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力越差的人越觉得自己厉害
2017-03-30
人们无法正确、全面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就无法及时发现和辨别自己的错误行为,更别谈错误的纠正了。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虚幻优越感使人自负
1995年,美国匹兹堡一位名叫麦克阿瑟的抢劫犯接连洗劫了两家银行。这位麦克阿瑟实乃“神人”:他甚至没有使用任何伪装技术把脸遮住,就这么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
麦克阿瑟所说的“隐形水”,其实是指的他往脸上涂抹的柠檬汁……
如果说掩耳盗铃之人至少自己是听不见铃声的,可这位麦克阿瑟在涂了柠檬汁后,应该还能看见自己的吧?很显然,他偏偏就是“看不见自己”。更准确地说:他是看不见自己的无能,也看不见他人的能力,以至于心中一股超人版的自信油然而生。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虚幻优越感。
虽然麦克阿瑟这种极品世间少有,这种现象也不一定是他成为如此“神人”的唯一原因,但虚无优越感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而且,现实中,有人越是能力差,越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就得从人类的一项基本能力说起。那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能力低下影响判断
“元认知”,这是认知心理学界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
中国十多年来的研发投入增速(20%)、投入总量(世界第2)和投入强度(翻了一番)都十分引人注目,且目前中国研发投入的两大特点决定了研发投入总量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一是中国的研发强度只有2.12%(2017年),与很多创新型国家(地区)2.5%以上的水平差距较大,在GDP中高速增长的前提下,研发投入总量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二是中国约75%的研发投入来自企业,这一比例超过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多数西方国家(地区)。鉴于企业天然的逐利性,在企业研发投入占主体、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还较低(不到2.8%)的情况下,中国研发投入增长的动能十分强劲。[2]
正所谓万物归元,元认知不止包括我们掌握的一切知识,更关乎我们获取这些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换言之: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方得元认知。
一般来说,我们获取的知识多寡,和我们获取知识的技能深浅,是成正比的。然而,后者的习得很不容易,这大概就是“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为困难的原因。
元认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对自身和他人水平高低的评判能力。
元认知能力低下的人是啥样子呢?这里分享一个真实故事。
芝诺表明:一个人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则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其实,发现自己无知正是有知的表现,而骄傲自满则多半出自自己的无知。图为芝诺雕塑像
Jack是国外某顶尖高校电脑编程学院的招生官。他每年阅读大量申请者的个人资料和自荐信,其中就有太多的学生表示:“我熟悉各种编程语言,且已有3年以上编程经验。光凭这一点,我有自信:我已经超越了报考贵校所有考生的平均水平。”
Jack说,现在他面对这种鸡肋一样的考生已经很淡定了。刚开始通过面试得知真相的他会很气愤:“你说的3年经验,就是说3年前开始接触编程,然后有时间有兴致了就把编程教材拿出来翻翻,实际上高中3年期间从没编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
其实还有更好笑的一点:那么多报考Jack学校的考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怎么会这样的?这帮考生都是在为了证明自己时不择手段的白痴,还是过于自负,或是自不量力?原因很简单:元认知能力低下!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要让一个人准确判断自己和他人相比的水平高低,如何才能做到?
我们不仅需要衡量自己知道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更需要充分了解其他人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方法,把他们前进的节奏和脚步拿来和自己的丈量一下,才知道同样的一小时、一天、一年时间下来,自己和别人相比,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做不到这一点的人,会过于放大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方式,也就会自负地肯定自己的综合实力,觉得自己比别人(特别是同龄人)要更优秀、更出色。
Jack还坦白过:他自己以前也做过类似的傻事。
Jack年轻的时候曾梦想加入苹果微软谷歌这种高科技的泰斗企业。他的确很努力,也在电脑公司实习过两年,获得了上司和同事的肯定。他在向微软递交申请时表示:“我仔细研究过你们微软最近的一个软件,我发现过里面不少问题,而且我有能力解决,只要你们把源代码都给我,当然还要聘用我!”结果在面试环节,Jack就失败了。
在一个团体面试环节,面试官拿来了一个和Jack提及的软件很类似的代码让他们分析问题。现场只有一半的求职者在规定时间内找出了软件的漏洞,而Jack是失败者中的一员。“我当时都不敢正眼看微软面试官的眼睛。不过在我因为自负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之前,就让我先栽个跟头、找准自己的位置,其实是一次难得的宝贵教训。”
对未知的敬畏,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
这么有趣语的心理现象,怎么会逃过心理学家的法眼呢?这不,有两个心理学家不仅对“虚假优越感”进行了深度研究,还因此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这两位名叫达宁和克鲁格,而他俩研究的心理现象也由他们的名字命名(达克效应)。
达宁和克鲁格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1991年,他们的研究成果正式发表。在论文中,二人还引用了达尔文的名言:“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他们指出:人们在做决定之时总是欠考虑,因此所做的决定错误百出、作出的判断也是漏洞满满。
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无法正确、全面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就无法及时发现和辨别自己的错误行为,更别谈错误的纠正了。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他们通过对人们阅读、开车、下棋、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1.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能力差的人无法正确认识到真正有此技能的人是什么水平;
3.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和正视自身不足,及其不足之处的极端程度;
4.能力差的人经过恰当训练、在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之后,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从而作出更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人生就是一座山峰,有多少人在爬上愚昧之巅后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真正的智者,是在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之后、经历“无知”的绝望山谷,方能慢慢爬上开悟觉醒的山坡。
2000年,达宁和克鲁格荣获“搞笑诺贝尔奖”。看到这里你要问了:“这项心理研究的背后,人生哲学如此丰富,难道在他们之前就没人有过类似的发现?”
除了二人提起过的达尔文,其实历史上还有许多哲人对此有类似的见解。其中精选君最喜欢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知识圆圈说”。
故事是这样的。一次,有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如果你没听说过芝诺,那你一定知道爱因斯坦,他也有一句名言,和芝诺的见解可谓异曲同工:“当我们的知识之圆扩大之时,我们面临的未知圆周也一样”
我们这辈子最大的财富,就是在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懂得多了之后,也更加明白:自己还没看过、没听过、还不懂的东西,也正在膨胀。这份对未知的敬畏,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