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2017-03-30郑锦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郑锦得

【摘 要】小學语文的学习能为以后学习语文奠定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语文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拥有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增加学生阅读的宽度与广度。进行大量的阅读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的现状以及如何实现小学生文本阅读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本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13-01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倡多角度与更具创意性的教学方式。在小学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针对现今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文本阅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促进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

1.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的现状

想要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教师应该以文本内容为基础,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入地挖掘,然后认真地制定教学计划,将其最富有魅力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道理,理解作者索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而就目前而言,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细心钻研文本内容,使文本阅读没有达到所要实现的效果。

现今,我国小学生的阅读量相当少,坚持每天阅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阅读量不够、对阅读没有较高的兴趣,从而对我国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阻碍。而信息化的发展急需要学生进行文本阅读获取信息,因此,面对我国文本阅读严重不足的现状,需要立即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阅读。

2.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的有效策略

2.1激起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想让学生爱上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预读兴趣。教师阅读文本时声情并茂能够极易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阅读进入文本中。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足够多的时间进行示范阅读,有感情地阅读将文章中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传达给学生们,另者,教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阅读视角文章或故事。同时,学生也要在教师的示范朗读下自行阅读,用心体会作者的意图。

例如:教师在讲解《皇帝的新装》这一内容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情节“皇帝一件衣服都没有穿,但是全国的人民都觉得美”,这是为什么?这样的提问便足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从而迫切地想要进行文本阅读。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向学生推荐这本书,让学生进行课外文本阅读。

2.2 创造一个适合文本阅读的氛围

文本阅读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个性,创造一个活泼宽松的教学氛围。而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所以,文本阅读需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

例如:在讲解《有趣的汉字》这课时,学生比较爱看动画片,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情况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打靶开花”的游戏,将动画面中的美羊羊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闯关练习,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小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密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提高。

2.3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文本阅读

在小学阶段,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并且小学时的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比较差,身心发展好不够完善,会不自觉得模仿他人。所以,教师要做好榜样的带头作用。教师首先要爱阅读,起到表率作用,感染学生使学生爱上阅读[3]。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只有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阅读才能更说服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在每天的早读课上,教师可以先朗读,带入感情的朗读,从而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自觉的加入到文本阅读中来。

2.4 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活动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故事会。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故事会的活动,让学生将课外阅读到的故事分享给其它同学听,既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分人物和角色讲。二、美文朗读。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优美的文章,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大声的朗读中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三、专题知识抢答比赛。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可以在班级内组织一个知识抢答比赛,培养学生对中国名著的兴趣。并且比赛的形式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为了比赛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在课后必然会进行大量的阅读,做好准备工作[4]。四、读书成果展览会。学生在阅读中会做一些笔记或是做手抄报等。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读书成果展览会,让学生将自己的读书成果在班级里展示。例如:书签展示、报刊剪辑、读书笔记展示等形式。为了这一活动,学生也会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在课后进行阅读并做笔记。这便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

3.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习能力发展的最主要的阶段是小学时期,所以,在小学记得段就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与思想观念,为未来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针对这种情况,在小学,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文本阅读中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示范阅读,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定期地举行一些阅读活动,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雅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J].学苑教育,2015,13(1):55

[2]邵宏.浅谈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教育革新,2014,56(2):36

[3]陈永忠.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 17(9):88

[4]时新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6(5):46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