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鲍丽丽 传承一杯最美中国茶

2017-03-30毛予菲

环球人物 2017年4期
关键词:仙子丽丽茶文化

毛予菲

她跑遍百座古树茶山,走访数十位非遗制茶传承人,集成洋洋洒洒百万字茶书。

以茗邀约,闹市垂帘,以求雅饮。在繁华热闹的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有一间极具中国风的办公室,陈设着若干中式家具和数件精致的插花摆件。踏进屋子,中国红色的“茗约茶仙子”Logo映入眼帘。这里是“茶仙子”鲍丽丽传播“以茶为媒中国式生活方式”的办公中心,可能也是陆家嘴茶汤最好喝的办公室。

初识茶仙子,源于一张中国风工笔画摄影作品。她双手交叠席地而坐,两鬓的头发挽到脑后,焚香、礼茶、插花,气质温婉贤淑,安静典雅。《环球人物》记者眼前的鲍丽丽,同样身着一袭白裙,声音轻柔地讲起了她学茶的故事。

冥冥之中结茶缘

习茶十几年,鲍丽丽觉得,自己的生命轨迹始于九华山茶乡,“是偶然,也冥冥中注定”。15岁那年,她被选上山学习禅茶之道,老师太从紫砂壶里倒出清香的茶汤,那种味道她到现在还记得。只不过,与茶结识,一般人从次之品到最好,而她第一次便在氤氳中喝了一泡上好的茶汤。“当时什么都不懂,就觉得好喝、茶香。”

受到这杯佛茶的滋养与启发,鲍丽丽一下便爱上了这“世上最美妙的艺术”。初进九华山,一群十几岁的女孩颇有热情,欢笑声打破了寂静。但山中的时光缓慢单调,日复一日的礼佛学茶,很多小伙伴都打起了退堂鼓。最后,偌大的庙庵只剩她一个人。

受用至今的泡茶技艺练自于这段九华山的学艺。寒冬天气,小小的身子抱着重达十几斤的铁茶壶,往口径只有硬币大小的暖瓶里注热水,专心练习“凤凰三点头”,一不留神热水倾洒溅出,周围积雪融化了,就换一块地继续练习。反复苦练后,鲍丽丽终于能将满满一壶水,稳稳地注入暖水瓶。

“泡茶是五百次郑重其事地拿起,才能练就一次从容典雅地放下。”鲍丽丽说。

后来,鲍丽丽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学外语专业,但仍没放下泡茶的爱好。她常常参加学校各种茶推广活动,向中外宾客展现中国茶艺的魅力。“茶仙子”的美誉,则来自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那时,她受邀出任世博会茶文化推广大使,在历时半年的盛会中,用中英文向全球宾客尽展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组委会授予她“茶仙子”的称号,并由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颁发。这一段经历,让大学毕业不久的鲍丽丽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兴趣愈发浓厚。

对鲍丽丽来说,凝神静心泡一壶茶,成了生活中最自然的事。十多年来,她每日茶不离手,在宁静的时空中用心与茶汤对话,与远古的智慧神交。“传统文化的最大魅力是,它用自己的语言去吸引你。历经光阴的沉淀,茶早已在我心中打开了一扇关于自然淳朴、优雅唯美的心灵窗户,让我获得了宁静与安详。”

妙思新意传茶艺

世博会结束后,鲍丽丽决心延续世博会的文化传播精神,一心想将茶文化事业落地。“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里,继续为茶事业奉献自己的热情和青春。”

于是,那一年10月,高楼林立的上海出现了“茗约茶文化馆”,这是鲍丽丽传播茶文化的第一个道场。“茗自几时醒六届,约从今后悟三生。从遇见到学习,再到真正从事,由个人喜好选择创业方向,我没多想。另一个原因是,我选了能为人们带来美好的事业。让世人觉得高雅得难以企及的茶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也能收获喜悦。”

2014年,在上海南六公路的徽派百年古宅“大夫第”里,“茶仙子”鲍丽丽联合复旦大学国学、浙江大学茶学、国茶实验室构建了1.0版茗约茶文化艺术中心。两年后,2.0版茗约茶文化艺术中心在浙江台州上线。自此之后,指导健康饮茶、传播中国式生活方式,就成了鲍丽丽的目标。她在这里以茶会友、传授茶道,还遍请名师,开设集茶、香、花、艺、琴、书、服等静雅元素的课堂,统称“静雅之行”,并签约风雅人物,打造“匠人匠心平台”,“一起风雅”。

“一席茶、两三知己,得半日清闲,收获一枚初心。茶和美妙的艺术总是息息相关的,插花、古琴、服饰、音乐、绘画,构成典雅芬芳的中国式生活方式,滋养着现代人。”

聊到商业版图,鲍丽丽软绵的尾音里多了几分沉着干练。她的市场定位很清晰,上海已经落成的好几家茗约,客户群锁定高端受众,旗下细分品牌“茗约禅溪”,则面向大众消费群。鲍丽丽还瞄准国外市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茶成了载体,茗约利用这一机遇,沿丝绸之路布点。如今在德国汉堡有了第一家海外茶文化艺术中心,意大利米兰、英国伦敦也正在铺点。一路走来,她的商业规划很明确,未来将继续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路子——预计5年内开设100家茗约禅溪门店,20家“茗约+”海内外高端门店,60亩茗约文博园的建设与运营。

再往大了看,深耕茶文化事业,鲍丽丽的眼光不止于此。作为中国茶文化推广大使,她找到了传统茶文化的创新点,与科技金融结合在一起。茗约创立7年来,和专业茶高校合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中国茶基因样品库,又与上海自贸区共建茶叶交易所,借助资本力量更广泛地传播茶文化。

亲历探究悟茶道

7年前茗约创立时,总有人问鲍丽丽:茶叶从哪儿来?谁制作的?怎么泡最好喝?为了能最好地将中国茶的发展脉络呈现给世界,探索茶叶全基因品种、总结中国茶制作技艺、传承创新再传播茶学美学,鲍丽丽带着团队跑遍了100多座未被“人工驯服”的古树茶山,探究千年古茶树;走访了数十位国家级非遗制茶传承人,听他们讲茶叶制作的故事;还深入钻研浩瀚的史籍,探求茶道精髓的本质,重新梳理中国式的生活方式。

在诸多专家长者的指点迷津,制茶大师的无私奉献,以及“茶仙子”团队的通力合作下,鲍丽丽把中国茶的文明总结为自然文明、技艺文明和演绎文明,并将其集结成册。洋洋洒洒上百万字,前所未有的涵盖了中国茶的各个向度。余秋雨还为此题签“千年古树溶壶间,远访细问无数山”。

第一本《醒悟:茶境与自然文明》以景迈、冰岛、班章、易武四大茶山为线索,记录了每个茶山的降雨量、土壤、茶叶的日晒等制作标准。鲍丽丽说:“茶叶的缘起不能光以神话故事为开端,还必须有一些科学依据。”第二本《态度:茶人与技艺文明》写的是茶叶手工技艺传承人。鲍丽丽从数十位非遗制茶传承人中挑了10位,写他们的故事。西湖龙井、六安瓜片、凤凰单丛、福鼎白茶……背后有每一位茶人的态度。还有一本《静雅:茶心与演绎文明》用来记录作为文化传承的茶。上编史学志,从煮茶、点茶,再到泡茶,每一页都有不同的味道;下编美学志,讲述对待一杯茶的“和、美、静、雅”,以及唤醒一片叶子的生命时,遇到的人,发生的事。

手捧三本茶书,鲍丽丽回忆起这段探访历程,“一路艰辛,好在有那份最初的梦想,还有陪伴着梦想的古树茶香”。自然天成的茶山、悠久的茶园和淳朴茶人让她顿悟:“传世的东西不外欢喜,故用欢喜心来制茶,无不成就;珍贵的东西不外结缘,故用结缘观来卖茶,无不成全;持久的东西不外忍耐,故用忍耐力来藏茶,无不成仓;执着的行为不外愿力,故用愿力行來行茶,无不成事。”

处处用心做茶业

如今,鲍丽丽又添了个新身份——刚泰文化集团总裁。履职两个月,她收获满满。“从前喜欢茶,从茶走到茶文化,现在从茶文化又到了大文化,接触的面宽了,接触的人也更多。”

在集团内,除了茶文化事业,鲍丽丽全身心投入的还有文博与传媒两大板块。刚接手总裁职位,她兴奋地盘着集团十几年的“家底”,有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石雕杂项、翡翠雕刻、茶器、老茶等4万多件宝贵文物。鲍丽丽的想法是,“未来的消费场景有了变化,线上线下的体验都有,我们要做得更立体。集团会将它们归档整理,用高清照片和文案制成图书、音像制品等,建立线上博物馆。文化的衍生品也随之而来。如果买不起张大千的画,总能买下印着画中图案的丝巾,这样一想,就有太多值得被挖掘的宝藏。”

履新也有考验,鲍丽丽开始管理一支200人的团队。“刚泰集团发展20多年,有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茗约成立7年,我也摸索出一些经验。做文化产业,最大的因素还是人——要靠有商业敏锐度的文化人。”

管理集团事务之外,鲍丽丽更热衷于研究与开发中国式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去年G20峰会前夕,她应邀参与设计了一套国宴骨瓷茶具。以“西湖元素,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为设计基调,“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茗约茶仙子品牌的经典茶席中,鲍丽丽还亲自开发出茶仙子铃铛杯,沿用宋朝设计——喝茶时,嘴角沿着杯口的弧线不自觉上扬,这是古人的美学。杯子的容量也颇有讲究,每泡7分满60毫升,三杯刚好叫人温热起来,满足喝茶时唇感佳、观色佳、闻香佳三个重要属性。在鲍丽丽看来,除了管理经营的大道理,文化产业更靠处处用心。

采访当天,鲍丽丽泡了壶桔普,醇厚的茶汤,暖了整个冬日。“原材料是打过霜的沙糖桔,每个大小都要一样,然后选五种不同年份的宫廷普洱,五个沙头,调好之后,装在沙糖桔里面,微火慢慢烤干,最后包在宣纸里,退火三个月再喝。”她一边说着,杯子里的桔普慢慢泡开来,沿着玻璃壁打圈儿,“任何的美好都是精益求精的造化”,因为热爱,这些用心显得理所当然。

猜你喜欢

仙子丽丽茶文化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画一画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仙子花园
仙子的房间
雨中仙子
I love my family
丽丽的周末
Cup of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