向唾骂,犯破毁王,破谓岁下辰也,王谓王气之所在也。”(6/665a)②
(2)《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十二败用五辛,十三败食五辛,十四败向北便曲,十五败对二众脱巾冠,十六败慢三光。”(24/774c)
(3)《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凡受上清,不得北向便曲,及食五辛六畜之肉,饮酒作性,亏道慢法,疑二不专。”(33/659b)
(4)《洞真太上太霄琅书》:“不得北向、本命之上,二处便曲,触忤玉晨,秽慢本真。”(3/438b)
(5)《云笈七签》卷四十五:“科曰:忌临尸、产妇、丧家斋醮食。栉沐、饭食、便曲,不欲向北、及不得见三光。”(22/319a)
(6)《三洞法服科戒文》:“第九,沐浴浣濯,当脱法服。第十,大小便曲,当脱法服。第十一,泥雨浊秽,当脱法服。”(18/230c)
(7)《玉清上宫科太真文》:“秽慢三光,不敬神祇。裸露五岳,便曲江海。毁废靖祠,烧败圣文。诛伐神灵,哂笑真仙。”(34/354c)
从以上文献记载来看,“便曲”与“理发”“脱衣裳”“栉沐”“饭食”等,都是道士修行过程中需要进行规范的日常生活行为。道教规定从事这些行为时,“勿北向”“不得向本命”“当脱法服”“不得见三光”。例(6)中的“大小便曲”这种日常行为是否就是“大小便”呢?用“屎尿”义解读以上诸例以及佛经中的用例,皆可通。若要证实这个结论,还需找到足够的证据。
在检索道教文献时,《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中有“诣圊厕便曲品”这一条目,该条下的文句云:“若道士、女官,当先造一处所,四向密泥,内外周净,莫为二众所谤偏曲。如登厕之时,先解上衣于外,然后诣门。”“圊厕”“登厠”进一步说明,“便曲”就是指“大小便”。
其次,道教徒有对道经反复撮录征引的习惯,使得许多道经都有几种异文材料,这些材料值得注意。例如:
(8)《云笈七签》卷四十:“凡修上清之法,不得北向及本命之上,二处便溺,触忤玉晨,秽慢本真。”(22/279c)
(9)《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凡学者受上清宝经,三洞祕文,不得北向便溺,及食五辛含血之肉,饮酒邪淫。”(33/418c)
(10)《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凡学者受上清宝经,三洞祕文,不得北向便溺,及食五辛六畜之肉,饮酒任性。”(33/623b)
(11)《太上九真明科》:“凡学者受上清宝经,三洞祕文,不得北向便溺,及食五辛六畜之肉,饮酒邪淫。”(34/364b-365a)
(12)《枕中记》:“仙道忌十败:……九勿杀一切昆虫众生,十勿北向大小便,仰视三光。”(18/467a)
(13)《云笈七签》卷三十三:“仙道忌十败:……九勿杀一切昆虫众生,十勿向北大小便,仰视三光。”(22/238a)
结合前文例(1)、(3)、(4)中用“便曲”之处,上面的例子或作“大小便”解,或作“便溺”解,可以證明“便曲”即“大小便”“便溺”义。至于此词内在的构词理据,“便”本有“屎尿”义,而“曲”可表“隐秘;隐蔽”义。“便曲”犹言“拉屎撒尿隐蔽之事”。
二、“一把年纪”
人们常用“一把年纪”来形容人的年龄大。那么,多大“年纪”可以称之为“一把”呢?要解开这个疑惑,“把”字是关键。
“把”,本义为“握持”,是动词。《说文·手部》:“把,握也。从手,把声。”后引申出量词的用法。可以称量手部动作,如“拉一把”“推一把”;称量有把手的物品,如“一把刀”“一把扇子”;用于指手握持的数量,如“一把青菜”“一把稻草”;表示与手部行为有关的抽象事物,如“一把辛酸泪”“一把劲”。但“年纪”一词,与手部行为无关,与“把手”或“手握持的数量”的事物也无相似性。那么“年纪”和“一把”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要探究二者为何搭配在一起使用,还需追溯这种用法的源头。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一把年纪”这一说法最早见于明清文献。例如:
(14)程望云点头道:“院君呀,你女流们省的什么?凡婚姻事,用了媒妁,误煞乃事!”妈妈笑道:“你看那一家嫁娶不用媒人呢?老了一把年纪,讲这没脊骨的话!”(《禅真后史》第五十回)
(15)阿寄的老婆劝道:“你一把年纪的人了,诸事只宜退缩算。他们是后生家世界,时时新,局局变,由他去主张罢了!何苦的定要多口,常讨恁样凌辱。”(《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
(16)只有那倪善继心中不美,面前虽不言语,背后夫妻两口儿议论道:“这老人忒没正经!一把年纪,风灯之烛,做事也须料个前后。”(《喻世明言》第十卷)
(17)湘子道:“老人家说的话都颠倒了,空教你这人活这一把年纪。我如今只是出店去罢。”(《韩湘子全传》第六回)
(18)承辉道:“这个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向来如此的。你看太亲翁那么一把年纪,有了五个姨娘还不够,前一回还讨个六姨。姊夫要讨一个,就是那许多说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四回)
(19)子文道:“自立是全靠自己,不依仗人家的意思。”他娘道:“我这样大一把年纪了,天上没有掉下来,地上没有长出来,难道还叫我去当婊子不成?”(《负曝闲谈》第十七回)
(20)是年这位做杭州府学的老师的老年伯,年纪已有七十多岁,甚是龙钟得很。每逢书院月课点名,抚台见了他,必定问他高寿,还说:“像你这一把年纪,也可以回家享福了。”(《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从文献记载来看,“一把年纪”都是用来表示人的年龄大的。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有些作品由于前后文没有出现被称述人的具体年龄,无法作出判断。凡是前后文中出现具体年龄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皆在五十岁以上。例(14)~(19)中,被称述人的年龄对应如下(例(20)对应的具体年龄已出现在上下文中,此处不重复列出):
(21)“那程姓的名唤望云,家资巨万,富为一乡之魁,然颇通文墨,雅好真诚,年近五旬,止生三女。”(《禅真后史》第四十九回)
(22)又有一个老仆,名叫阿寄,年已五十多岁,夫妻两口,也生下一个儿子,还只有十来岁。那阿寄就是本村生长,当先因父母丧了,又无力殡殓,故此卖身在徐家。(《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
(23)倪善继对老子说道:“人生七十古来稀。父亲今年七十九,明年八十齐头了,何不把家事交卸与孩儿掌管,吃些见成茶饭,岂不为美?”(《喻世明言》第十卷)
(24)女子道:“奴家今年十五岁,上无兄与姐,又无弟与妹,只得这个老祖公,九十多岁了,耳无闻,目无见,家中枉挣下这百万贯资财,却沒有一个人承管。”(《韩湘子全传》第六回)
(25)苟才却不答应,说道:“年纪轻轻的,不知道学好,只在这些上头留心。你此刻有了甚么本事?养活得起多少人?不能瞒你们的,我也是五十岁开外才纳妾的。”一席话,教训得龙光闭口无言。退回书房,喃喃呐呐的,不知说些甚么东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四回)
(26)黄子文在上海如此胡闹,早有人传到了他的家乡。他家乡是在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一个什么村上,家里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母亲,守着几亩田过日。(《负曝闲谈》第十七回)
故而,本文认为“一把”即是一巴掌的数目,手有五指,以“一把”代指“五十”。“一把年纪”犹言“年过半百”,所以“五十”以上者,可用“一把年纪”称述。到了现代汉语阶段,惯用语“一把年纪”(或称“一把子年纪”“一大把年纪”)只用来表示年纪大,其具体的意义已变得模糊不清。
注释:
①本文所引佛经经文,据《大正新修大藏经》。如(24/767a),
指此例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4册,第767页,a代表上栏(a、b、c分别代表每页经文的上、中、下三栏)。
②本文所引道经经文,据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
版社,1988年版影印本36册明《正统道藏》。如(6/665a),指此例出自《正统道藏》第6册,第665页,a代表上栏(a、b、c分别代表每页经文的上、中、下三栏)。后皆类此。
(方田田 田启涛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