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学生学习的心灵
2017-03-30盛菊
盛菊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学主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反思能力的逐步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在各个环节中适时地进行培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成根据,支持它的基礎和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的和仔细的考虑,它包括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证据和理性的坚定基础上建立信念。”反思不仅是回忆或回顾,而是要找到其中的“问题”及“问题”的答案。对学生而言,反思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中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的:
一、通过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培养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
要培养学生会问,多层次、多方位地设问、提问,从而激发思维,启迪智慧,培养科学创新意识。在科学教学中通过适时创设情境,可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反思的平台,如在教学《观察蜗牛》时,引题时描述了一个真实的情景:据江苏省启东市植保站2002年6月25日调查,当时正值梅雨季节,地面湿润、气温偏低,蜗牛对该市黄豆普遍危害较重,平均百株蜗牛135头,最多的达520头,被害株率平均65%,危害重的达100%,大发生后产量损失可达40%以上,严重发生的田块甚至失收。蜗牛有“田园杀手”之称,农业上要防治蜗牛危害,我们有必要更好地观察蜗牛、了解蜗牛。
然后让学生说说对蜗牛的了解,可能学生对蜗牛的了解知之不多,但会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追问:“你还想了解蜗牛的哪些方面?有没有新的疑问想解决?”学生间合作、展开思考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蜗牛是怎样孵化出来的?”“蜗牛喜欢吃什么?又是怎样吃的?”“蜗牛的眼有没有视觉功能?”“蜗牛的壳到底有什么用?”“蜗牛的寿命有多少年?”“蜗牛螺旋的多少是否与年龄有关?”“蜗牛有没有嗅觉、味觉、听觉?”“蜗牛之间是如何交流信息的?”这样富有创意、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多个。提出一些非常具有科学信息的问题,尽管在社会历史上已不是新问题了,但对学生自身来说他们是创新意识的结果,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产物。然后,教师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定几个供学生当堂探究,其他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交流。
又如,教学《水的密度》时先用多媒体播放几个情景:许多学生在游泳池游泳;有人在结冰的湖中打开冰块冬泳;鱼在表面结冰的水下畅快地游来游去。面对此情境,学生一开始只停留在表面直观的认识上发表各自的观感,只会说“真厉害”。但有的学生却提出了一些问题,如鱼和人为什么不冻死?冰下水的温度是多少?等等。随着问题的不断提出,学生之间受到启发,拓宽了思路,引出了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水和冰是否是同一物质?单位体积的冰的质量是多少?我对学生的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均给予极大的赞许,鼓励他们继续反思。
二、捕捉教学中的每一次“意外”,培养学生的即时反思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教师事先无法预料的事情。有的教师为了教学进度而对“意外”作不当处置,甚至可能置之不理,不知不觉中就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在当前的新课程教学中,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学生的“意外”,将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一个绝好机会。在《测量电功率》一节的实验教学中,就有一个很好的“意外”。有一组学生完成小灯泡功率实验后,看到实验桌上有一个破了的小灯泡,他们换上这个灯泡,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丝发红但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都变小了。对于这一个新发现,我及时给予了充分肯定,表扬他们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让他们给全班同学又演示了一遍,这时课堂一下子像炸开了的锅一样,同学们议论纷纷,就连平时很少发言的也都踊跃发言,并提出了许多问题:
(1)为什么玻璃破了,灯泡的亮度会变暗?
(2)玻璃外壳究竟起什么作用?
(3)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又提出了许多猜想,主要有:玻璃破了以后,灯泡仍有电流通过,灯丝却几乎不发光,又因破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都减少了,可能与灯丝的电阻有关?面对上述猜想,我主动引导学生继续设计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1)在破灯泡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出电流I1,用电压表测出破灯泡两端的电压U1,计算出外壳破碎的灯泡的电阻R1。
(2)用一个完好的灯泡(与破灯泡规格完全相同)将外壳破碎的灯泡换下,再用电流表测出电流I2,用电压表测出新灯泡两端电压U2,计算出灯泡的电阻R2,然后比较R1与R2的大小,他们发现R2远大于R1。
面对实验结果,我让他们继续讨论。最后学生总结出:灯泡外壳破碎,由于散热使灯丝温度降低,电阻变小,达不到白炽状态而无法发光,所以玻璃外壳的作用是减少散热,提高灯丝温度。通过反思,学生终于明白了灯泡发光的原因和玻璃泡外壳的作用。通过这一件事,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上好课外更要时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自己去反思、去探究。学生通过对思维不断的反思修正,从而找到正确的方向及问题的成功解决,使学生的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三、组织开展研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很多学生对新奇古怪的化学现象感到新鲜好奇,有神秘感,教师要在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肯定学生的好奇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问,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对学生提出疑问,或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通过实验、查资料、讨论等方法去找到答案。通过这些形式,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提高反思能力。例如,在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教材中介绍了两种处理尾气的方法:①用气球收集尾气;②改进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的火焰燃烧掉CO。利用这两套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各装置的利弊:①气球吸收不方便、不保险;②用酒精灯火焰处理不节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各自的处理方案,集思广益,同学们一致认为以循环利用法来处理尾气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还原同样多的CuO,采用循环利用法可以减少CO的用量。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式的反思,提高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课后习题差错率居高不下,但他们自己又找不出问题所在(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提问),所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式”的反思,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列举两个“自我提问训练单”实例,第一个为某一知识点自我提问训练单:
在学习“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后,指导学生自我提问:
(1)平面镜的成像有哪些特点?
(2)进行实验探究时,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3)物体离开平面镜较远时,像会越来越小吗?
第二个为某一节课总结性自我提问训练单:
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后,教师可以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问题训练单”: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上完这节课我有了什么体会吗?
(3)我对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有何感受?
(4)本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对照问题训练单回顾所学知识,与同桌交流。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向其他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这种自我反思训练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在反思训练中学生感受到反思训练的优势,进一步掌握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学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后的愉快体验。而这种体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反思可以是当堂的,也可以是阶段性的(每单元一次)。如此坚持不懈,不仅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提供较好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认识自我的能力。
总之,无论在教师教学环节中,还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升华的过程。由学生自我进行各个阶段的自我反思与由老师来做相比,学生自我反思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更具有针对性和自主性,也是每一个学生全身心主动参与的情感体验过程,反思过程的迷惑与徬惶、艰辛与喜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经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任教班级的学习状况比以前大有改观,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所任教班级的成绩由年级段中下游前进了一大步。
參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
2.张茂银.中学化学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