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2017-03-30韩红强
韩红强
摘 要 为了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井巷工程施工的技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采用师生角色互换、小组讨论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方式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改变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非常有效。
关键词 师生互动 小组讨论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47
Abstract In order to train the students' skills and safety awaren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ll lane of the mining engineering students,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xpand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olv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teaching reform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exchang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group discussion teaching and cas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changing the teaching mode can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creas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which is very effectiv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course.
Keywords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group discussion; case teaching
0 引言
“井巷工程”在采矿领域运用非常广泛,①也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首先简要介绍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相应的工程分级方法,以及钻眼爆破过程中常用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在此基础上,本课程重点讲授了巷道设计及巷道支护、岩石巷道施工、煤层巷道施工以及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内容;另外本课程还补充了立井和斜井施工、上下山及采区煤仓施工、硐室与交岔点设计与施工、松软岩石巷道施工及巷道修复和井筒延深等相关内容。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井巷工程”,培养学生井巷工程施工的技能和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多种巷道施工的工艺及管理方法,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采矿工程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各类课程建构与之相应的知识体系,而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各门课程教学内容被缩减。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井巷工程专业知识,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一步凸显。通过改革,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习的积极性缺乏
传统的“井巷工程”教学模式一般以讲授法为主,即教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组织形式固定化、一律化,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低,易疲劳,吸收效果差。②加之“井巷工程”这一课程内容本身比较单调,理论性较强,这就使得课堂气氛枯燥、单调、缺乏吸引力。另外,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自制力,受大学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自己周边同学的影响等,容易放松对自己学业上的要求,把更多时间花在上网、游戏、逛街、恋爱等事情上。另有个别学生可能存在专业思想困惑,对采矿工程专业存在抵触心理或自大心理,对自己大学期间的专业课程不够重视。在这些问题的综合作用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行为松散,迟到、逃课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十分必要。
1.2 实践教学不足
根据教学大纲安排,“井巷工程”课程的教学时间是48课时。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主体课程之一,“井巷工程”涉及岩石力学、工程爆破、巷道施工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非常广阔的工程应用范围。仅48课时的教学时间与如此繁多的知识内容,常常使教师显得力不从心,造成教师教学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紧,③④常因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这对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非常不利,因此,这就要求该课程必须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1.3 教师缺少实践经验
“井巷工程”是一門实践性较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在实际教学中,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少,尤其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虽然学历层次高,理论经验丰富并且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缺乏长期的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引入最新的工程技术,使得讲授课程过于枯燥、空洞,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改革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多采纳学生意见,要善于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释。与此同时,还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不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1)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提前一周时间选择好某一章节内容,将班上同学按4~5人为一小组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各小组在课后查找文献,搜集上述内容的相关资料和案例,整理后做为下节课的内容并做好讲课准备。在下节课时随机安排小组进行讲课,讲课的形式可以是板书,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老师则扮演学生的角色。讲课结束后,老师应对此次上课内容进行总评和补充,肯定同学们做得好的地方,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课前查阅资料,预习学习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在课前查阅资料及讨论主讲内容的过程中,通过与团队小组成员的合作,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2)小组讨论教学法。在每节课教学时间内,老师先总结本节课内容,拟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然后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发言。通过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完成教学目标。从学习论来看,小组讨论教学是探索模式与自学模式的结合;从教育论来看,此教学方法为授课模式与自学模式的结合。⑤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够得到培养,还能提高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面。
(3)案例教学法,增加学生现场知识。“井巷工程”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课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将现场案例运用到教学中,这方法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工作现场实际情况,还能解决部分学生的思想顾虑,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⑥的重要途径。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操作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增加相应的教学时间
充裕的教学时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只有增加相应的教学时间,教师才能更加深入地讲解井巷工程的主要内容,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把相关工程背景资料演示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作环境,达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目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根据笔者和教研室同事讨论的结果,“井巷工程”课程的教学时间以64课时为宜。
2.3 加强“双师型”教学团建的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学团建的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是提高“井巷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1)重视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对青年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得教师认识到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鼓励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基层进行锻炼,了解目前井巷工程作业的先进技术、发展趋势等状况,将教学中的问题带入实践当中,请教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吸收企業优秀人士加入教师队伍。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聘任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等企业优秀人士作为兼职教师。邀请行业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通过讲座学生可以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同时有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总结
井巷工程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这也是井巷工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的地方。只有对井巷工程课程在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做好井巷工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注释
① 王如林.《井巷工程》课教学改革探索[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5):73-74.
② 宗琦.浅谈爆破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9(S1):146-148.
③ 毛市龙,陈新万.浅谈“岩石力学与井巷工程”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1(5):40-41.
④ 姜有,贺民强等.谈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1(2):98-99.
⑤ 彭人哲.讨论式教学:价值、形式和前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4):49-50.
⑥ 毕业武,张国华,李凤仪.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