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3-30霍彦景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页数圆心思维

霍彦景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改评估体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提出不同见解”和“能主动参与讨论、探究、思考和操作”.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始,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比如,“时、分、秒”一课,如果在教学中只讲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要求学生识记这样的换算公式,认识钟表上的时间,这只是在时间概念的表层开展的教学.如果进一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感觉:1分钟有多长,60秒可以做哪些事,我们唱一首歌要用几分钟,从家到学校要几分钟,那么学生所学的时间概念,就会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尺度,可以用来计量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安排生活内容.如此,这个数学知识就成了学生生活中的管理性要素,他们不仅有了时间的数学知识,也有了时间的生活感甚至生命感,这样的数学教学,就起到了规范生活甚至生命意义的作用.

学生的认知活动基本上依赖于具体的实物或图画,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去作为认知活动的起点.如,“圆的认识”中对圆的特征的教学,教师引入课题后,给学生提供一些表面是圆形的物体和圆形物体的图画,待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1)哪些物体的面非设计成圆形不可?(让学生感知圆的外部特征)(2)车轮要用轴来固定,那么轴应该安装在 什么位置?(让学生感知圆心的意义)(3)怎样找一个圆的圆心呢?(让学生自由地把圆形的纸片反复对折,找出折痕的交点,经过讨论,寻找确定圆心的方法)(4)你能肯定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吗?(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去确定这点是圆的中心,进而得出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JP〗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没有提供任何结论性的知识,只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思考交流、实践探究、再思考再提问的空间,使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激发学生质疑精神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学习观,启发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分学习小组做个实验:用相同根数的火柴在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看摆出的数是否能被3整除?很快就有小组发现:“老师,用4、5根火柴摆出的数不能被3整除,而用6根火柴摆出的数就能被3整除.”“用3、6、9根火柴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我顺势问:“这是为什么呢?”自然而然地解决了问题,突破了重难点.

教师除了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之外,还应用积极的态度妥善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该及时明确答复的,决不含糊其词,不了了之;对一些不宜由教师来解决的问题,就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等方式自行解决.只要教师科学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能真正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还会使每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精心设计教师提问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

例如,“小明看一本150页的书,他每天看15页,看了6天,还剩下多少页?”这是一道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解决的问题,但如果把问题改为“看了6天,看没看完?”问题的实质没有变,但由于问题的开放,从而使一些学生束手无策,在暂时的困惑之后,在兴趣的驱动下,问题的改变给他们提供了新的创新学习的机会,发现了以下几种方法:(1)求出已看的页数,再与总页数比较.(2)先求出6天看完,每天看多少页,再与实际每天看的页数比较.(3)先求出每天看15页,需要多少天看完,再与现在看的天数比较.开放性的提问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非常活跃的状态.

四、合理运用教师评价

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却收不到应有的启发思考、发展思维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进行了引导,但“启而不当”“启不得法”,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没落到实处.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问题的实效性,就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学生答题正确了,教师可用“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

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独特、个性、新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总之,生命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存在,学校和教师要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猜你喜欢

页数圆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文建设》(下半月)2020年1—12月总目录
以圆周上一点为圆心作圆的图的性质及应用
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嘟嘟真会想
利用联系,解决“比”的实际问题
四种方法确定圆心和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