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幻小说《三体》英译研究

2017-03-30李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三体中国

李瑾

摘 要:针对我国的科幻小说《三体》的英文翻译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促进翻译工作的质量升级,并在实际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当中提升翻译文本的审美价值。《三体》这部作品与传统的我国科幻小说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中的内涵丰富,故事情节紧凑十分吸引读者。关注到《三体》这部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进行英文翻译文本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能够达成翻译工作的升级需求。重视对《三体》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翻译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对原著的忠实翻译程度。

关键词:中国;科幻小说;《三体》;英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2011203

引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需求。从人们实际的生活角度出发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就能够发现,重视人们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享受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实现对人们内心世界的丰富需求。因此,本次研究特别针对我国一部非常优秀的科幻题材小说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其英文翻译文本的艺术价值,希望能够通过准确、忠实的翻译视角体现我国文学的良好发展势头,为我国未来的文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研究背景

(一)作品及作者简介

《三体》这部小说讲述的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与三体文明进行信息的交换,通过殊死搏斗表现着两个不同文化世界的兴起与衰落。《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先生用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地球人与外星人斗争的故事,故事由三个部分组成,是一部长篇的科幻小说。而《三体》属于本部科幻小说的第一部分。这部小说经过翻译者刘宇昆的翻译走向了世界文坛,荣获第73届雨果奖。作品本身透露着冷酷思维下的理性与希望,成为极具个人魅力的文学著作。

(二)研究的意义

因为《三体》这部作品极具作者的个人思维魅力,在冷酷的背景下阐述一种科学、客观的理念而成为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文学作品。关注到《三体》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审美价值,进行这部作品的英文翻译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希望能够通过英文文本的翻译将这部作品推广到世界的文学舞台,让世界感受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及文学创作视角。因为翻译的文本不同,可能对国际读者的吸引程度也不同,因此,可以说翻译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翻译价值,作品是否受到大众的喜爱,也能够展现出翻译工作的质量。

(三)研究方法和结构

针对本次研究进行研究方法的拟订,主要是为了从细节中探究对《三体》这部作品翻译的重要性,重视研究的结构框架,能够满足对相关细节和审美角度的分析,更加有助于促进对这部作品内涵的理解,也能够满足实际的翻译工作需求,进而提升翻译文本的审美价值。本次研究从文献综述入手,掌握《三体》翻译工作的目的性理论结构,进而实现对翻译功能的了解和掌握,重视翻译文本对原著的忠诚度,实现对翻译工作的内涵丰富化需求[1]。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三体》相关问题

科幻小说曾经被认定为儿童文学的范畴,而不被主流的文学类别所接受,但是在长久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地得到了重视和理解。在过去长期的发展历史当中,没有针对科幻类别的小说做出过多的分析和研究,因此也影响了科幻小说翻译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本次研究就针对《三体》的翻译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从中掌握对科幻小说体裁的深入翻译和分析,关注到科幻小说体裁的重要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实现对翻译工作的质量升级。

(二)《三体》的翻譯问题

从前对于《三体》这部作品的翻译存在一定的缺失问题,本次研究希望从细节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对《三体》这部作品翻译的重要性,积极地解决从前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相关工作的总结和完善。由于我国英语专业的文学翻译人才欠缺,大量地引用文献,导致实际的材料收集出现了问题。针对翻译的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也能够发现,其中细节的翻译存在模糊性,影响了对词汇、句式和内涵的理解。

(三)研究目的论述

关注到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应当从实际的工作角度出发,实现对相关内容的探究和总结,并理顺目的论在翻译工作中的实用性。作为翻译工作的实践应用理论,重视提出一个目的论的模型,在其中进行文本的翻译和再创作,对于实际的文学作品推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彰显出文学作品的独特审美意识,以及作品未来长久的传承意义。本次研究就针对目的论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深入地进行批判和应用,促成一个激烈的讨论体系,实现对翻译工作的理论应用[2]。

(四)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目的论在实际的翻译工作应用当中存在很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性和局限性,需要深入地体会和不断实践才能够更加完善实际的文学作品翻译工作体系。众所周知,目的论在翻译工作的应用需要有大量研究的资料和数据支持,在实际的研究工作当中还需要从表面的研究理论进行深入的解读,才能够实现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而单纯的翻译却没有内在的认知,就容易让翻译的作品显得空洞,没有实际的学术研究价值,进而影响整部作品的审美性。

三、《三体》英译翻译的目的论理论结构

(一)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历史

重视对《三体》这部作品的英文翻译工作,需要从目的论的角度进行理论的深入剖析,实现对相关结构的探讨和总结。针对翻译工作中目的论的相关功能进行深入的理解,能够达到对作品翻译质量的提升。因此,本次研究从功能主义的目的论历史入手,在掌握不同时代英文翻译工作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总结,观察到目的论的功能性发展情况,能够发现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社会的进步过程,每个阶段的目的性理论都是暂时的,可根据时代的社会背景呈现出不同的理解。

(二)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发展

1文本类型相关学术。翻译的目的论功能体现出不同时代的不同发展特征,对于文本的类型进行相关学术的研究和讨论能够感受出不同的特点。凯瑟琳·纳瑞斯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就曾经提出,翻译的目的理论在实际的发展中存在批评性价值,彰显出其中深厚的发展潜力,也表现出其中的局限性。针对这种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体会,也不难观察到文本类型对于相关学术分析存在的沟通性需求。后来,曼迪的研究报告提出,语言的翻译功能在实际的交流和沟通中体现出其交际的作用性。

2汉斯·弗米尔目的论。目的论是非常重要的翻译功能理论,在众多的研究报告中都曾对目的论进行深入的剖析。其中,汉斯·弗米尔对目的论的理解更加深入,关注到目的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运动理论和修改作用。在此期间,克里斯丁也对翻译工作的目的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觉得在汉斯理论的基础上还需要重视目的论参与实际翻译工作的忠诚型需求,重视这一原则更加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和翻译,更加能够彰显出作品的深刻内涵,有助于读者的体会。

3平移运动。针对翻译工作的细节进行分析和研究,需要对翻译的工作进行思考,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能够理解和体会翻译工作概念的复杂性,并且可以通过实际的运动行为进行翻译工作目标的设计和判定。关注到平移运动的目的能够发现其中的跨文化内涵和语言传播的重要性,通过壁垒进行信息的发送和传播,再通过图片、声音等信息的传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翻译工作的功能性,也能够将沟通这种工作进行平行的运动,满足概念的广泛传播需求。

4功能及忠诚性。针对翻译工作的目的论方法和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翻译工作中目的论主张的忠诚型要求,通过各方研究学者的努力研究,能够更好地看到翻译目的论中包含的两个限制性特征,第一是对文化传播特异性的模式转化需求,另外一个就是对翻译工作者和文学作品原创者的思维理解及融合。在具体翻译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应当关注其连贯性的法则内容以及其中忠诚度的差异性,希望可以在两者兼容的模式下实现对翻译工作质量的升级[3]。

(三)英译目的论使用规则

1目的规则。英文翻译工作中存在的目的论概念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目的规则。翻译工作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理解和定义,因为每个个体的行为模式不同,需要根据不同人物的情况进行行为标高的调整,进而实现对翻译工作的深入理解。关注到翻译工作中涉及的广泛内容,应当将翻译的目的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重视翻译目标的设定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原著作者的思维和理念,进而实现对相关翻译功能的使用,保证读者对其中内涵的理解。

2连贯性及忠实法则。另外,需要重视翻译工作的连贯性和忠实性法则内容。充分了解文学作品原创作者的理念和思维,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的总结和体会,进而实现对相关工作内涵的深入理解,实现对翻译工作的总结,进而满足实际的翻译工作和翻译质量需求。重视对连贯性的翻译需求,主要是为了翻译文本阅读和品位的审美价值,重视忠实性原则主要的为了让读者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品的内涵和作家的思维,对于深入地体会作品的内在含义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4]。

3三项规则间的联系。除上述元素外,还需要关注到翻译工作中目的论的三项规则间的联系内涵。三项原则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链接翻译文本的上下章节,引导读者更好地体会翻译工作者从原著中提炼出来的重点信息,这种信息是充分关注到翻译目标性的内容,也是充分体现文化价值内涵的途径。除此之外,三项法则的联系还希望能够注重叙述文学作品中的实践,提供一个明显的可逆的思维模式进行信息的解读和传播,实现对整体文章的联系,这是一个文学作品中的客观定律。

四、关注目的、策略及内容的英文翻译

(一)《三体》的翻译目的设计

关注到翻译工作的目的论内容,需要重视目的、策略以及内容的英文翻译理论的重要性,需要从《三体》这部作品中进行深入的体会,彰显出翻译目的设计的科学性。目的论给予翻译工作者的角色定位非常明显,主要就是为了彰显出翻译工作的直观目标,希望在实际翻译工作进行中表达一种理顺后的思维和解读。翻译目的的设计赋予翻译工作者巨大的能力,让翻译人员通过跨文化的理解进行文学作品原著的翻译,进而忽视不必要的内容,实现翻译工作的真实存在价值。

(二)目的论的翻译策略概述

1翻译策略的前期准备符合目的法则。针对目的论进行科学的翻译和总结不难发现其中策略的概念,也能够体会到在翻译工作中目的论的重要性,重视对翻译策略工作的深入体会,需要从翻译工作进行的前期开始准备,进而实现符合目的的法则定律[5]。重视对翻译工作准确性的监督,是符合翻译工作的最为合理的途径,也是为翻译后的文学文本进行市场推广的重要途径。通过准确、具有美学价值的翻译,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并且乐于为跨文化的传播工作贡献力量。

2翻译策略遵守一致性法则。重视对《三体》的英文文本进行翻译,也是为了将我国的科幻体小说进行传播,希望能够在实际的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实现、相关文化的互动。尊重翻译策略的应用需要遵守抑制性的法则,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理论应用,保证目的论在《三体》翻译工作当中的使用,希望能够充分地彰显出翻译工作者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理解,满足向读者推广的重点需求。翻译策略在使用的过程中保证其抑制性的法则,对于读者的流利阅读也具有巨大的辅助作用。

3翻译策略遵守忠实法则。实现翻译工作的质量提升目标,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进行翻译效率和审美价值的升级,能够满足忠实性的法则,可体现出作品翻译工作的深远价值和意义。忠实对文学作品翻译工作连贯性的呈现,对于翻译工作来说具有良好的影响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加完善信息传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现对相关法则的成功运用是对文学作品忠实性翻译的保證,也是促进读者更好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内容的重要途径,实现翻译工作的完美升级[6]。

(三)研究英文翻译《三体》的内容特征

1翻译科学性的相关信息。本次研究针对《三体》这部中国科幻题材小说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了解并掌握翻译工作中存在的特征性,为更好地完善文学作品翻译工作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对翻译工作科学性的相关信息优化与完善,是翻译《三体》英文文本的重要体现,也是翻译中蕴含信息科学的重要价值。通过对专业术语和规则以及相关文本解释的深入理解,能够满足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文学作品的品读。

2翻译的历史事实。对《三体》这部科幻小说的翻译还彰显出翻译历史事实的需求,从翻译理论的角度入手进行细节的分析和探究,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学审美价值。《三体》这部小说中阐述的关系就是宇宙之间的斗争,小说主要线路围绕拯救人类这一话题展开,希望能够在其中渲染我国历史的发展历程,并积极地向人们诠释一个理解内容背后的故事,希望能够体会到对整体文学作品内涵的提升[7]。

3翻译1966—1976年的场景。在《三体》这部作品翻译的过程当中还体现出1966—1976年的时代背景,以这十年作为写作的时代信息背景,希望通过这一时代特有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实现对相关内容的深入理解,关注到不同寻常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我国人们生活的情况也不同,借助一个外星人入侵的故事环节表达一种社会时代的束缚与困惑感受,这极大地引起了世界不同读者的关注与好奇。

4翻译描述的元素。对《三体》英文翻译文本中描述的不同元素进行分析,能够发现作者缜密的思维模式。很多人认为原创的作者对于人物的情感理解存在确实性,对于人物情感的细节描写呈现出一种冷酷的状态,其实不然。原创作者是以一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借助冷酷的表象希望诠释一种人们社会生活的困顿状态。因此,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理解作者的思维和意图,细致地描述其中的元素,让翻译的内容不要显得啰唆和单一。

结束语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探讨和总结能够发现,针对《三体》这部科幻小说的英文翻译文本进行深入的剖析,对于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能够深入地体会作者创作这部作品过程中迸发出的灵感,并且能够感受到这部作品中深刻的内涵和审美价值。重视对《三体》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能够满足对我国文学作品的推广需求,并且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学发展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齐头并进的发展,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雪明,刘奕.中国百年科幻小说译介: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15(6):28—33+128.

[2]中国科幻小说《三体》英文版获美国“星云奖”提名[J].军事文摘,2015(10):29.

[3]梁高燕,王宏印.山西当代非科幻小说英译状况调查(1949—2015年)[J].科学经济社会,2015(4):167—173.

[4]吕敏宏.中国现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传播的背景、现状及译介模式[J].小说评论,2011(5).

[5]刘阳.从西方科幻小说看中国同类作品的困境与发展[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6]吕婕.1900—1919中国科幻小说翻译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7]刘钊.浅析《三体》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认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責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三体中国
刘慈欣《三体》将由亚马逊投资拍摄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与21三体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三体联动”构建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功能衔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