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2017-03-30彭湘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定向运动可行性高职院校

彭湘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职院校以其自身独特的专业设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学生人数和学校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我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对于衔接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它以其自身富有自然气息的特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深受学生和老师的喜爱。定向运动在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定向运动虽然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但它自身的特点以及对培养大学生所起的作用使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迅速重视起来,这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定向运动开展的前提条件,再加上我国高职院校具有开展定向运动有利的人文和自然条件,所以在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的开展势必会对社会普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定向运动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46-01

1、定向运动的开展,适应了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国普通高校的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定向运动的学习,激发强烈的体育锻炼欲望,体验挑战自我的乐趣,同时了解有关野外自然环境的基本常识和技能知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同时学会决策的能力,为以后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定向运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同大自然的接触中,加深对自身和自然的了解,去学习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动手、创造、创新、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等方面的能力。定向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坚定、勇敢、果断、进取、冒险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发掘他们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及与自然和谐共存意识,使学生在陌生自然环境下仍能依靠自己的智慧理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依靠良好的身体素质战胜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定向运动课走进普通高校,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己成为体育课改的必然。

2、有利于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容的创新,拓展体育教学的空间

在体育课中,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定向运动。例如:教室定向、校园定向、公园定向、微型定向等。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实施教育。通过定向运动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优良品质。通过定向运动可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培养学生重视资源的意识和保护资源的习惯。定向运动解决了高职院校体育设施和场地紧张的问题,高职院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幅增多,学校原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满足不了大学体育的需要。定向运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只需一张简单的地图,不受场地限制,教室里、校园里、学校公园、野外等都是从事定向运动的好场地。这就拓展了体育教学的空间。

3、相对较好的自然地理条件为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运动提供了可能

定向运动的开展需要有相对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高职院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丛林湖泊,山丘跌宕,为开展各种形式的定向运动提供了条件。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本地区外的自然条件,开展野外定向训练。据调查,高职院校规模逐渐扩大,学校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的规划更为定向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根据自己校园的地形地貌绘制比较标准的定向地图或利用学校现有的规划图就能够开展定向运动。

4、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引入定向运动能很好的落实现代教育理念

现阶段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个性和创新性的发展。单纯的课程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独立思考以及健康的价值观是每个大学生所必备的条件。定向运动正是由于自身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可以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凈化心灵,培养审美情趣。近二十年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多项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这就要求学校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

5、定向运动自身的特点符合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要求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体育舞蹈、轮滑等新的运动项目逐渐进入了课堂,一定程度上挣脱了以前由传统运动项目(如田径、武术、足球、篮球等)统治的教学模式。虽然没有改变传统体育项目仍占主导地位的状况,但新兴的运动项目已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他们更愿意去尝试这些运动,也更加说明了学生对于新兴体育项目的向往与热情,这种主动参与性正是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新课改的目的所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招生人数增多,学生体育活动范围需求日益增大,场地不足的现象明显出现,自然资源怎样为我所用,以缓解校园场地不足问题,成为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定向运动以其自身的特点完全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学校结合校园周边环境,如公园、树林等,因地制宜的开展此项运动不仅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也让大自然走进了学校,贴近了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2]姚毓武等.高校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和转变[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6(4):P79-P80.

[3]张学忠等.试论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3):P84-P88.

[4]王翔等.定向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3.

[5]金兴华.在中学体育课堂中开展定向运动的分析研究[J].科技文汇,2007,6(18);P122.

[6]冯浩.校园定向运动[J].体育教学,2005,3(22);P31.

猜你喜欢

定向运动可行性高职院校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