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2017-03-30柴晓莉

学周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

柴晓莉

摘 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故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使幼儿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故事教学,并引导幼儿开展有效的情感体验,使幼儿的模仿能力和表现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2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128

随着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幼儿教育中,怎样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应用故事开展教学,从而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地接受教育。故事教学有效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从而充分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 开展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用故事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利用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从而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面临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受到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掌握词汇量比较少,所以难以对一些问题或事情进行更加有效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故事的时候尽可能使用幼儿可以听懂的语言,通过故事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幼儿有听故事的欲望,从而使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给幼儿讲《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进而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讲解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来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从而使幼儿对故事有更加形象化的认识。通过这种生动的表现形式,幼儿的综合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 应用故事教学,充分锻炼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故事开展教学活动,除了要让幼儿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锻炼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學互动方式,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例如,教师在开展故事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反复叙述的方式,强化幼儿的记忆和理解,然后引导幼儿给其他小朋友讲述这个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辅助的方式,使幼儿对于故事中的任务和情景有更好的掌握,帮助幼儿更加有效地梳理故事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以肢体语言为主。通过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共同作用,幼儿更好地锻炼理解能力,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能力,可以使幼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 开展故事教学,锻炼幼儿的表现力和模仿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故事教学,教师除了让幼儿进行复述故事,对故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之外,还应该注重锻炼幼儿的表现力,使其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模仿能力,更加生动地进行故事复述。在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幼儿良好的语音语调,使其能够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来表现故事。一般来说,幼儿在模仿的时候会比较注重模仿家长和教师。所以,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以利用丰富的动作表现力给幼儿进行有效的示范,从而有效保证故事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得到更加有效的锻炼。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表演,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其能够在语言和动作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利用故事教学,充分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故事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幼儿的个性特点,结合适当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拓展改编,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引导,使幼儿跟随教师的思想进行问题的探索,从而充分锻炼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讲解《猴子捞月亮》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故事编写一个更加富有展现力的结尾。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情景中,更好地探索故事,从而达到拓展思维、锻炼创造力的目的。

五、 科学开展故事教学,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素养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故事开展教学,应该注重开展故事教学的科学性,选取一些构思合理、科学严谨的故事。通过讲述优良传统的故事,率先垂范的故事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故事,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素养,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解《小猫钓鱼》的故事。通过教师讲解故事,幼儿认识到,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心一意,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事情做好。所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应该集中注意力,避免被其他的事所打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适当的故事,使幼儿既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锻炼。

六、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效率,就需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故事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故事教学中,学习故事的过程可以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教师可以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经典故事,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惠碧.浅谈教育实践中幼儿故事教学与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结合[J].科技资讯,2015(15):179.

[2] 张亚平. 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运用故事进行有效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0):32.

[3] 胡旭红.故事教学:幼儿园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161-163.

[4] 张继伟.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寓言故事的教学活动[J].才智,2013(29).

[ 责任编辑 杜建立 ]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模仿故事角色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