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造句”,丰富课堂
2017-03-30蔡佩真
蔡佩真
【摘 要】学习语言的本质是为了交流和运用,学生能把“词——句——篇”这三个语言学习的重要点连成一线,就基本完成了语言学习的目标,那么课堂上教会学生造句就是完成这“三点成一线”的重要方式。本文旨在探讨“造句”的主要形式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造句重要性 造句形式 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53-02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只把英语作为一门课程来学,而不是一种用来交流的语言来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意识和能力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造句”是一种极好的方式。学生通过造句可以描述一件事情,表达一个想法,或者提出一种要求……形式上可以是口头造句,也可是笔头造句。在造句过程中,学生需要创设一定的语境,然后通过选择恰当的词汇和恰当的句子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
一、“造句”的形式
英语“造句”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但基本遵循词——句,句——句的变化原则。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形式的“造句”模式,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化表达,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一)小范围限定形式的“造句”
1.用所给单词或词组“造句”。
这要求学生用给定的单词或词组“造句”。许多单词单独学习操练枯燥无味,若能把单词放入句子中,则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比如在教学library一词时,学生会造出很多句子:This is a library. Lets go to the library. Go to the library. Read a book. I like the library. Dont talk in the library.……在反復的运用中,学生便能熟记于心。
2.根据句型“造句”。
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永远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好得多。“造句”之前,学生一定要弄清所学词汇的解释,研读教材和词典给出的例句,通过模仿例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造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学生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也更易找到“自信和成功”的支点。很多个“会”聚集在一起,就会慢慢形成对句型的清晰认识和正确理解。这也符合“练”中“悟”的教学道理。
3.根据所设情景“造句”。
这是一种集应用与应变于一体的“造句”形式。通俗一点讲,也可叫做“情景反应”造句法。例:Today is Jims birthday. What will you say to him? / What do you want to do?... 这种造句形式反应了比较真实的交际环境,可以在学完一个模块或几个模块后,用这种方法检测学生的应用程度,对句型、单词等的理解与运用。
(二)大范围限定形式的“造句”
1.看图“造句”。
这种形式就是让学生根据所给图片说英语。除了图片,可以规定主题范围,也可无任何限制地造句说英语。这需要开拓性思维、整合知识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说得越多越长越好。
2.“滚雪球”“造句”。
这是一项听说结合的造句形式。第一个学生说一句话,第二个学生在复述完他说的话后,再自己造出一个与其相关联的句子。依此类推,越往后复述的句子越多,造出的句子也越长越难。如此,学生在说的同时也学会了倾听,练习了听力。可以按组、按排或分男、女进行,营造一种竞争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势头。
3.拓展式“造句”。
所谓拓展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创新,有延伸,有深入。一种操作方法,例如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就可以在 “favourite / sport / is”乃至整个句意上做文章,拓展成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 colour / animal / movie /…? What do you like best?等。另一种则类似association。可以先从单词上下功夫,再扩展到句子。例如:animal ----pet----zoo; father---man---person; badminton----sport---- ---Sports Day--championship / Olympic Games。第三种则是只圈定一个核心,如给个主题,如:school,让学生全面发散尽情地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
二、“造句”时应注意的问题
训练学生“造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并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造句”方式,发挥“造句”在英语学习中独一无二的影响力,那么在训练学生“造句”的同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词义要理解透彻
我们知道学习英语的顺序为词———句———篇。学生弄懂词语的意思是造好句子的前提。例如,教学“fly”一词时,要让学生了解不仅仅是鸟能用这个单词,只要是能飞的物体,都鼓励他们用上这个单词。那学生马上就能想到飞机,风筝等物体,这样马上就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有些词是多义词,而且词性完全不同。那么让学生造不同意思的句子来帮助他们更深的理解多义词。比如,present这个词,教授完词性意义后学生造句“This present(n.礼物) is presented(v.授予) by his mother”就证明已经理解了这个多义词。
(二)训练要循序渐进
训练学生“造句”,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下子造出好的句子,而应循序渐进,阶梯式进行。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扩词,以此拓展思路。再让学生根据文中的句式把词组扩写成完整的句子。最后,在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扩写句子时,要求学生能尽量把句子写具体,内容更丰富。
(三)句子符合语法要求和逻辑性。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学母语或是学外语,由不会说到会说之间必然会出现“说错”的情况。在训练活动中,对学生的语法错误不能求全责备,但用句型造句时,对学生的语法要求可以高些,最好不能出错,如若出错,那就是正在学的东西没掌握,没理解,不会应用。
(四)增加“造句”的趣味性、刺激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造句”练习中,可以设置一些竞争机制或趣味评价,激发学生对这种练习的热望。比如,谁造的句子越长,用到所给词越多就越厉害;小组比赛;小组合作,“造句数量”比赛等。趣味评价,比如怎样的句子几颗星;学生鼓掌声音大小,人数多少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目标,也提高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学会“造句”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造句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无论是新课呈现还是复习课中都应一如既往的贯穿“词——句——篇”这“三点成一线”的原则,把课堂更多的留给学生去表达,只有学生学会了表达,能把词汇运用到句子,把句子连成篇章,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才真正有它的意义。虽然这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英语的运用将更熟练,也不会成为“哑巴英语”。
参考文献:
[1]祁兴龙. 造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金色年华:下》2009年第8期
[2]高 曲. 轻奏三步曲,轻松教写作 [J]《江苏教育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