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南汶河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7-03-30徐宁

绿色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湿地保护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徐宁

摘要:指出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湿地旅游持续升温、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引起人们对湿地保护的关注,促进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为探求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对沂南汶河湿地公园内水系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文化保护及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

关键词:生态旅游;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1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102-03

1 引言

沂南汶河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境内,包括沂南县境内汶河主河道及周边区域,东南至汶河、沂河交汇处,西北到沂南西北县界,总面积2720.94 hm2。东西跨度29.2 km,南北跨度28.6 km,其中汶河河道长70 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9′03″~118°28′16″,北纬35°25′01″~35°40′46″。笔者着重对湿地公园内水系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文化保护及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2 水系水质现状及保护

2.1 水系保护

2.1.1 现状

湿地公园内河流系属汶河是沂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河面宽150~600 m不等,河中以黄沙、鹅卵石为主,河道落差较小,河水流速较慢,水源补给稳定。

2.1.2 保护性措施

按照保护第一、环境第一的原则,体现园内水系的防火、灌溉、观賞、美化环境等使用价值。保持水系景观和谐,严格控制开发性建设,搞好空间整治;控制园区内水系周边的环境容量,包括建筑物及游客数量;园内禁止扩建居民点,减少耕作农业带来的水系污染;引导公众参与保护,提高水系周边居民的素质,促进水系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2.2 水质保护

2.2.1 现状

汶河为临沂地区主要水源地,汶河的水质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Ⅲ类,水质在冬季较好,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差。

2.2.2 保护性措施

(1)控制污染源。控制汶河沿岸污染源,包括限制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投放并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禁止渔业机动船只的使用;禁止将固体废弃物和生活污水向河中倾倒;禁止投放农药和化肥;禁止向河内排放工业污水;控制采砂作业、渔业捕捞活动;控制河内的船只数量。此外,景区内游船采用电瓶驱动或人力驱动,以防产生废水。

(2)现有污染的治理。湿地公园内虽大部分水域水质良好,但仍有部分地段受生活垃圾污染,导致水质遭到破坏。应加大管理力度,尽快打捞出岸边的生活垃圾,并定期雇专人对河流水道进行疏浚。

3 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

汶河湿地生态系统由河流湿地、林地、滩涂等生态系统类型组成。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动植物资源丰富,功能多样。湿地内部景观结构变化明显,有开敞水面、泥沙滩地、草滩地。其中滩地景观特征典型,发育面积广泛,生长着临沂地区典型水生植被。随着季节性的水位变化,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植物群落出现更替变换。

3.1 动物多样性

3.1.1 兽类

据调查,公园范围内兽类野生动物有5个目、7个科、12种,主要有刺猬、野兔、草兔、黄鼬、大仓鼠、棕色田鼠、蝙蝠、褐家鼠等。

3.1.2 鸟类

规划区周边河流、水库较多,树木繁茂,为各种候鸟的迁徒、栖息,取食等提供了有利条件。湿地范围内共有鸟类17个目、39个科、209种。其中本地留鸟35种,占鸟类总数的17.1%;候鸟74种,占36.1%;旅鸟96种,占46.8%。

由于湿地面积大,为鸟类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因区域年降水量和蓄水量不一,不同的年份和季节,鸟类栖息的种类、数量有较大差异。如国家级保护鸟类白鹳等迁徒多经过汶河广阔水域,鸊鷉类、鹭类在湿地区均可看到,鸭类、鹬类主要生活在下游河段。

3.1.3 爬行类

爬行类主要有蛇类、蜥蜴类等3目4科约11种,其中主要有中华鳖、丽斑麻蜥、山地麻蜥、火赤链蛇、白条锦蛇、腹蛇、水蛇等。

3.1.4 两栖类

两栖类有瞻蜍科的华西大蟾蜍、黑眶蟾蜍,蛙科的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泽蛙、林蛙、沼蛙共8种。

3.1.5 鱼类

汶河淡水鱼类资源比较丰富。共有淡水鱼8目17科58种,其中主要为鲤鱼目3科41种,占种数的70.6%。人工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鱼、团头鲂、草鱼、鲢鱼、银鱼、鲫鱼、鲶鱼等。非人工养殖的鱼类有泥鳅、麦穗、黄鳝、乌鳢等。

3.1.6 底栖类

淡水底栖动物共有4科31种,主要为蚌类、螺类等。

3.2 植物多样性

湿地公园地处暖温带东部,具有南北植物交汇的特色。规划域内约有高等植物52科68属178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裸子植物4科5属6种;被子植物44科59属167种。

由于汶河湿地公园紧邻沂蒙山区,上游还有水库湿地。不同湿地植被分布各有其特殊性。湿地植物主要有芦苇、莲、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河流沿线种类繁多,主要分布有旱柳、枫杨、胡枝子、芦苇、白颖苔草、狗尾草、结缕草、水蓼、羊胡子草、白茅、野薄荷、香附子、菖蒲、马鞭草、苋类等。在湿地边缘不积水区域,还分布着部分加杨、杂交杨、刺槐、紫穗槐、侧柏、酸枣等。

3.3 保护措施

3.3.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政府部门要把保护湿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宣传当作一件大事,列入对公民法制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单位,要把保护湿地资源的宣传当作一项应尽的社会责任。各级政府应开展“国际湿地日”和“爱鸟周”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报刊杂志、宣传画册、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国民意识,使保护湿地资源就是保护自己家园的意识,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3.2 着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好生物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农田施肥、生活污水等过量营养物质的排入,导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致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要发展长效的水文管理机制,保证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用水,调节好水资源配置,协调水循环。

3.3.3 减少人为干扰

湿地生态修复的核心是通过减少人为干扰,植被的自然恢复从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通过湿地封育保护、大面积进行湿地保护。另外,湿地旅游开展,可以使汶河湿地周围居民从农业生产转移到服务行业当中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居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可以激发居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性。

4 湿地文化保护

湿地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以其特有的美学、教育、文化等功能,成为人类音乐、美术、摄影和文学等艺术的创作源泉,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湿地文化也和其他的文化资源一样,因不可再生性、日益稀缺性,更显得难能可贵。因此湿地公园应致力汶河流域的文脉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使其历史文化的特质蕴含在山水、建筑、景观中,继续保持其生命力。

4.1 鼓励大众文化参与

结合本地传统文化等,通过采取适当形式,为游客及居民提供一个接触、参与的平台。例如,可以在合理区域内开展当地民俗体验、艺术创作、农渔文化体验等活动,在活动开展的同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达到文化保护与发扬的目的。

4.2 推进多元文化产业

汶河湿地文化以其优美的湿地景观作为物质基础,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应围绕湿地文化中最具典型性,最有特色的文化类型,深入挖掘,发展影视、传媒、娱乐、博览、旅游、广告、印刷、休闲和饮食服务,以及培训、中介、咨询等新兴产业,塑造一批文化产业主体,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弘扬保护湿地文化。如可结合当地诸葛亮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创作富有特色而高质量的戏剧、歌曲,出版报纸、期刊、画册以及音像制品等。

4.3 维护和谐生态文化

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汶河湿地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始终保持着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故宣传文化所采取的形式要科学化、规范化、高雅化,应追求高度的文明、崇高的境界,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只有继承、发扬汶河湿地文化,才能确保扩大其影响力,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其进行保护。

5 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1]( Eco-tourism) 这一概念,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 Lascurain) 于1983年最先提出的。随着各项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使人们对生态旅游有了直观的认识,生态旅游的观念[2]开始为人们所接受。2000年以来,生态旅游给旅游和环境保护领域带来的积极变化和效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赞同。我国学者丁季华等[3]、王淑华[4]、安传艳等[5]从各个角度对湿地生态旅游进行了定义。湿地旅游是生态旅游的新领域,湿地以它丰富的多元功能,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

5.1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为防止湿地生态旅游[6.7]中人为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布局、兼顾特色、突出特色。同时,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要尽量突出自然美,减少人工干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要对环境承载力进行相应的评估,以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以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为前提,强调分区规划,严格实行“区内景,区外商”、“区内游,区外住”、“区内名,区外利”的管理原则,促进地方经济向前发展。

5.2 生态旅游开发对湿地环境保护的促进

5.2.1 从当地居民的角度

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使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增加了就业,从而有利于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5.2.2 从旅游经济的角度

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社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更会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积累资金,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力度,使得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5.2.3 从旅游业自身特点的角度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使游客在欣赏秀美湿地的同时,充分认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觉性。在保护中利用湿地旅游资源、在利用中保护湿地资源是开展湿地旅游及促进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胡善凤.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5~111.

[2]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2(2):68~72.

[3]丁季华,吴娟娟.中国湿地旅游初探[J].旅游科学,2002(2):11~14.

[4]王淑华.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77~381.

[5]安传艳,赵 鑫.河南省黄河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2):154~157.

[6]吴得卿,基于SWOT分析的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5(11):279~281.

[7]鲁 铭,龚胜生.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2(3):45~49.

猜你喜欢

湿地保护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南宁市湿地保护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