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30郜晓花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多媒体生命情境

郜晓花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灵活等特点,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情境,能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优势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108

在新課改的推动下,作为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讲课开始时,教师应迅速把学生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导入新课,多媒体的运用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就是在计算机上利用幻灯片设计紧扣教材又有趣味性、生动活泼的课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我常常配乐读文,配乐导入。

例如,在教《最后一分钟》一课时,在学课文前,给学生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让学生深切感知当时的情景,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这样的教学,不仅增添了教学的艺术性,唤醒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把学生带入到某种情境中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使课堂新颖别致,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多媒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恰当地加以运用,能快速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学生难以想象当时情景,我为学生播放战士们“夺桥”时的一段录像,“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攀着寥寥无几的铁链,穿过熊熊的大火,同敌人展开搏斗”的情境,仿佛历历在目。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社会、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有很多锻炼听说能力的时机和场所。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天地。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准备一些景物录像,为他们提供说的素材。

例如,在教学生口语交际:“打动他人的感恩故事”时,要求学生能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说之前,我为他们播放准备好的音乐《妈妈的吻》《父亲》《感恩的心》,然后播放一个关于穷苦的孩子为了完成学业,背着患病的父亲去上学的电影。最后展示孩子同父母慢慢长大的图片。随着播放让学生说感受,这时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就自然而然地用比较清晰,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述自己爱父母的故事。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以往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原因是,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加大阅读量,使学生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多媒体将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可选择性强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的兴趣很快会提高,充分满足了学生阅读的需要。

例如,语文课本中《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以“李大钊”为关键词,通过网上查询,找到关于“李大钊”的资料,就会对他这个人物、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他的贡献等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具体的了解,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积累,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训练写作

在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单纯,社交范围小,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运用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的观察、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参与习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如指导学生习作“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范文阅读后,用录像展示活动的全过程,将学生带入了情境。学生看着情境异常高兴,注意力非常集中,情感特别投入,当我要他们用“先、在、接着、最后”一连串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出活动全过程时,学生个个绘声绘色又毫不费劲。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爱写”的兴趣。

又如,在进行《感受生命》作文的教学时,我先为学生放一段影片《少女穆然》的录像,再现了身患绝症的16岁少女张穆然与困难、与疾病斗争的真实情景,表现了她坚强、善良、富有理想和情操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短暂而有价值的一生。在这幅多媒体画面中,学生感受到的是生命的信念、生命的坚强、生命的勇敢、生命的希望、生命的信念、生命的力量。在获得这一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学生结合“生命”这一主题,针对作文中的要求就很容易获得自己的真实感受。

多媒体技术的传递在知识传授中表现出特有的气势——其他传统媒体所远远不及的长处,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

猜你喜欢

多媒体生命情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