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闲暇时间研究*①

2017-03-30王友国

关键词:绩点闲暇学业

田 甜 王友国

( 1.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200062;2.南京邮电大学 教务处,江苏 南京,210023 )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闲暇时间研究*①

田 甜1王友国2

( 1.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200062;2.南京邮电大学 教务处,江苏 南京,210023 )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的逐渐扩大,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笔者以江苏省某省属高校为例,开展了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闲暇时间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从人际交往、社团活动、网络时间、校内外兼职、接触社会五个方面,分析学习困难学生的闲暇时间的特征,探索相应的学业救助具体措施。研究结论是 :部分学困生缺乏学习或生活中的朋友、社团活动没有占用学困生太多的闲暇时间、网络社交占用学困生大部分闲暇时间、大多数学困生闲暇时间不兼职、学困生接触社会较少。研究建议是 :提升学困生的闲暇时间管理倾向、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适当增加社会活动时间。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闲暇时间;学业救助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 :10.16456/j.cnki.1001-5973.2017.01.011

一、引言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并进一步向普及化教育发展的形势下,大规模的学生扩招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群体逐渐扩大,现已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发展和教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给学校、社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分析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原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业救助工作,减少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人数。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造成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成绩不能达到高校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学生。②王自华、吴涛、张慧敏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扶助策略》,《学术探索》2012年第6期。但是这种学业不良是可逆的,通过一定的学业救助工作是可以转化的。

国内目前现有的研究多数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现有的对高校学困生的研究中,王自华认为学生没有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课下不知如何复习、同学之间交往谨慎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社会上的负面思潮、校园课余文化生活匮乏等都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因素。*包艳、金越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困生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包艳认为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学习管理工作者及时有效地把握每位学困生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微观表现,了解学困生最真实的行为。*王自华、吴涛、张慧敏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扶助策略》,《学术探索》2012年第6期。崔怀将根据形成原因将学困生分为网络成瘾、专业厌倦、知识脱节、动机缺失、心理障碍、方法不适、事务缠身七种类型。*崔怀将 :《学校学困生的类型诊断与矫正策略》,《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35期。曹威麟等将学困生分为基础较差方法不当、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专业学习缺乏兴趣从而精力投入产生偏差(如过度热衷社会活动)、以及沉迷网络游戏四种类型。*曹威麟、杨光旭、夏红卫 :《“学困生”学业预警爱心援助工作机制探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刘江华认为学困生性格中的消极因素,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能利用大学宽松环境,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不良风气、影视、计算机、网络泛滥的危害都是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刘江华、谢丽萍 :《高校学困生“后现代”生态化路径转化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11期。

上述研究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但是所占论文篇幅较少,大多是工作经验和实践体会的表述,缺乏基于事实和数据的实证研究。

闲暇时间指大学生在学习和其他必须的生活时间之外的空余时间。闲暇时间管理是指个体对闲暇时间进行的预测、预控、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和反馈的决策和程序,涉及对时间价值的认识、对时间特征的把握、时间消费的习惯及方式方法等。目的是减少对目标毫无贡献或者较少贡献的时间消耗、提高自身对闲暇时间的认识能力和调控能力。*方安荣、王和平、杜晓新、蒋文清 :《学困生与学优生学习时间管理能力上的对比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4期。大学生在课余有大量的自主的闲暇时间,科学地管理和利用这些闲暇时间有助于学业提高,反之则会加重学困生的学业困境。

在关于“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有文献中,方安荣等认为学困生在学习时间管理能力上的滞后反映在对学习时间的规划上,同时,反映在对学习情景的敏感性较差,有效学习时间在整个学习时间的比例不高。*方安荣、王和平、杜晓新、蒋文清 :《学困生与学优生学习时间管理能力的对比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4期。有些学者研究了时间管理倾向中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与学业的关系。张志杰等研究表明,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两个维度对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古玉等研究表明,三个维度均与学业自信显著相关。江帆等认为,大学生无聊症候群占有一定比例,与时间管理倾向显著相关。*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邓麟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6期。*古玉、谭小宏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相关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江帆、何伟强 :《大学生无聊症候群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23期。有些学者对大学新生的闲暇时间管理进行研究。杨艳玲认为,大学新生面对大量空余的课外时间缺乏科学管理时间的能力,学习内容、难度、方法上与中学存在巨大差异,容易造成学业困难。廖婷婷等研究表明,良好的时间管理倾向对新生的学业压力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与学业成绩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刘宏宇等认为,大学新生的闲暇时间管理水平尚可,在时间价值感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时间管理倾向与其闲暇特点相关。*杨艳玲 :《对大学新生进行时间管理能力训练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廖婷婷、董薇、唐莉平、柳春香 :《大一新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焦虑的相关研究》,《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第1期。*刘宏宇、毛晋平、陈君 :《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倾向与闲暇活动的关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6期。戴咏梅立足高校学生工作,从实践出发,引导学生以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心、满足个人真实需求,定期思考、规划、审定人生目标,把握现在,全身心投入到最重要、最有效的事件中去。了解时间管理现状、明确自己真实需要、进行科学的时间管理。*戴咏梅 :《论高校学生工作中时间管理理论的应用》,《江苏高教》2010年第4期。

上述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或者大学新生群体,研究内容主要是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或者大学整个时段的管理,缺乏对大学学习困难学生这一弱势群体课余闲暇时间管理的专门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问卷编制

(一)研究对象

高校学困生的学业困难标准很难界定,研究对象的选择是本研究的难点。已有的若干研究选取成绩排名后10%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此方法适用于中小学学困生研究。学分制下的高校学困生的研究对象选择需要综合考试不及格门数、获得学分数、平均学分绩点等多个指标。

实行学分制的高校通常用计算学生累计取得的“学分”评定学生学习的“量”,计算学生累计取得的“平均学分绩点”评定学生学习的“质”。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公式为 :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学分×绩点系数、

本研究以江苏省某省属高校为例,该校《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考核成绩与绩点系数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

表1 某高校考核成绩与绩点系数的对应关系

该校《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本科毕业生毕业条件包括“按本专业教学计划或培养计划修满规定学分,经考核合格后准予毕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在满足毕业条件的基础上包括“在校学习期间平均学分绩点为1.8及以上(毕业设计或论文成绩未计入)”。

学业预警是高校依据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各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对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学习问题和学业困难的学生进行警示,该类学生称为学业预警学生。高校的学业预警工作是对学困生开展的常规学业救助工作之一,高校学业预警学生群体可以认为是高校学困生群体的子集。

该校学业预警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三个等级,具体的界定标准如表2所示 :

表2 学业预警等级的界定标准

本研究以高校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在学业预警学生群体中随机抽样作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在该校4050名学业预警学生(截止至2016年3月21日)中随机抽取1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

表3 研究对象分布表

(二)问卷编制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救助问题研究》调查问卷分为6个维度 :个人基本信息、自身成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救助措施。每个维度由10-20个选择题构成,共77题。从学生自身内因(个人基本信息、自身成因)和外部环境外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研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本文主要研究学困生的闲暇时间,即个人基本信息、社会因素两个维度。

在“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闲暇时间”调查问卷中,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的调查,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高考成绩等,第二部分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调查学困生闲暇时间,共10道选择题,其中9题单选题,1题多选题,分人际交往、社团活动、网络时间、校内外兼职、接触社会等维度。

2016年5月13日,在该校4050名学业预警学生(截止至2016年3月21日)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问卷预调查,并采用spss22.0为统计分析工具,修改问卷。2016年6月7日,在该校4050名学业预警学生(截止至2016年3月21日)中随机抽取1400名学生进行正式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067份,有效问卷1061份,回收率88.9%,有效率99.4%。

三、研究结果

(一)人际交往

表4 是否有学习伙伴与是否有生活知己交叉表

学困生中,有学习伙伴与没有学习伙伴的人数分布为 :69.3%、30.7%,有生活知己与没有生活知己的人数分布为 :80.5%、19.5%。其中,既有学习伙伴又有生活知己的学困生占62.8%。两个变量所构成的列联表以卡方检验分析的结果发现,χ2=153.926,显著性p=0.000,达到0.05显著水平,表示“是否有学习伙伴”变量与“是否有生活知己”变量间有显著的关联存在,两个变量间不是相互独立的。

(二)社团活动

在调查的学困生中,参加社团个数为大于等于4个、3个、2个、1个、0个的人数分布依次为2.6%、6.4%、17.3%、32.1%、41.6%,每周用于社团的时间为大于等于6小时、4-6小时、2-4小时、不超过2小时、0小时的人数分布依次是5.7%、11.9%、14.1%、25.8%、42.4%。其中,参加社团个数不超过1个,并且每周用于社团活动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学困生为627名。占59.8%。两个变量所构成的列联表以卡方检验分析的结果发现,χ2=952.302,列联系数为0.690,显著性p=0.000,达到0.05显著水平,表示“参加了几个社团”变量与“每周用于社团活动的平均时间”变量间有显著的关联存在,两个变量间不是相互独立的。

(三)网络时间

表5 参加社团个数与用于社团时间的交叉表

表6 用于网络社交时间与用于网络时间的交叉表

在调查的学困生中,每天用于网络社交时间为大于6小时、4-6小时、2-4小时、不超过2小时、0小时的人数分布依次为10.0%、15.4%、35.4%、37.5%、1.7%,每天用于网络的时间为大于6小时、4-6小时、2-4小时、不超过2小时、0小时的人数分布依次是10.%、22.1%、44.5%、22.0%、1.4%。其中,每天用于网络时间在2-6小时,并且用于网络社交时间在2-4小时的学困生为716名。占68.5%。两个变量所构成的列联表以卡方检验分析的结果发现,χ2=384.975,列联系数为0.519,显著性p=0.000,达到0.05显著水平,表示“每天用于网络社交时间”变量与“每天用于网络时间”变量间有显著的关联存在,两个变量间不是相互独立的。

(四)校内外兼职

在调查的学困生中,每周用于兼职的时间为大于9小时、6-9小时、3-6小时、不超过3小时、0小时的人数分布依次为4.6%、6.0%、8.0%、17.7%、63.6%,找到好工作的主要归因是成绩学历、能力专长、社会关系、家庭经济、工作经历的人数分布依次是43.0%、32.0%、17.9%、3.2%、3.9%。其中,每周不兼职的学困生人数为664,占63.6%。找到好工作的归因为自身因素(成绩学历、能力专长)的人数为783,占75%。两个变量所构成的列联表以卡方检验分析的结果发现,χ2=71.873,列联系数为0.254,显著性p=0.000,达到0.05显著水平,表示“每周用于兼职的平均时间”变量与“找到好工作的主要原因”变量间有显著的关联存在,两个变量间不是相互独立的。

(五)接触社会

表7 求职归因与兼职时间的交叉表

在调查的学困生中,接触社会的主要方式为实践实习课程、校园活动、社会兼职、社会培训、学生团体和个人创业,其人数分布依次为53.6%、57.8%、37.9%、11.7%、27.7%、9.2%,对校园学风评价是非常好 :比较好 :一般 :不太好 :很不好的人数分布依次是9.0%、45.9%、37.3%、5.8%、2.0%。其中,通过实践实习课程接触社会的人数占53.6%、通过校园活动接触社会的人数占57.8%。对校园学风评价为比较好的占45.9%、评价为一般的占37.3%,累计占83.2%,且均值为3.54,介于比较好和一般中间。

(六)不同学习困难水平的学困生闲暇时间分析

根据表1某高校考核成绩与绩点系数的对应关系,将学困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分为5个等级。等级变量中,值1代表的平均学分绩点范围是4.0-5.0,值2代表的范围是3.0-3.9,值3代表的范围是2.0-2.9,值4代表的范围是1.0-1.9,值5代表的范围是0.0-0.9,(见表9)。

表8 接触社会与校园风气的关联表

表9 学困生平均学分绩点描述性分析

等级为3的学困生占53.5%,平均学分绩点在2.0-2.9之间,占半数以上,等级为4的学困生占39.7%,平均学分绩点在1.0-1.9,在毕业要求的临界值(平均学分绩点1.5以上)和取得学位要求的临界值(平均学分绩点在1.8以上)左右。

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学习困难水平的学困生在社团活动、网络时间、社会兼职这些闲暇时间中是否有显著差异。方差同质性检验见表10。

表10 方差同质性检验

就“社团活动”、“校内外兼职”检验变量而言,Levene法F检验结果的F值显著,表示违反方差同质性的假定。就“网络时间”检验变量而言,Levene法F检验结果未达到0.05的显著水平,未违反方差同质性假定。

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检验结果发现,就“社团活动”而言,平均学分绩点在0-0.9之间学困生的社团活动时间显著少于2.0-2.9、3.0-3.9组。就“校内外兼职”而言,平均学分绩点在1.0-1.9之间的学困生的校内外社会兼职时间显著少于2.0-2.9组。可见,学困生的社会活动时间与其学业成绩并不成线性反比关系,将适当的闲暇时间用于社会活动并不会降低学业成绩,反而学业成绩会有所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部分学困生缺乏学习或生活中的朋友

生活中的知己有助于学困生倾诉生活中烦恼,分享生活中的快乐,缓解生活压力,保持正面情绪。学习上的伙伴有助于学困生寻求学业帮助、增加学习动力、缓解学习压力、建立学习自信。因此,学习生活的良好人际关系对学业具有促进作用,反之则加重学习困难的程度。

学困生中多数同学既有生活知己又有学习伙伴,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也有约四成的学困生缺少生活知己或学习伙伴,甚至两者都没有。

2.社团活动没有占用学困生太多的闲暇时间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兴趣特长,拓展人脉资源,丰富课余生活。但是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社团活动中,会影响正常的学习活动,对于以学业为重的大学生来说,本末倒置,过犹不及。

学困生中,参加社团每周不超过1小时的学生占73.7%,用于社团活动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占68.2%。参加社团个数不超过1个,并且每周用于社团活动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学困生占59.8%。说明,大部分学困生并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社团活动中去,社团活动仅仅占学困生闲暇时间中很小的部分。

3.网络社交占用学困生大部分闲暇时间

网络时间按照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学习时间和非学习时间。用于网络的学习时间包括网络课堂、学习论坛、搜索学习信息、学习资源分享等。用于网络的非学习时间包括网络社交、网络游戏、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其中,随着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微信、微博、QQ等渐渐侵蚀着学生的闲暇时间。

调查中,大部分学困生(占68.5%)每天用于网络的非学习时间为2-6小时,而其中用于网络社交的时间为2-4小时。可见,网络的非学习时间占用了学困生大部分闲暇时间,而网络社交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微博、晒朋友圈、群聊天等逐渐成为学困生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活动。

4.大多数学困生闲暇时间不兼职

兼职时间包括校内勤工俭学和校外的社会兼职。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勤工俭学,增加经济收入,锻炼工作能力,积累求职经验。在调查中,63.6%的学困生没有参加兼职,17.7%的学困生每周兼职时间不超过3小时。可见,多数学困生不会利用闲暇时间兼职。

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来源于和社会的接触。由于很少有社会兼职的经历,学困生大多数(占75%)接受的是学校的主流思想,将找到好工作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学习成绩、学历、能力、专长等自身因素,没有受到社会上“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5.学困生接触社会较少

学困生接触社会的主要方式为学校安排的实践类课程,如社会实践、实习等,或者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如请社会企业家来校讲学、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进校指导交流等,都是通过学校作为媒介来接触社会,因而,接触社会不够深入,对社会不够了解。

学困生对学校校园学习风气的总体评价介于“比较好”和“一般”中间(均值为3.54),说明学校的学习风气评价尚可,仍有提升的空间。学困生总体上涉世不深,心智单纯,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相对较少,可以逐渐融入良好的学校学习氛围之中。

(二)建议

1.提升学困生的闲暇时间管理倾向

时间管理倾向TMD(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是个体在对待时间功能和价值上、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是个体的时间管理能力和习惯,也表现出研究对象在时间管理上的各项品质,它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构成。*刘宏宇、毛晋平、陈君 :《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倾向与闲暇活动的关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6期。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时间管理倾向对学生的学业压力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与学业成绩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廖婷婷、董薇、唐莉平、柳春香 :《大一新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焦虑的相关研究》,《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第1期。同时,有学者研究,我国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年的上课时间为190天,闲暇时间为170天,几乎占到了年天数的48%。

高校学困生一方面背负着学业困难的巨大压力,一方面对大量闲置的课余时间无所适从。本研究表明,大多数学困生闲暇时间沉迷于网络,较少参加社团活动和校内外兼职,部分学困生缺少生活中的知己和学习上的伙伴。闲暇时间的浪费增加负面心理压力,产生学业不良,学习成绩下降,学业满意度和学习自信下降,采取逃避的态度沉迷网络,导致恶性循环。

帮助学困生合理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闲暇时间,制定学习目标,分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开展学业规划,分长期规划、中期规划、短期规划,了解时间管理的理论以及技巧,在实践中逐步提升时间管理倾向,减轻学业压力,提升学业自信,走出学习困境。开设时间管理课程、请优秀学长介绍时间管理经验、对学困生的闲暇时间管理进行实时指导,都是有益的尝试。

2.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如何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学困生救助工作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表明,大多数学困生闲暇时间用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观看视频等非学习活动,浪费了宝贵的闲暇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网络成为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也是学困生学习困境转化的重大障碍。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学习的概念发生重要的变化。固定人群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因为网络的发展演变成,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学习内容。在线课程的研发、在线课堂的发展、网络培训的兴起、学习论坛的繁荣、搜索引擎的优化,都有助于学困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水平。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分享学习资源、检索学习信息、学习网络课程、拓展学习空间、深化学习内涵、开阔学习视野,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还表明,在网络的非学习时间中,网络社交工具的使用占了大部分。网上交友、晒朋友圈、发微博等占用了学困生的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微信、微博、QQ等社交工具与老师、优秀学长线上答疑、展示自己健康的学习生活、表达自己的学习压力并寻求帮助、建立学习交流群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都可以帮助学困生减轻学习负面情绪、解决学习实际问题、获得学习外部支持,这是利用网络社交工具进行学业救助的有效策略。

3.适当增加社会活动时间

本研究表明,多数学困生的闲暇时间中用于社团工作、校内外兼职等社会活动的时间很少。高学业成绩水平的学困生参加社会活动时间反而多于低学业成绩水平的学困生。学困生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学业成绩不会降低,反而有所提高。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适当的社团活动可以发展大学生社会交往、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多种能力,培养大学生兴趣特长、自我意识、民主责任、信誉承诺等多种素养。学困生适当地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寻找归属感,排除负面情绪和学习压力,提高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可,学会自我管理和独立自主,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困境。

利用闲暇时间适当地进行校内勤工俭学,可以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自力更生的意识、社会实践的能力、面对挫折的勇气,这些素质对于学困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有助于激发他们战胜学习困境的积极性。而校外的社会兼职更有助于学困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现实定位和未来发展的目标,根据社会需求来弥补自身学业的不足,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和实践能力,对学业困难会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更加积极的改进,充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努力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责任编辑 :时晓红

Research on the Leisure Time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Tian Tian1,Wang Youguo2

(1. School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2.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210023)

Th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s gradually expanding to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issue in higher education. Taking a provincial university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 research on the leisure time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by questionnair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isure time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explores the corresponding academic assistant measur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leisure time;academic assistance

2016-11-30

田甜(1981— ),女,江苏南京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邮电大学助理研究员;王友国(1968— ),男,江苏淮安人,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青年课题“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救助问题研究”(EIA150403)、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救助问题研究”(B-b/2015/01/044)、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南京邮电大学学生救助体系建设研究”(GJS-XKT15006)、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工科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研究”(XNYS215023)的阶段性成果。

G645

A

1001-5973(2017)01-0111-11

猜你喜欢

绩点闲暇学业
艰苦的学业
人在何时最清醒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基于完全学分制下的独立院校的平均绩点计算方法
闲暇拾笔寄娱情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35
学分制下绩点设定形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