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皇帝为何多“荒唐”

2017-03-30

新传奇 2017年50期
关键词:皇位老二内阁

明朝的一些皇帝给人的形象不太好。比如,只知道胡闹的正德皇帝、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只会做木匠的文盲皇帝明熹宗……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比,他的这些子孙到底怎么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荒唐”有其客观的原因。

给皇帝摊派一个“爹”

正德十六年,明朝历史上最为荒唐的皇帝、三十一岁的明武宗壮年暴毙。由于没有留下后代,明王朝陷入后继无人的局面。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经过认真考虑,决定迎立兴献王朱佑杬的长子朱厚熜为帝,即后来的嘉靖皇帝。

登基不久,嘉靖皇帝与大臣们产生了严重矛盾,这就是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大礼议”之争。原来,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嘉靖明确表示,如果不举行迎接皇帝的礼仪,他就不进城。最终,朝臣们做出让步。

进城后,嘉靖却被告知亲生父亲将成为他的“皇叔父”,要称自己的伯父孝宗为父亲。“爹也能摊派?”年轻的嘉靖皇帝吃惊地瞪着内阁首辅杨廷和。“当然能!”杨廷和回答。他们认为,嘉靖帝是首先过继给伯父即已死去16年之久的孝宗做儿子,然后因为他的哥哥武宗死了没有后代,他才获得即位的资格,这样自然要称孝宗为爹,改称自己的亲爹为叔父。

杨廷和要给嘉靖摊派个爹,嘉靖当然是坚决不干的。于是,嘉靖和大臣之间的“死磕”开始了。“死磕”的双方,一是皇帝,一是以杨慎为首的文官集团。经过几个回合,彼此互有输赢,而最为精彩的则是“左顺门”事件。

面对决不屈服的嘉靖皇帝,杨慎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集体示威。大有“你要不认这个摊派的爹,我们绝不罢休,这日子不过了”的架势。当时可是一副相当壮观的场景:六部尚书来了5个,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的官员几乎都来了,一共近200人。

这些人就跪在大门口,开始是哭,接着就是嚎啕大哭,亲爹亲妈死了都没有这么嚎啕大哭的。

这些大臣们这么一闹,年轻的嘉靖皇帝震怒了,他感到全身在哆嗦,当即下令:“锦衣卫,去把他们统统给我抓起来,把名字都记下来!”一听说皇帝要抓人,还要记名字。这些大臣们不仅不害怕,反而争先恐后的签名,不光签自己的名,还把亲戚的名字也签上了——就不怕你!大臣们认为,多少年以后,当他们衣锦还乡的时候,会很自豪地对自己的子孙们说:你爷爷我,想当年,为了朝廷纲纪,皇帝打我屁股,我都没眨下眼。多么自豪,多么光荣!在当时,因为谏言被皇帝打被认为是一种荣耀。

明朝嘉靖皇帝画像

然而,这次事件的后果严重了。不久,嘉靖便开始不上朝,20多年不上朝。惹不起,躲得起。

“狗仔队”言官

明朝设立了严密的监察制度,有一个专门的御史机构,其官员也称“言官”。言官的职责是什么?就是专找皇帝和大臣的“茬”。他们的工作就是揪皇帝和大臣的“小辫子”。

令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英明决定,让他的后代吃尽了苦头。明代的言官就类似今天的“狗仔队”。他们的工作和爱好就是“整人”,他们很喜欢“炒作”,而且喜欢拿皇帝“炒作”,因为皇帝最有“炒作”价值。

有一个言官很想出名,就上奏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大意就是说:皇帝您好长时间没和老婆同房了,这怎么行啊。您不和老婆同房,就没有儿子吧?没有儿子将来谁继承皇位啊?没人继承皇位,这可是关系“国本”的大事啊。

万历皇帝看后勃然大怒。我和老婆同房这等私事也用你这个言官管啊!

所以说,拿皇帝“炒作”是很危险的,但效果是巨大的。如果收获多于危险,还是要炒一把的。

有人说了,手下人不把这些奏折给皇帝看不就是了?这么不懂得关心“领导”。不行,朱元璋有《祖训》,无论什么奏章都得上报,不然会治你的罪。

强悍的“总经理”

如果说,皇帝是大明的“董事长”,那么内阁(主要指首辅)就是大明的“总经理”。老大和老二的关系难处,不光现在是,明朝也是。

这还得拜朱元璋所赐。朱元璋废了老二(丞相)后,军国大事就只能自己打理。那么大的国家,一个人怎么忙的过来?于是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帮忙,到了朱棣(明成祖,年号永乐)执政时又正式设立内阁。再到后来,内阁就成了大明的最高行政机构,也就是老二。

朱元璋依然没有想到,这个老二比自己废掉的那个老二更厉害。内阁大臣由皇帝任免。职权有二:一是票拟权,军国大事内阁先拿出具体方案,然后由皇帝“批红”(用朱笔批阅)后正式实行;二是封驳权,皇帝的决定内阁觉得不对,可以驳回。

于是,皇权和阁权的拉锯战延绵于整个明朝。

有分析认为,长期拉锯的结果,可能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默契,或者说权力分配方案:只要你不威胁我的皇位,国家大事你内阁就去处理吧;你聘我当“总经理”,那就得给权力,不然我不干。你是“董事长”,大明是你的,我内阁只是“打工”的,我不会觊觎你的皇位。

这样就是皆大欢喜。于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开始胡闹了,年纪轻轻的,没事干,自得其乐。于是,天启皇帝(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开始做木匠,最终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木匠。于是,大明王朝就出了一些所谓的“荒唐”皇帝。

“荒唐”皇帝“不荒唐”

其实,所谓明朝皇帝的“荒唐”是有原因的,是由大明王朝相对开放、开明的政治环境导致的。

明朝权力结构出现了皇帝与言官、内阁分权制衡的分工,跟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说的“开明君主制”很是相似。有人说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中国政体走向民主化是早晚的事情。但很可惜,明朝灭亡了,原因很多,但不仅仅是这种体制的问题。

还有分析认为,在清朝入关后,著名的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陆续登场了,在这些专制君主的统治下,清朝的大臣们只能匍匐在皇帝脚下喊万岁、称奴才了。于是,在这些专制君主的眼中,明朝的皇帝自然是很“荒唐”的。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进了历史,于是明朝的皇帝就成了“荒唐”的代名词。

当然,明朝皇帝的“荒唐”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但他们的那些“荒唐”事,在现在看来多少也有些荒唐。

猜你喜欢

皇位老二内阁
岸田内阁与日本政治走向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借钱
郑老二
老二为什么比老大精
论东汉皇位继承的主要模式
辽朝皇位继承研究
浅析明代宗藩制度与皇位继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