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能力培养

2017-03-30卓雅彬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9期

卓雅彬

摘 要:中学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不可忽视的基础教育作用,然而,如今的中学音乐教育仍有着许多不足的方面,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能力的培养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不仅在教学方面的能力需要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堂的驾驭能力也需要不断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课堂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075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空前发展,音乐教师的能力要求将逐步提高,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将被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所替代。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音乐教育中的各种综合能力,仅仅只具有简单的能力是不够的,应将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发展,这将会为中学音乐教育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培养课堂管理能力

课堂管理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正式群体的管理

1.选好班级正式群体中的领导。领导对于一个群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教师在选择班级正式群体中的领导时,应注意选择领导力、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强、学习成绩较好、为班级中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学生。在中学音乐课上首先要考虑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专长,包括唱歌和器乐方面在班级里面一定要是非常优秀的,选择的方式应是以民主的、学生共同推选的方式进行。

2.注意引导支持。班级中的正式群体在教师不在的情况下要代表教师行使管理班级的权力。比如,教师不在的情况下文艺委员应带领学生做一些音乐游戏等,教师应对学生管理给予支持,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引导.但教师给予正式群体成员管理的权限可以适当放宽一些,以充分发挥其领导和管理能力。

(二)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从与班级的关系来看,非正式群体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亲班级型(積极型);中间型;反班级型(消极型或对抗型)。亲班级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建设目标、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是赞同的,能够积极配合班级工作,对班级活动有促进作用。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活动不甚热衷,当班级活动对其有利时则参与,反之则不闻不问。反班级型的非正式群体与班级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常常处于一种对立状态,对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起消极作用。针对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对其进行管理。

1.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教师应加以指导、保护和利用,促进其健康发展;应做到给每个爱音乐的学生机会。对于中间型的要坚持正确引导和热心帮助,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无论学生的天赋如何,只要他是爱音乐的就一定要给予鼓励,努力使之向积极型转化;对于消极型的要密切关注,加强教育和鼓励,避免产生消极后果。

2.调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性,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潜力,在课堂教学的管理上教师应该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加强班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交流。

3.争取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非正式群体中的领导往往对其成员有较高的威望和号召力,教师可以多在他们身上做文章,发掘他们的音乐才华,多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去表现自己在音乐方面擅长的东西,从而趋利避害,发挥非正式群体的正效应,保证班级工作的顺利展开。

4.在正式群体内创造和培养团结友爱的气氛,防止不正常的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正式群体要相比非正式群体在音乐课堂上对集体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有序施教、有导施教,做到因材施教

(一)有序施教

音乐教育要抓住每个年龄阶段音乐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青少年是一个现实与幻想相交织的时期,他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想象,想象代表着他们特殊的超越意识。优秀音乐艺术作品表达着人类的信息、理想、抱负与情感,是心灵之声。通过它,能够满足儿童探索人生的内在需求。因此,音乐欣赏应成为儿童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方式。为了做到有序施教,音乐教师必须加强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以掌握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从而提高按规律施教的自觉性。

(二)有导施教

青少年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趣味变异很迅速,容易成为各种“新潮”的趋奉者,从而形成了某些人热衷流行音乐的心理倾向。对于这种音乐偏爱,我们应加以引导,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硬性禁止。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课内外音乐活动的机会扩大青少年的音乐视野,培养各种各样的审美趣味,让他们接触多种题材、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启发他们进行思考、比较、评价,使他们在比较中增强分辨能力,提高鉴赏水平。鼓励学生从狭隘的音乐从属关系转到理解音乐的本质上来,克服对艺术音乐的抵触和排斥情绪,成为欣赏高雅音乐的音乐艺术的一员。

(三)适应新课改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1.多媒体的应用技能。随着教学时代的空前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出现给教师们带来了许多方便,由传统的听唱音乐课变成了如今的立体直观影像音乐。多媒体的问世给学生以一种视觉直观的感受,更加方便了学习的理解和想象。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注意多媒体的利与弊,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但是多媒体也存在一定弊端,如幻灯片的切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具,影响教学效果等。多媒体教学固然是好的,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要把它看成是万能的,应该正确地使用,同样不能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教师教学是无法被多媒体教学取代的。

2.音乐教学拓展能力。教师的拓展能力,是教师的自我规划、完善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它是未来社会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不仅仅对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在一定的情况下一定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教师应做到让学生的知识面能够更加广阔。

音乐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如专业技能和教学实践中的能力等。总之,培养音乐教师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我们一定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为音乐基础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