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木对吉林大学文学院的贡献

2017-03-30郭颖查惠娣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郭颖+查惠娣

公木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张松如,河北省辛集市人,是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也是《英雄赞歌》、《八路军进行曲》的歌词作者。他自1961年来到吉林大学,直至1998年去世,先后担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副校长、吉林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在教学尤其是中文学科建设、提携教师和学生、文学院精神传承、《吉林大学校歌》乃至吉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公木如苍松般的精神品格早已内化为了吉大精神的一部分,此时对公木的情感追忆、思想传承也是对吉大精神的发扬光大。

公木来到吉林大学不是偶然,他与吉林省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公木参加文艺工作团,从延安来到东北开展革命工作,被任命为本溪市委宣传部长。1946年1月,公木在佳木斯筹建东北大学,用以培养干部,时任公木党委书记、教育长。在哈尔滨建设东北行政学院,这是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全部解放后,东北大学从佳木斯迁到了吉林市,根据东北解放全国的教育需要,就把学校改名为吉林师范大学,由培养干部转为培养教师,后来学校迁至长春,改名为现在的东北师范大学。随后他到鞍钢教育处担任处长,顺利开展公民教育工作。1954年10月被调到北京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任副所长、所长,同年,公木曾回到吉林大学作关于马尔可夫斯基的诗歌创作的讲座。1958年公木被错划“右派”,并被开除党籍,安排到吉林图书馆任馆员,重新回到吉林省。1961年,在刘中树建议下,由匡亚明校长邀请到吉林大学中文系做代理系主任,从此扎根于此,在吉林大学北区“十八家”宿舍楼的二层度过了不平凡的一生。

公木自身的知识构建比较正统、全面。他考入直隶正定省立第七中学(即现河北正定中学),又以毕业考试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国文系(后恢复为北平师范学院),也曾在鲁艺、北师大,包括延安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学校接受教育。同时,作为一个左翼的文学家、诗人,他有自己深厚、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也有自身的学术底蕴,他写的第一部著作便是文字学方面的著作。特别是1933年至1937年,公木先后在山东滋阳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和河北正定中学任教,“在佳木斯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鞍钢教育处、中国文学讲习所都担任过教育领导职务”[1],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把握都有一定的經验。因此从教育、创作和学术三个角度来说,他作为中文系的系主任是比较到位。公木担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以来,致力于推动中文学科建设和中文系的良性发展,由于他是诗人、学者、教育家三位一体的特殊身份,将吉林大学中文系的写诗风气、教学和科研都带动了起来,相互促进。在他的努力下,整个中文系从六十年代之后,呈现出了比较正常的、乐观的发展趋势。

作为系主任,“公木的教育思想严谨,强调厚基础,又思路开放,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能力的提高。他曾批评学生把‘兴趣写成‘性趣”[2]。对待老师上,他主要要求大家两条,一个是科研,一个是教学,提出的口号是“以科研提高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这个方针也在全校师生大会的时候宣传过,要求全体老师将教学与科研并重。在教学上,他认为教学是重中之重,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成长。鼓励教师要守好讲台,教学时要先备好课,有点想法的时候就写在讲稿上,以便提出新问题和新思路带动科研工作的进行。同时,每学期,授课老师和教研室要开两次同学意见征求会,对老师上课的优劣做出评价。他以身作则,亲自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不用现成的教材,将讲稿写的非常全面,在上课前将讲稿油印成教材供上课使用,这些讲稿至今也是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资源。在科研上,他爱护知识分子,主张学术自由,支持大家进行自主的学术研究,认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拿到课堂上去,在基础课之外首先在吉林大学设立了专题课。为此,他多次主持讲座,比如1963年的报告会《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传统》、1964年《学习毛主席诗词座谈会》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嘱咐系里要为教师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创造条件。他自己的科研工作也硕果累累,比如《老子校读》、《第三自然界》等,还主持了国家级社科项目《中国诗歌史论丛书》的编写,以及1998年批准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诗经》课题研究,提高了吉林大学的学术声望。

作为教师,他从1962年起开授了很多课程,比如《中国文学史》、《诗经》、《先秦寓言》、《古代诗词》、《老庄研究》、《诗歌史》、《毛主席诗词》等,丰富了吉林大学中文系的学科种类,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木在《毛泽东诗词鉴赏》课上的研究卓有建树。这门课1965年开设,系统讲授毛主席公开发表的17首诗词。“这部讲稿数十万字、几经修改、补充,于1994年9月才由长春出版社付梓。出版后,购者趋之若鹜。1996年3月第7次印刷时,印数已逾10余万册,大有‘春城纸贵之势”。[3]并且,“1980年6月,由公木老师主持,由吉林大学中文系发起,以文艺学教研室的老师为骨干,邀请延安时期文学界的老前辈和中国社科院、中国人大、北京师大、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20多个单位的40多人,在长春成立了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座谈会,公木老师被选为会长”。[4]这件事也为吉林大学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公木在担任副校长之后,仍然很关心中文系和文学院的发展,同时在工作中发扬了吉林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学方针;强调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应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注意团结等,把整个学校人文学科的建设也提上了一个新台阶。

公木在吉林大学期间,尊重知识,爱惜人才,不但为文学院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壮大了师资力量,而且身体力行,孜孜不倦的培养学生,输出了一大批才能杰出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才。

在引进人才方面,公木认为当时的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明显不足,所以要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工作重点。为吉林大学留下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都为文学院的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些人才中很多都做过他的助手,公木对这些人才十分关怀,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塑造他们。公木的指导和提携使得他们受益匪浅,比如张德厚、赵雨、张福贵等学者。公木对书刊的写作从来不提苛刻的要求,都是让这些学术助手放手去做,写完了之后他才会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而且这个意见可以不采纳,由此可以看出公木开阔的胸襟和自由的学术理念以及可以看出公木先生对这些年轻学者和学子的影响和关爱。

公木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不遗余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有爱的成长环境,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张老师”。在课堂上,他在讲授知识之余,将品德教育贯穿到课堂之上。他还利用课余时间热情辅导学生办墙报,搞创作,为文学青年和作者看稿、改稿,鼓舞了吉林大学文学院爱好写诗和进行文学创作的优良风气。1962年,当时的中文系二年级办起了壁报《耕耘》,请公木题词,公木写了《赠N君二首》,发在创刊号上。随后,大四学生的《蒲公英》便告创刊,也恭请公木题词,公木看学生们积极性高,很是欢喜,也欣然命笔。又有三年级同学的《啄木鸟》创办,公木亦有所题。

其中取得成绩最大的当属77级学生创办的赤子心诗社,诗社成立于1978年9月,是吉林大学中文系的纯文学社团,社刊为《赤子心》。代表人物基本都是吉林大学的学生,包括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邹进、白光、兰亚明等,成员虽少,却都是精英。公木担任了他们的指导老师,建立了宝贵的情谊。他在寒假时间帮助徐敬亚修改《复苏的缪斯》,又在1981年2月,成为了徐敬亚手写稿《崛起的诗群》的第一个读者,《崛起的诗群》成为后来著名的为朦胧诗辩护的“三大崛起”之一。在公木和诗社成员的努力下,“70年代末,吉林大学的诗社一直兴奋的与全国最新诗潮保持着同步。它也是后来惊天动地的‘朦胧诗一个小型的发源地”[5],在20世纪80、90年代校园诗坛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这一时期大学生诗派的重要创作力量。2003年,赤子心诗社改组为吉林大学荒岛诗社,时逢公木诞辰之际,荒岛诗社的同学们自发出版了纪念特刊,以此来缅怀公木精神,誓怀纯真的理想,将文学创作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

公木对于文学院乃至整个文学院不止直接影响,还有间接影响。他在吉林大学的近三十年中,以其如牛一般的勤奋踏实;如松一般的坚韧正直;如火一般的热情赤诚,发扬了吉林大学的优良传统,更开一代风气之先。他的治学与做人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立志探索,总得来讲有以下几点。

自由,公木追求自由,思想开阔,他一生紧跟时代潮流,关心国家大事;思想在古代文学、哲学和现当代文学之间穿梭自如,将学科知识有效融合;在创作上,他在用母语写作之外,也尝试用日语等外文写作。在朦胧诗这样一个新诗流派崛起之初,公木便预见到了全部,正如徐敬亚所言,他没有因为受到冲击而抗拒,而是成为了中国诗坛最早接触朦胧诗的老人之一。受到公木这种精神的影响,文学院乃至吉林大学长期以来,学生都比较自由,老师也比较开放,在一个整体宽松的学术氛围中培养出了更多的青年学者和优秀人才。

包容,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公木要求自己很严格,但是要求别人却比较宽松,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尽管不完全赞同王小妮他们的观点,但是却欣赏他们的才华。在教学上,他以宽容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奖掖后人、鼓励新进。徐敬亚为代表的77级学生的思想比较激进,但是公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保护了这一批后来吉林大学引以为豪的诗人。正是公木这种包容的心态,使得文学院乃至吉林大学形成了鼓励个性的文化传统,使得很多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和学者有了得以生长的土壤。

严谨勤奋,公木踏实认真,终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在学术品格方面一丝不苟,并且积极探索新的领域,坚持追求真理。“在审稿上,公木总是字斟句酌,连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反对‘避开法,对于字词典故上的‘拦路虎一定要消灭干净。有时,为了弄清一个注释,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去翻阅资料、思考、订正”[6]。在老年,他以89岁的高龄仍然奔波在学术研究的一线,坚持思索和工作。他这种对学术的坚持和执着,深深的影响了文学院乃至吉林大学师生的科研方法和学术品格。如今,吉林大学的老师们也秉承着公木严谨踏实的做法孜孜不倦的进行科研工作。文学院在培养学生上也重视文化的积累和修养,致力于培养像公木一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者型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公木为吉林大学写了校歌,将吉林大学的精神和对吉林大学的期望全部写了进去。《吉林大学校歌》是公木在1996年建校50周年的时候创作的,2005年12月写入《吉林大学章程》。《吉林大学校歌》概括了吉林大学发展壮大的历史,描绘了吉林大学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宏伟目标,展现了吉大人的宽阔胸怀、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

这首歌词正如沈文凡评价,一大创新之处在于比较敏感的捕捉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对理想的一些认识,所以比较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从主题上看,公木的歌词体现了奋斗和追求的精神,这也正是当今中国梦的诠释,并且是对主体的尊严、价值的肯定和高扬,最典型的一句是“人比山高,脚比路长”;从体式上看,公木先生很重视音乐节奏与词句形式的关系,他将扎实的古代文学基础运用到歌词创作上来,认真钻研《诗经》,歌词基本采用《诗经》中的‘四字句诗歌体式,这样创作出来的歌曲便是急曲,短小、节奏快;从曲调上看,比较高亢、奋进、激昂。作为吉林大学精神的高度概括,这首校歌在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之间传唱,成为了鼓舞吉大人奋勇向前的时代高歌。

总的来说,公木对于吉林大学文学院乃至吉林大学的贡献不能仅仅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他除了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和鼓励文学创作的风气之外,也在治学和为人上为吉林大学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榜样,对吉林大学文化氛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公木的精神不是属于公木个人的,公木的精神和吉林大学的精神、传统、和当下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如今吉林大学更应铭记先人,不忘初心,将公木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刘中树,《如松公木,泽被后学》,《教育文字辑录》,长春出版社2014年12月,16页

[2]刘中树,《无尽的怀念》,《教育文字辑录》,长春出版社2014年12月,13页

[3]谢文利,《仰之弥高 念之弥切》,《天地境界 德艺流芳》,2010年5月,177页

[4]劉中树,《如松公木,泽被后学》,《教育文字辑录》,长春出版社2014年12月,17页

[5]徐敬亚,《与公木谈话》,《作家》,1998年12月

[6]朱靖华,《一颗无私奉献的苍松》,《天地境界 德艺流芳》,2010年5月,183页

猜你喜欢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中文系何为?
读中文系的人
读中文系的人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education
师范院校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与实践评估
线控制动踏板模拟器的研究
风去哪儿了
黄振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