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政治教师应具有的教学应变能力

2017-03-30寇学坤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灵活差错机智

寇学坤

摘 要:课堂应变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任何一名教师,上任何一堂课,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有效地应对课堂中的突发情况成为应该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冷静;混乱;机智;差错;灵活;偶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0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063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可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此时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运用。”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不可能按教师预先想好的同一思维轨道运行。因此,课堂教学中意外情况的出现是正常的。教师必须有精神准备,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或偶发事件,要冷静、机智、妥善地处理。为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技巧。

一、冷静处理课堂中的“混乱”

在政治课上,经常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去讨论、探究、总结,而这时,若教师掌控稍有不好,往往就会使课堂秩序偶发地陷入混乱。而正常的课堂秩序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当一名政治教师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时,要怎样去应变呢?

(一)提问法

结束混乱的讨论或探究,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问。很多时候,布置了讨论的问题,规定了讨论的方式,限制了讨论的时间,可学生一讨论起来,就“无法无天”了,使课堂突然失去了控制。及时制止混乱,提问最有效。让讨论稍有成果的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讨论结果,没有讨论完的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观点。这一招,可快速降温,结束“混战”。

(二)总结法

学生在讨论或探究争议较大的问题时,往往也会造成课堂的小混乱。学生争执不休,甚至面红耳赤,却苦无结果。这时教师的总结发言以及学生的补充总结发言,会让争论中的学生豁然开朗,脑洞大开,迅速结束混乱,恢复理智。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快速地获得真知。

二、机智处理课堂中的“差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是普通人,在课堂中也会出现“差错。

(一)顺势推舟法

在课堂上,有时教师自认为准备周全,精心设计,但“计划不如变化”,学生一些让人无法预料的想法或误解,往往让人出乎意料。我们教学中的失误,大多数是“无心”的,是违背教师的本心的,但一旦出现失误,我们转换一下思维、变换一个角度会发现它完全可以作为下一个问题的切入点,完全可以把“无心”变成“有意”,顺水推舟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税收“偷税”时,偷税就是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例如,伪造、变更、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学生附和一片,纷纷说学到了偷税的好办法。 这就违背了本框题的主旨,此时,我顺势指出,所以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缴纳滞纳金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机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一段小插曲反而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勇于承认法

俗话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无意的语误、认知的错误、知识面的狭窄、非专业的臆断等等。关键是,在课堂中,当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时,怎么办?教师不应惊慌失措,不能恼羞成怒,更不要端架子,怕丢面子而去回避错误,而要坦诚相待,勇于承认错误。例如,我在教学经济生活一课时,探究到“储蓄存款”的风险时,一时疏忽,错误地将储蓄存款讲解为“风险最低的理财方式”。在讲到“国债”时,我主动承认自己的疏忽和不足,纠正错误,指出“国债”才是最低的理财方式,而“储蓄存款”次之,进而对二者特点做了更为深入的对比,更让学生对此知识点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同时,学生也并没有鄙视我,而是更加地喜欢我的课。我承认错误,但没有丢面子,反而展示了魅力。

三、灵活处理课堂中的“偶发”

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多项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偶发事件,这种出乎意料突然发生的与课堂教学目标无关且干扰教学的事件大多是学生纪律上的问题和教学情境中的干扰因素。课堂中的偶发事件最能考验一名教师的应变能力。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同时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一)注意转移法

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把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把不良的诱因转化为好的结果。一次,两名学生因为观点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生争吵,这时,我风趣地讲述了美国大选中两党借助媒体互相攻击的事例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既向学生传输了一个政治信息,又从侧面教育了学生,使两位学生中止了争吵,课堂教学得以继续进行。

(二)缓释消化法

在课堂上,往往有些问题教师不好回答,或答案不明确,或解答繁琐,也有些问题表现为现实与理论的冲突。对此,教师可以暂不作答,而是留为课下作业,让学生去思考,或者集体讨论,又能让学生从中找到成就感。比如,讲到“社会公平”一课时,很多学生提出质疑:我国讲究社会公平,可又存在贫富差距。我就鼓励学生借助网络查找资料,利用自习课展開激烈讨论,既使课堂教学按原计划进行,又维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明辨事理,深化理论认识。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比如教学计划因突发事件而被打乱,教学方法突受限制而无法施用,电教手段出现问题而无法使用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方向,机智灵活,勇于创新,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合适的方法,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灵活差错机智
丁是丁,卯是卯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机智的妈妈
机智的警察
这个世界需要你啊,机智的少年
关于开设计算机的辅助课程探究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灵活运用数学教材的几点思考
机智的回答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