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2017-03-30王玲
王玲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进行积极阅读。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使他们意识到阅读对自己语文能力的促进作用,积极地
阅读是学生探究未知世界,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把语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通过阅读感受文字的魅力,从中获得美好的体验,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阅读时,教师要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
一、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和他们共同阅读,并在阅读之后交流阅读收获,讨论阅读内容。在积极的互动交流中,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能主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在阅读中增长见识,从而使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阅读主动性,让他们从被动阅读转变成主动阅读,增强他们的阅读主体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小鹰学飞》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表演,让他们结合肢体动作感受课文中小鹰的心理变化过程,更深的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狼和小羊》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之后,脱离课本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课文内容进行再次回忆,有助于加深他们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水乡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使他们充满感情地进行阅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和深意。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选择方式,使阅读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
二、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还要对他们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有效的阅读方法中快速提取书中的重要信息,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快速阅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篇进行快速阅读,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快速阅读的能力需要进行不断的阅读训练,在阅读时扩大视线范围,不要一字一句地读,而是要一句、一行地阅读。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同样要进行思考,在看到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分析,从课文中快速地提取和课文题目相关的重要信息。通过快速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了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思维的灵活性也获得提高。
2.精读重点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可以让他们对重点段落进行精读,认真分析句子的含义,用心体会段落中的文字描写,深刻地理解重点内容。通过逐句分析重点段落内容和反复阅读,学生以读促学,有效掌握了课文要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体会到课文的深意。在精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进行积极阅读。在阅读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他们可以大声地进行朗读,也可以进行默读。通过积极的阅读,学生能结合独立思考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提高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3.结合想象进行阅读,拓宽思维面。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阅读时,启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由想象,拓宽思维面,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阅读、思考和想象,使他们结合优美的图片在脑海中进行想象和构思。在想象过程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方向,让他们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已有的语文知识进行想象阅读,综合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深入。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阅读活动时能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结合阅读掌握重难点,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要让他们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开展合作阅读,加深学生的理解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合作学习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模式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合作阅读,在合作中进行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方法。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讨论中,发挥自己对小组阅读活动的促进作用,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继续进行阅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时,教师让阅读课文内容,并探究滴水为什么能穿石?讨论雨水为什么不能穿石?在问题的引导下,教师让学生进行合作阅读活动,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的重点段落,寻找滴水穿石的原因。在自主阅读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把自己找到的原因说出来。通过交流,学生能理清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深意,认识到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得有效提高。在进行合作阅读学习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关注,对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通过合作阅读推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四、阅读和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好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思考,把阅读和思考分析相结合,通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要让他们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并把重点内容画出来。通过再次阅读、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加深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活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把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摘抄到笔记本上,增加语文词汇的积累,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为了解决教师布置的问题,学生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积极的思考,深刻理解课文内容,顺利解决教师布置的问题。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使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进行探究,使阅读活动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五、拓展阅读范围,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閱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积极阅读,还要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拓展到课堂外,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阅读资料,在主动阅读中获取书籍中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对他们有积极意义的书籍,让他们从书籍中得到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从书籍中体验到各种美好的情感,增加他们的阅读体验,让他们真正喜欢上阅读,并努力创造机会进行阅读,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为了增加学生阅读的书籍种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会,让他们在会上进行积极的交流,向同学推荐自己认为好的书籍,并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分享出来。通过交流分享,学生感受到了读书对自己的促进作用,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把课内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在阅读中体会书中美的意境、美的语言,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他们高效地完成阅读活动,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让学生通过课内课外的阅读活动,接触到广泛的阅读书籍,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的语文思维随着阅读活动不断深入,实现以读促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