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导学单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
2017-03-30陈芳琴陈芳琴
陈芳琴+陈芳琴
《水珠从哪里来》一课主要学习目标是“经历观察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知道杯子外壁的水珠形成与杯子外面空气和温度有关”。课堂上学生观察到放了冰块的玻璃杯外壁出现了小水珠,思考交流“小水珠从哪里来”。交流时间,大多数学生都低下了头,只有几个平时表现好的学生举手,还有几个学生在东张西望,不确定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生怕说错。举手的同学回答后,很多学生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都同意吗?”老师问,“和他想法一样的举手。”一半的学生瞬间举起了手,一些学生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学举手后,也把手举了起来,最后几乎全班的学生都同意了这个观点。这种现象在请优秀学生回答后越发明显。“哦,你觉得是水蒸发后形成的,那蒸发后的水又是怎样出现在杯壁上的呢?”老师继续追问,发言同学一知半解,其他学生更听不懂,就不自觉地开起了小差,即使接下来的教学中老师加以引导,也很难再集中精力倾听和思考了。
人都有惰性,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学生往往缺乏思考的时间和动力。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发现听老师的“标准”答案或搜索得到答案往往比通过自己思考得到更加方便省事,还能轻松得到老师的表扬。渐渐的,学生就学会了“偷懒”,当老师提出问题后,稍加思考就给出自己的答案,根本没有经过知识的总结和分析。有部分学生直接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别人的“答案”。这样建构起来的知识结构开始看起来很坚固,但基础不牢,往往容易出现漏洞。长此以往,学生的这种“从众”或“从优”心理让学生习惯了“等“答案,不会思考也没有了主见。教师失去了真正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机会,无法制定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有效率的课堂教学。
这样的现象在科学课堂中常常会出现,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依托“先学”导学单,应对学生出现的这种“从众”或“从优”心理。
一、设置“先学”导学单,暴露学生前概念
“先学”导学单是利用学生课前课后时间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针对课堂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材料,采集信息,尝试解决问题,独立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前概念。《水珠从哪里来》一课,课前我设置了导学单并作为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通过前两课的有意引导,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发现了放置冰块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在导学单中让学生回忆类似的现象,学生是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学生猜想“水珠从哪里来”,用画图加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既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自己的前概念进行总结整理的过程。在家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整理,也没有同学的答案可以“参考”,学生只能自己动脑筋,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解释,暴露了学生真正的前概念。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这又进一步让学生对自己的前概念进行了整理,同时也避免学生受到时间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忘记或直接否定自己的前概念。
二、展示“先学”导学单,评价学生前概念
当学生交上自己的导学单后,可以在教室的黑板上展示每一位学生的导学单,同学之间相互阅读交流。在展示参观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完成“先学”导学单的学生也必定会暗暗下决心,下次思考周密一些,书写认真一点。认真完成“先学”导学单的学生受到同学的赞扬,也会更认同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要肯定每一位认真思考的学生。“科学的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发现有学生与大多数同学观点不同时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赏,让更多的学生独立发现和思考。学生会发现原来“从众”“从优”无法获得表扬,老师喜欢是我自己思考的真实的想法。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会更乐于暴露自己真实的前概念。
三、歸类研讨“先学”导学单,整理学生前概念
在科学探究课堂上,研讨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学生的“从众”或“从优”心理,这一环节往往效度不高。通过“先学”导学单的填写,学生整理发现了自己的前概念,也看到了其他同学的“先学”导学单。但与此同时一些自卑的学生会失去交流的信心。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安全感”,敢表达,真表达,首先要求师生间有较强的信任感。学生要感觉到教师对他们观点的尊重和期待。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一直强调每个人的观点都非常珍贵,让学生抱着质疑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声音,不简单粗暴地否定任何一个观点。其次,学生在浏览“先学”导学单的过程中,往往觉得“看花眼”,一眼望去发现每个人的观点都是独特的。其实,教师应该有目的地把相同和相似观点的导学单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同学的主要观点其实是一样的,可以归为一类。同时让学生看到原来班中有和我一样想法的同学,增强了自卑同学的信心。让同样观点的学生组成临时学习小组来阐述他们的观点,在这个学习小组中,所有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发言代表的是小组观点,学生有了安全感,也就敢讲、敢辩了。
四、再读“先学”导学单,形成科学概念
学生的“先学”导学单既是学生课前预习、先学的资料,也是学生课后总结、复习的资料。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经过课堂探究、研讨后形成的新想法写在导学单上,对比课前写好的前概念,学生会发现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他们对这节课探究的问题已经有了新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学生真正从课堂上获得的。 “先学”导学单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从“先学”导学单上学生可以清晰自己的观点,形成科学概念。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