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30何凤秋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何凤秋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良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元素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以此促进自身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元素应用的必要性与相应的策略,以期为众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与学习中,数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具与手段,有利于数据处理、计算、推理与证明,数学模型能将自然与社会现象准确描述出来.由此可见,数学和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过于追求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学,很少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不但不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成绩的提高,也不利于小学生良好地应用数学并发展数学.针对此,亟待深入研究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生活元素的数学内涵

生活中具有自然、社会、文化形态等各种元素,包括具象形态,均以自然元素为基础.人类经常对自然进行改造,并创造文化,在此期间实际上即为自然元素产生和演变的过程,从具象到具象或抽象的过程.而形成数学元素以及数学学科体系,均是在自然衍变和人类创造的基础上实现的,标志着人类文明体系的建立.所以,数学元素包含于生活元素之中,数学内涵也孕育其中;但数学从生活中来,能实现对生活的展示与描述.就其实质来说,生活元素的数学内涵即为数学描述、抽象与提炼生活的过程,并在生活中应用的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综合体.详细来说,生活元素为数学提供了生动、活泼、健康的素材,在生活元素的基础上,数学才能与之有机结合,进而具有自身的内在本质属性.

二、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生活元素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数学教学也由于生活元素的高效融合而更具有本质属性,小学数学教学当前的现状为学生缺乏较强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略强,对教学趣味性较为重视,通过日常生活中植物、水果等具象的事物表示數学符号,展现数学问题,易于小学生接受数学内容.数学并不是简单地研究自身这门学科,还必须使得数学思想及理论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从生活中取材,获取更多的精华,有利于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使之更形象生动,抓住小学生这个阶段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发挥其数学素养,培养良好的数学品质,进而提升其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爱好,引进多元化的数学学科教学手段,进一步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小学数学教学要提炼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精华部分、数学理论的描述形式,对于生活物态来说,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结构等表象性的元素是数学基本表达形式的来源,并构成数学表达形式的主要内容;物态组合包含的动态形式、静态具象、平面形态等能为小学数学提供多元化的表达形式和描述手段,同时,事物的动态变化能使得数学形式更为灵活化,充实数学元素.

三、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全面系统地认识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与学习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小学生的认知观念尚不健全,并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应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联想,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在数学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结合学生的天性,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比如,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分与合”内容教学中,学生在学习2到5的数字之后,在掌握数学的分的基础上运用合的方法,在此期间,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利用亲身实践完成教师安排的作业.例如,数字4的分和合,为使学生有更强的情感体验,教师可通过生活场景作为提示,对学生进行提问,若你有四个桃子,如何给爸妈分配,每人分到多少个桃子,请学生作答,教师结合学生的不同回答与做法进行对应的点评,从而将数字“分”的概念及内容体现出来;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开展的合作趣味活动,比如“分享好东西”,使学生之间交换或赠予自己的物品,以计算的数字结果为准,在学生中开展游戏与互动,教师再将数字“合”的概念与含义解释清楚,使学生在游戏中对教师授课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素材往往取材于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或场景,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与加深理解,使其在生活中了解现实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与发展的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必须重视引进和应用生活元素,进而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课外生活,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元素.因此,为进一步强化和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应用,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及时了解涉及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元素,进一步保证在生活场景中广泛应用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与应用能力.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内容时,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线段和射线,为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设定教学任务时,学生必须对平行线与垂线有一定的认识,进而对基本的度量衡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让学生记录生活场景中看到的直线与垂线,在课堂中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教师在聆听时可做出适当的知识点解析,使学生对空间图形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为保证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可安排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搜集材料制作一件垂线或者平行线物品,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利用生活元素完成学习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 语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生活元素取决于生活元素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精髓这一现实条件,也取决于数学教学对生活的特殊性要求,并且取决于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抽象性条件,因而,教师应当将生活元素进行充分利用,科学选择合适的生活元素,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范旭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8):64.

[2]赵晓娴.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快乐阅读,2015(24):104.

[3]周铁山.浅析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6(17):173.

猜你喜欢

生活元素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融合生活元素,促进作文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