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中心理论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构建研究

2017-03-30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困难毕业生群体

陈 强

多中心理论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构建研究

陈 强

大学生就业困难及其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校园中存在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问题显得突出。就业困难主要包括:就业能力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心理困难及就业观念滞后等。而造成就业困难主要原因是部分毕业生就业意识淡薄、就业心理及能力的不足。多中心治理理论下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构建是高校就业工作新的帮扶理念,打造治理主体上、空间上、手段上及权力分配上的多中心,构建基于高校、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多主体平等合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帮扶体系。

多中心治理理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

据相关新闻媒体报道,我国2017年全国毕业生总数接近700万,再次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毕业生中一类特殊群体更值得社会关注和扶持,这类特殊群体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好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难题,从政府角度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从高校角度也是衡量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内涵及成因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内涵

不同区域、不同高校背景对于就业困难群体的划分有所不同,目前如何界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未见统一说法,主体上认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指:“由于毕业生的主观因素、社会关系、身体条件、心理品质完善程度、生活经历等原因,在就业过程中不主动就业或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就业过程中出现就业困难的大学生。”[1]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就业能力困难,主要是指毕业生个人能力明显低于职业基本要求而造成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困难,如残疾、自然条件差等群体;二是家庭经济困难,主要是指毕业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而造成的在就业过程中无法承担相关费用或是带来就业心理压力;三是就业心理困难,主要是指毕业生因心理素质或受挫折能力较差,不敢面对企业工作压力而造成的就业困难;四是就业观念滞后,主要是指毕业生因为择业观念落后,就业期望过高,对就业市场缺乏冷静认识的毕业生等,或是择业方法不当而造成的就业困难。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

1.经济的拮据。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途径更加多元化,找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投递简历,参加现场招聘会,去企业直接参与考试、面试等多种方式,在就业过程中免不了要在一些简历的制作、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方面产生必要花销。以往的简历可能更注重内容,而今的简历制作更加精致,针对不同企业制作的简历不同,更能突出自己的特点,这样无形中也增加了求职的成本。另外,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还要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还要为了就业购置服装、化妆品等等。换言之,就业是需要一定经济上的支出,但对于一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而言,可能对于外地的现场招聘会(双选会),为减少开销就要慎重的选择性的前往。

2.就业意识的淡薄。就业意识是就业行为的动力源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大学就业困难群体普遍的就业意识比较淡薄,对待求职就业缺乏主动性,没有危机意识与紧迫感,消极应对,这样导致他们的就业准备不足,严重地影响了他们求职与就业。具体表现为:第一,没有明晰的职业规划,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缺乏方向性和目标性,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他们就比较迷茫,无从准备。第二,错过了最佳的求职就业时机。许多大学生在大规模求职就业月份没有认真对待求职,而是忙于准备毕业论文的修改与答辩工作,在自己的学习与求职两件事上没有做好时间规划,没有给求职留出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而最终让自己错过了最佳求职、就业的时机。

3.不良的就业心理。一是评价缺乏客观性。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对于自身定位不够准确,一方面,有的大学生毕业生过于高估自身的能力,觉得没有什么是自己胜任不了的,对自己的评价偏离了客观事实,于是在求职时总是寻求一些不合实际的工作岗位并屡屡受挫。[2]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毕业生过于自卑,对自己的自身能力、专业、院校都觉得不如别人,缺乏自信心,求职就业时的心态过于消极,往往不能正常发挥正常水平,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求职和就业。二是过于依赖外界资源的利用。有些大学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不是因为他们经济方面的拮据,而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拥有了很好的外界资源,如家长的人脉、老师的推荐、学校的平台支持等。他们面对就业并不担心,而是等待,等待着他们觉得更加“合适的就业机会”,而不惜浪费大好时光消极的等待。过分依赖于外界良好资源不但没有为他们求职、就业起到助力作用,反而成了一道“隐形” 的阻力。

4.就业能力的不足。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能力不足指个人自身的基本能力及素养明显低于职业基本要求而造成就业困难的群体。这类群体在就业能力的表现上除了不能胜任职业的基本要求外,其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较差。在面对海量的求职就业信息时,他们不知道如何梳理,如何筛选,甚至是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等。在准备就职考试过程中,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有针对性的应考,抑或是盲目的准备,抑或是听天由命消极的应对。在与用人单位沟通过程中,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能力,谈话缺乏艺术性与技巧性。此外,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还有一处致命的缺点即为就业能力的不足,这种能力不仅仅包括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包括他们的社会实践经历、在校期间奖励情况等以及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二、高校就业困难帮扶体系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就业困难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据了解,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接近695万人,就业困难毕业生约12%左右。高校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是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工作,目前从政府到高校已非常重视就业困难大学生特殊群体,但高校就业困难帮扶体系尚未形成合力,就业帮扶体制、制度有待完善。

(一)帮扶主体单一

从调研情况来看,高校就业困难帮扶体系相对单一,主要是当地政府对困难毕业生的部分经济补助及部分免费培训,其次是高校本身对困难毕业生“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及单独推荐工作等。社会企业参与较少,几乎没有免费支持与援助,没有体现协同治理的社会责任。而部分地区更是把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交给高校,企业与社会组织不参与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势必造成困难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二)帮扶手段单一

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对困难毕业生帮扶手段缺乏,主要以经济支助为主,政府方面提供家庭困难毕业生500元/人的就业援助,高校方面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过程中的交通或话费补贴。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很少有实践性,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相对缺乏。

(三)困难毕业生主动参与意识差

高校毕业生的自尊心较强,积极参与贫困毕业生培训活动较少,同时自身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略有欠缺。经调查发现,每年在未就业毕业生中,困难毕业生的比例相对较大,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心理素质欠佳,缺乏求职自信和勇气,性格较为内向,缺少与人沟通能力。

三、多中心理论下高校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构建

高效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多中心治理理论指引下,加强政府、企业、社会与高校的沟通与合作。打造治理主体上的多中心、治理空间上的多中心、治理手段上的多中心及权力分配上的多中心,构建基于高校、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多主体平等合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帮扶体系。

(一)以政府为主导,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政策、信息扶持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就业保护政策。不是依靠市场力量实现就业的经济政策,更不是依靠个人能力、家庭关系或者其他资源而获得就业机会。多中心治理中政府扮演的是中介的角色,发挥协调整合作用。负责制定制度的宏观框架和参与者的行为规则,为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及毕业生提供前沿的促进就业政策、平台信息及资金的支持,更多的是依靠和运用经济、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处理公共事物。[3]2011年-2016年,国务院已多次下发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同时多次强调:“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城市聚居地长时间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女性、残疾人和少数民族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各高校可根据困难毕业生的家庭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体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多、更具吸引力的基层就业扶持政策。此外,资金的支持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另一个重要的保障。在资金的落实上可采取各种形式,如创业扶持补贴、企业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带动就业奖励等等,充分发挥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以社会组织为依托,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拓宽就业渠道

企业及社会团体是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据相关数据分析,每年约90%以上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尤其民营企业占70%以上,可见企业是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做企业不仅要讲经济效益,还要讲社会责任,应该主动承担起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改善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现状。社会组织与政府、高校相比具有自身的灵活优势,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高校的缺陷,更为直观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企业与社会其他组织的接收、吸纳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量。作为接收者的他们更应主动承担大学生就业的帮扶工作。在求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供大于求的职业岗位需求与企业苦于找不到他们所需人才的矛盾。面对如此困境,企业与社会组织机构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与高校联合签署“订单式”培养模式,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另一方面企业、社会组织也找到了合适的人才。另外,每个企业、社会组织机构都应有规定每年招聘一定比例的就业困难群体,以此缓解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

(三)以高校为核心,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全面就业服务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心理表现及就业准备不足等问题的根源除了大学生自身原因外,就是高校的就业相关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得不到位。首先是要高校自身建立和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制度,将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就业工作核心地位,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从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学生资助中心到各院系形成校内完成的帮扶体系。其次,高校应给大学生入校后就开设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课程、心理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不能形同虚设、走走形式,要真正切实地考虑到毕业生的发展,思政教师、心理学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及辅导员从入学到毕业应关注每名学生的心理发展,尤其针对有就业困难倾向的毕业生提前指导、跟踪,帮助学生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职业有个初步的认知,并做好每一步的职业规划。再次,高校应定期召开与就业有关的专题报告会让学生早早地做好求职准备,包括专业知识、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高校要派专人时时关注、搜集及整理各大招聘网站、新闻、报纸、媒体的招聘信息给毕业生,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求职信息。高校还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心理上的疏导。

[1] 於莉,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界定及其帮扶策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6):127-131.

[2] 祈佳斌,李晓庆,赵成刚.试论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知识经济,2011,(1):156-157.

[3] 刘峰,孔新峰.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启迪与警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政治学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0,(1):68-72.

责任编辑:刘海涛

G642

A

1673-1794(2017)01-0074-03

陈强,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指导(沈阳110000) 。

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多中心理论下的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研究(W2014392)

2016-08-07

猜你喜欢

困难毕业生群体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选择困难症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