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
——以不同时期中国纪录片为例
2017-03-30邹凯欣
文/邹凯欣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1990年3月在论文《衰落的误导性隐喻》中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他认为“软实力”应涵盖六个方面: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亲和力、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以及对国际规范的影响力。国家形象正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国家形象”在不同层面的定义为:从国家整体实力的角度,“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国家形象其实就是有关一种异己的、涉外的对象(国家、群体或个人)的文化印象”;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舆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综合以上观点,可以归纳出国家形象是国家在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认知和国际认知的结合。
近几十年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自信坚定的面貌迈向世界舞台。2016年8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报告首次覆盖G20中19个成员(欧盟除外),访问样本9500个,议题涵盖中国整体形象与影响力、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1]。
报告显示,中国整体形象得分相比2014年提升了0.3分;在国际事务影响力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医、武术、饮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是“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最突出的国民形象是“勤劳敬业”,最突出的科技成就是“高铁”;海外18-35岁的年轻人对中国了解程度更高,对中国未来发展形势持更乐观的态度。报告中的数据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改革创新、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国家形象愈发受到国际认可。
二、纪录片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影响
纪录片是一种借助摄像或录像等技术手段,以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真实性、纪实性的特点。纪录片在忠实拍摄个人生活的基础上,客观反映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嬗变,描述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在阐述纪录片价值时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在刻画时代精神、保存群体画像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国家形象的合理建构与有效传播。尽管纪录片会对拍摄的素材进行艺术性的加工和处理,但其首要原则就是真实,不允许虚假、表演等成分,因而纪录片的可信度更高。
纪录片以影像语言为传播媒介,可以在出现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借助画面,生动形象地传递信息,打破文化隔阂,吸引外国观众的视线,唤起情感共鸣。2012年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聚焦民间美食,通过介绍各地特色食材,表现中国人对食物质朴的热爱,表达对打造美食的劳动人民的感激与尊重。既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又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
为推动我国纪录片发展,广电总局在2011年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应大力繁荣创作生产,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积极推进改革创新[2],在全球信息化、网络化、融合化的趋势下,打造国产纪录片品牌。《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6》总结纪录片行业发展新现象:纪实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新媒体纪录片井喷,生态纪录片、反法西斯纪录片成为年度焦点,中国故事引发国际关注[3]。这些变化体现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证明纪录片对于建构国家形象的积极作用。
三、不同时期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变迁
纪录片是时代的缩影,不同时期的纪录片受创作时社会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建构的国家形象各具特色。
(一)改革开放前的纪录片:以宣传政治思想为主
建国初期,纪录片主要以报道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外事活动,介绍特定年代模范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为主。
纪录片《在人民公社的大道上》以五公人民公社为代表,表现了广大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大庆铁人》介绍大庆油田钻井队长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倡导吃苦奉献的精神;《祖国颂》为庆祝建国八周年而作,叙事磅礴大气,激发群众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虽然取材较单一,风格趋于雷同,过于强调集体主义和责任意识,忽视了个体发展的需要,但坚持塑造坚韧勤劳的国民形象,在与国外进行交流互动,宣传和展示国家形象等方面做出了初步的尝试。
(二)80年代的纪录片:以歌颂祖国壮丽江山,抒发人文关怀为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中国纪录片行业迎来了创作的春天,涌现出《话说长江》《丝绸之路》等优秀作品。
《话说长江》是一部描述长江及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纪录片,自1983年起采取“边播边拍”的形式,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曾创下40%的收视记录。《话说长江》的第一篇是“源远流长”,从长江的起源说起,依次介绍长江流经的地区,如“四川盆地”“岷江秀色”“成都漫步”“庐山独秀”“古城南京”等,勾勒出长江孕育滋养两岸人民,奔流至海的壮丽场景,借自然景象叙述长江沿岸的风土人情。为了丰富艺术表现形式,《话说长江》设置两名主持人,向观众征集提问、歌词等,增加与受众的互动,并实施每周一集,每集20分钟的播出方式,培养了观众定时观看纪录片的习惯。
《丝绸之路》通过17集的篇幅,串联起丝绸之路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纪录片从“古都长安”出发,探寻“祁连山下”“莫高窟的生命”“流沙古道”“美丽的和田”“天马的故乡”,最终目的地是“葱岭古道”。镜头以航拍展现沙漠辽阔的图景,为观众再现昔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望长城》自1988年开始拍摄,共分为四个部分:《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两边是故乡》、《千年干戈化玉帛》、《风烟散尽说沧桑》,采用纪实的手法,记录历史上长城的修建与变迁,系统地介绍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防卫作用,长城与当今社会人口迁徙的关系等。《望长城》并不是一部自然景观纪录片,它的视角更多地聚焦于长城遗址沿途人民的生活状态,从这个层面理解,《望长城》开创了中国纪录片的一个新时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80年代的纪录片“通过文化地理打捞失落的历史记忆,激活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民族向心力[4]”。改革开放促使中国重新回到了世界的舞台,中国人民迫切希望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熏陶,因而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以描绘中国的人文地理为主题,在激发国人爱国热情的同时,不断向外界传播“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政府的带领下踏上新征程”的国家形象。
(三)90年代的纪录片:着眼小处,关注平凡老百姓的生活
9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结构、社会价值理念等日新月异,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从宏观转向微观,以平民化的角度讲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通过典型的人物和事例来反映一个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折射出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
以1990年的纪录片《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为例,影片讲述五个自由艺术家的“北漂”故事,他们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却面对着更严峻的现实,他们中有的趁着“出国潮”去国外追求人生价值,有的留守在北京找回艺术家的尊严,最终有的抓住机遇展现才华,有的落得精神分裂的结局。他们道路不同人生迥异,却代表着90年代为梦想而奋斗的草根阶层。《流浪北京》有别于以往的官方纪录片,它表达了个人的选择,民间的声音。
(四)21世纪的纪录片:树立“复兴中国”的国家形象
1.报道国家重大事件,凝聚“强国梦”
21世纪的纪录片强调“责任”和“影响力”,见证与记录了一系列国家的重大事件。
纪录片《奥运档案》以“北京奥运会背后的故事”为主题,通过奥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场馆建设、奥运经济等多个维度,突出中国奥运健儿们自强进取的精神;央视新闻频道纪录片《震撼——汶川大地震纪实》以“强国”“大爱”为主题,重现汶川大地震时的场景,突出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团结抗灾的形象;《胜利日——大阅兵2015》详细地记录下“九三大阅兵”的全过程,影片用方阵和战鼓来代表中国军队撼人心魄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献礼,回顾从1921年到2016年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段内,中国共产党“从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到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再到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时期”的艰辛历程;《长征》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拍,表达“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的思想。
2.创作题材多元,传播平台多样
21世纪纪录片的创作题材更为丰富。《故宫》《大国崛起》追溯历史,诠释中国的大国梦想;《森林之歌》《水问》关注生态问题,呼吁增强环保意识;《我在故宫修文物》呈现中国文物修复的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修复专家的信仰与变革……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纪录片能够借助电视、电影、网络等渠道进行全方位地传播,除此外,制作组还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意见,对影片做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提高纪录片的质量,吸引更大范围的受众群。
国家形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运用真实生动的影像语言,以独特深入的视角观察和诠释中国国情,留影伟大时代,存像真实中国,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纪录片因创作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政治化纪录片时期、人文化纪录片时期、平民化纪录片时期、社会化纪录片时期四个阶段,塑造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变迁,但它作为一种媒介,始终如一地向国际传播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建构着改革创新、繁荣进步、和谐负责的中国国家形象!
[1]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2016年8月29日.
[2]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10月.
[3]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6[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4月17日.
[4]张同道.历史辉煌与当下转型——中国纪录片30年,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30年[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14-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