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2017-03-30白燕玲魏召义

关键词:瓣膜病华法林抗凝

白燕玲,魏召义,杨 静

(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医院,甘肃 金昌 737100)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白燕玲,魏召义,杨 静

(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医院,甘肃 金昌 737100)

目的分析我院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抗凝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住院的NVAF患者360例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果NVAF患者中70例(19.44%)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CHA2DS2-VASc评分0分或没有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19例(5.36%),CHA2DS2-VASc评分1分或有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54例(14.88%),CHA2DS2-VASc评分≥2分287例(79.76%)。CHA2DS2-VASc评分≥2分AF患者中22.39%接受华法林治疗;CHA2DS2-VASc评分1分或有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AF患者中8%的患者接受华法林治疗;CHA2DS2-VASc评分0分或没有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AF患者中11.11%接受华法林治疗。结论我院NVAF患者的抗凝率偏低,阿司匹林的使用率高于华法林使用率,NVAF患者血栓并发症相对较高。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住院的NVAF患者360例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所有AF诊断都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排除标准包括:①可逆性因素所致AF,如心脏手术、心包炎、心肌炎、未控制的甲亢等;②伴有心脏瓣膜病变的AF患者。

1.2 观察指标

包括性别、年龄、诊断、AF类型、有无临床症状及合并疾患、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使用情况等;所有患者均采用欧洲AF治疗指南推荐的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表1)

由表1可知,65~74岁患者、≥75岁患者以及男性患者中,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NVAF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n(%),±s]

表1 NVAF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n(%),±s]

项目 华法林组(n=70)非华法林组(n=290) x2 P男53(23.81) 172(76.19) 3.080 0.079女17(12.70) 118(87.30)年龄 71.04±10.2岁 68.25±9.81岁<65岁 6(8.11) 73(91.89)65~74岁 47(27.16) 34(72.84) 6.439 0.040≥75岁 17(16) 90(84)高血压 51(19.67) 210(80.33) 8.382 0.009糖尿病 15(16.28) 77(83.72)冠心病 2(1.12) 189(98.88)慢性心力衰竭 17(21.62) 62(78.38)缺血性卒中/TIA 2(3.91) 47(60.87)颅内或外周出血 0(0) 20(100)

2.2 抗凝治疗(表2)

由表2可知,CHA2DS2-VASc评分1分或有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AF患者中的接受华法林治疗8%,未接受抗凝治疗16%;CHA2DS2-VASc评分0分或没有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AF患者中接受华法林治疗11.11%,未接受抗凝治疗77.78%。

表2 NVAF抗凝药物使用情况 [n(%)]

2.3 未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原因(表3)

表3 未使用华法林治疗因素 [n(%)]

未使用华法林患者290例中,医生处方抗凝治疗率较低未告知147例;频繁监测INR,检测不便35例;对AF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够重视82例;担心出血风险的9例;经济条件较差,费用较高17例。

3 讨 论

AF脑梗死患者1年死亡风险是非AF脑梗死的4倍,目前抗凝治疗仍是AF治疗的第一要素。AF患者预防卒中要注意两个要点,首先要注意血栓事件,高风险者评估,其次要分析抗凝药还是用抗血小板药。

华法林是AF卒中预防及治疗的有效药物。华法林在瓣膜病性房颤中已经成为标准治疗。本研究入选的人群中CHA2DS2-VASc评分0分或没有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19例,CHA2DS2-VASc评分1分或有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54例,CHA2DS2-VASc评分≥2分287例。CHA2DS2-VASc评分≥2分AF患者中接受华法林治疗22.39%,未接受抗凝治疗5.97%;CHA2DS2-VASc评分1分或有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AF患者中8%的接受华法林治疗,未接受抗凝治疗16%;CHA2DS2-VASc评分0分或没有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AF患者中接受华法林治疗11.11%,未接受抗凝治疗77.78%,抗凝药物使用严重不足。

综上所述,医生、患者、社会以及卫生管理部门等各个层面应普及房颤抗凝的知识。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着力加强NVAF患者的规范化抗凝治疗,最大程度的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

[1] 周自强,胡大一,陈 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491-494.

[2]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14(5):328-369.

[3] 胡大一,孙艺红,周自强,等.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内科杂志,2003,,42(3):157-161.

[4] 李 玲,刘小慧,杜 昕,等.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现状[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2):1068-1070

本文编辑:李 豆

R542.5

B

ISSN.2096-2479.2017.02.21.02

猜你喜欢

瓣膜病华法林抗凝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华法林导致皮肤坏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