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国外教材编写模式,出版新型本土基础物理教材

2017-03-30张金奎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2期

张金奎

摘 要:从教材引入(整体引入、章节引入)、教材定位、写作方式、著作形式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教材的不同编写风格和特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能为国内基础物理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材编写模式;基础物理教材;写作方式;著作形式

中图分类号:G30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2.018

在出版行业工作的10年中,笔者大多数时间都在与编写高校基础物理教材及从事基础物理教学的教师打交道,有幸接触到了国内外该领域的一些名家名师和诸多经典及“非经典”教材。笔者没有正式站上过讲台,倘若大谈当下的高校教育,不免让人贻笑大方,所以,从一个出版人的角度谈谈自己对中、外教材的认识,希望能为本土的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借是拿来,鉴是鉴别,因此,借鉴不等同于拿来,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教材必然有不足之处,国内教材也不是一无是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典型方面论述。

1 教材引入

1.1 整体引入——前言写法

前言是一般教材的开篇。国内教材前言的通常写法是先对物理学做一个概述,说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方法和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等;接着说一下教材的写作背景、内容组成部分和简要特点;最后会讲一下教材的编写分工,并致谢等。总体特点是语言简练、客观、概括性强。

尽管国外教材也会提物理学的重要性,但一般不是呆板地说理,看看某教材是怎么写的。“在物理学家看来,物理的精彩、美丽是众所周知的。但在其他人看来,就未必是这样了。的确,学习物理给一些学生留下了可怕的记忆。尽管他们也知道物理是很了不起的学科,他们在费力地学习物理时,总会问他们老师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为什么必须学物理,我是学别的专业的啊?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本书就要回答这个问题,揭示物理的精彩和它在科学中所处的位置,揭示物理到底在其他学科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揭示物理是怎样成为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的。”另外,更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国外教材的前言会用大量的篇幅(一般2页以上)详细介绍教材的整体特点和每一章的内容概述,会把教材中的典型特色截图放到前言中,并做说明、讲解。

1.2 章节引入——章前引言

章前引言的作用是告诉学生本章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对于国内教材,这部分的写法一般都是先简单讲述之前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回顾知识,以便更好地学习新课;之后再讲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有哪些,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等等。

国外教材的章前引言是其重要特色之一。通常每一章都以一个自然或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篇,并提示对该物理现象的释疑就在这一章节中,而且篇幅不小。这些现象宛如一个个谜团,吸引着学生运用本章知识去揭开谜底。例如,艾伦·詹巴蒂斯塔等著的《物理学》一书中,在讲“电力与电场”的内容时是这样引入的:“图片中这条美丽的鱼是非洲尼羅河中的反天刀,又名尼罗河魔鬼。反天刀具有一些有趣的特性——它能够以同样的灵活度向前或向后游动。反天刀不像其他鱼那样靠左右摆动尾部来游动,而是让它的脊柱挺直,不仅向前游动时如此,转弯时也如此。它的游动是靠背鳍的起伏波动来实现的。反天刀行动灵敏、准确,在紧紧追逐猎物时还能避开途中的障碍物。令人惊奇的是,它在向后游动的时候也能如此精确。此外,反天刀视力极弱,它的眼睛只对极强光有反应。那么,它又怎样在泥泞河流的昏暗光线中定位它的猎物呢?(答案本章揭晓)”

2 教材定位

不管是“教材”,还是“教科书”,其字面意思都是“教学的素材”。正如其名,国内教材的编写定位首先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它的篇幅大小一般也是根据课时设置而定的,理工科学生的基础物理教材(通常分上、下两册)字数一般在100万字左右,受篇幅所限,内容展开得比较少,实例和扩展内容也不多,主要是教师上课用,学生课上跟着学。

国外教材的定位是为学生服务,主要供学生自学之用,笔者更愿意将其称为“学材”。因此,这就决定了它的3个特点:①篇幅大,实例多,包括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结合的实例,与工程技术结合的实例,与体育运动结合的实例,等等。②教材中会设置一些“检查点”“易错点”“小测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③国外教材的例题、习题都是精心设计的,题目一般会有难度分级,与日常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形式多样。总之,它是从题目内容、题目难度、解题方法和技巧方面全面考虑、总体布局。

3 写作方式

国内外教材在写作方式上也有较大的区别。国内教材多用演绎的方式写作,即一般先给出定理或概念,再通过理论解释或者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另外,在语言表述上比较规矩,用词严谨,逻辑性很强。

国外教材的写作方式多用归纳式,即通过一些例子归纳出理论内容,之后再进行应用讲解,而且行文多为谈话式、探讨式。作者将读者视为与之面对面的听众,似乎是课堂中与学生一起交流的教师,对于情境的设置、问题的分析、公式的推导、原理的阐述都详细地娓娓道来,新颖而流畅,极富亲切感,对学生有亲和力,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体现了“教材要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例如,在书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你”“换句话说”“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等非常亲切而口语化的语句。

4 著作形式

本文所述的写作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内外教材编写的创新比例。我们看到,国内基础物理教材“同质化”问题很严重,绝大部分署名方式都是“xxx 编”,用“编著”署名的比例都不大,几乎无法见到用“著”署名的,文后会笼统地附上大量的参考文献。也就是说,大部分内容都是参考借鉴的,雷同多,只有少部分内容是自己原创的。另外,国内教材的成书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一两年即成书的情况极为常见,又怎么能期望书中有大量的原创内容呢?

国外教材一般不会出现著作方式,封面上只出现作者的名字。但这决不能否认作者的原创性。笔者与哈佛大学Eric Mazur教授有过不少接触,据他介绍,其新作《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hysics》是他近20年的心血。由此可见,真正用心去写作一部教材是多么不容易。而且国外基础物理教材一般没有参考文献,通常都有图片致谢,从这一点也足见其原创性。

参考文献

[1]会议论文集专家编审委员会.2010年国外大学物理教学与教材研讨会会议论文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艾伦·詹巴蒂斯塔,贝蒂·麦卡锡·理查森.物理学:卷2[M].胡海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