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儿童运动负荷的调控策略研究
2017-03-31陈盼盼
陈盼盼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本文对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负荷的调控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学前儿童运动负荷的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学前儿童 运动负荷 调控 策略
一、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负荷的调控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没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承受能力,所以运动量大的练习和运动量小的练习要交替安排,跑跳类的项目和投掷类的项目交互进行,对儿童的练习时间,练习密度以及强度进行及时的调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脉搏测量、询问和观察等手段了解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并适时调控,真正将合理的运动负荷落到实处。根据学生当时所承受的负荷,教师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或强度要求、延长或缩短练习时间或间歇时间、变换练习内容或组织形式等,将其负荷调整至合理范围之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练习更具趣味性。
(二)根据体育课程中的不同时段特征安排运动负荷
在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教学中,应该遵循人体活动变化规律,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也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确定,一般有单峰型、双峰型和多峰型。单峰型是指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相当的水平,持续一定的时间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是指在学前儿童体育课程的安排中出现两次负荷高峰。多峰型是指在练习中出现两次以上的负荷高峰。一般来说在学前儿童体育教学中负荷不宜太大,并能够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积极高涨的情绪。让学生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同时心理负荷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适当的安排,儿童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意志的锻炼,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个性。
根据体育课三段式教学的规律和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以儿童的每分钟心率对体育游戏教学中运动负荷用曲线的形式进行简单的描述,见图1。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组织措施
采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儿童的积极性,对运动效果会产生积極地影响。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活动的组织时应少讲多练,一般学前儿童在体育活动中的练习密度控制在35%-55%为宜。
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所安排的运动负荷也不同,对于3-4岁儿童,体育教学中应尽量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所选体育游戏不仅要娱乐性强,并且具有较强的教育针对性。对于4-6岁的儿童所选的体育游戏应竞技性相对强一点,因为此年龄段的儿童已对游戏的结果开始关心,以此来激发儿童的潜能,提高教学效果,在游戏中培养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体育教学的组织措施同样影响儿童生理和心理负荷以及成长。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调动,避免让儿童等待或进行静止性的休息。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教师可在儿童休息时间进行相应的讲解、示范、评价、交代任务等活动,尽可能集中儿童的注意力。
(四)合理利用场地、器材
由于每个幼儿园的体育设施不尽相同,所以要使场地和器材的利用最大化,一般采用分组活动或是分散活动,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练习。当运动器材比较缺乏时,也可采用分组轮换或是循环练习的方法来加大练习密度。
二、对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负荷的调控方式
(一)练习动作本身的变化
同一个练习动作如果赋予不同的要求,其运动负荷也就不同。以体操动作中的平衡木练习为例,通过改变平衡木的高度、平衡木的宽度、平衡木上障碍物的高低,平衡木上动作的练习方向等,都是改变动作难度的方式。在武术动作中,有器械练习和无器械练习以及所持运动器械的不同,动作的难度也不一样。根据动作完成的速度和形式进行变化,动作完成速度的快慢以及原地练习或是行进间的练习对运动负荷来说也是不一样的。就单个动作来说,比如跆拳道中的动作,完成动作的力量、方向、路线、幅度、时间、空间等要素同样可以进行不断地变换,进而改变负荷强度。总之,在一个动作中,涉及的要素越多,动作就会越复杂,难度就越大,对儿童的体能要求就越高。
(二)练习动作递加法
练习动作递加法是指在基本练习动作的基础上添加其他练习动作或运动技能的方法。在体能的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练习内容的多元化,尤其是当面向的运动对象是学前儿童时,就更应该将练习的趣味性凸现出来。当然在课程内容的安排顺序上也要注意,不同的搭配顺序其负荷强度不同,在安排课程内容时,要做到难度递进的原则,每一次难度的增加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的,后面的练习是前面练习的延伸,让儿童提前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季慧.浅述对青少年体育运动负荷的认识[J].观察思考.2012.3.
[2] 方学虹.学前儿童体育活动运动负荷与心理负荷调节策略[J].新课程.2010.
[3] 全海英.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