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专业教学中的大学生情商培养路径研究

2017-03-30窦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专业教学大学生

窦影

摘 要:情商在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专业教学进行大学生的情商培养,是当前大学生情商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可通过学校重视,教师安排,在专业教学中设置情商教学目标、丰富课堂相关情商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情商训练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

关键词:专业教学;大学生;情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2009202

一、问题的提出

情商也称为“情绪智力”,是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近年来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概念之一。情商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同理心、意志、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品质,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中,则涉及热情、责任心、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能力被认为不仅是个人素质,而且是关涉到个人幸福和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1]。因此,当前一些国家和地区把情商教育列入学校教育体系中,旨在培养具有正确的态度、情感、情绪、信念等,适应社会的智商和情商均突出的人才。

当前中国大学生在情绪、情感等诸多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如心理障碍、厌学情绪、缺乏责任心、不会合作、缺乏毅力等,因此针对大学生的情商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社会的关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情商,也成为大学教育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2]。以往的研究中结合大学生当前存在的情商问题进行了各个角度的研究,认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就业危机感、创业意识、人际关系、应对社会发展任务、团队合作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障碍,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研究者也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的情商教育,认为在专业教学中要结合情商的培养,才能为学生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3—7]。但从具体的专业教学中发掘情商教育的条件和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笔者从专业教学的角度,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挖掘适宜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机会和条件,进而促进大学生的情商水平提升。

二、专业教学中对情商培养的重视

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也有一些大学进行了专门的情商教育课程的设置,但是单单几门课不足以满足高校大学生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结合大学教育教学体系安排,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合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机会,使情商教育真正融入大学教育之中,这也是被称之为“隐性情商教育”的部分[8]。

在大学教育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一个是做事,另一个是做人。做事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做人则指的是情商方面,更多地受到学校环境和教师等的影响。虽然在做人方面,很多研究中都有涉及,但是在做事中学做人,把它系统地看作情商教育则需要更多的准备。首先,学校的重视。学校对大学生的情商问题要重视起来,对日常工作和教学工作中的情商教育予以鼓励,同时要鼓励各个专业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增加情商教育的内容。

其次,教师的重视。教师是实践专业教学融入情商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认识到情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后发展的重要性,也要摒弃只授业解惑的专业传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教师需在准备各门课程时,在各个知识点设计及安排时,尽可能地进行情商教育安排,如笔者承担的社会工作专业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在人的生命历程教学中涉及婚姻家庭、交际、工作等内容,则安排一些能够进行情商案例讲授的部分,提示学生在遇到该类问题时如何学习和应对,为学生遇到挫折和问题时提供示范和榜样。

最后,教师的情商提升。如果专业教学中增加情商内容,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师收集大量的信息,以供学生学习和分享。因此,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师情商的提升,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对大学生的情商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教师情商不高,可能会对学生的情绪、情感等方面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教师除意识到情商对学生的重要性外,还要以学生提升情商为本,增加自身的素质修养,提升情商,做好育人工作。

三、专业教学课程内容与情商问题引导途径

大学生主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如果能在入学之后的课程内容中就融入情商教育,那么几年大学教育累积下来,学生的情商水平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应对各种适应社会、情绪困扰、挫折、心理障碍等问题时,才会有一定的准备,而不至于毫无对策。因此,专业教学课程的内容要与情商问题的引导联系起来,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首先,课程目标增加情商教育部分。如果在课程目标中增加情商问题部分,则可能督促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安排与课程相关的情商问题或案例,这也是提醒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一并重视专业学习和情商教育。如果能有意识地从课程目标设置开始,再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情商教育,那么教师在多个学期的讲授中,自然会影响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各种问题的看法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能够正视遇到的问题和挫折。

其次,丰富课堂内容与情商问题相结合。丰富和完善课堂内容是随着社会环境和制度变迁的基本要求。在此过程中,结合社会热点、社会新闻、时政要闻,以及教师个人经历等内容,融入情商问题,引导学生对各种课程案例进行思考和学习,如在讲授个体暴力问题时,就不仅仅讲暴力的原因和结果,还需要涉及如何在不同情况下减少发怒和冲动行为的心理方法,降低事件的危害性;讲授婚姻家庭问题时,也要涉及如何准备婚姻和调适家庭关系等内容,而不是简单地讲解婚姻家庭问题有哪些,原因有什么。此外,理工科由于学科设置原因,可能较文科少相关社会热点,但是在讲授各种方程理论方法时,可以融入各种学者人物的轶事,可借鉴可反思,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再次,多种教学方法使用与情商教育。课程的講授方式与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影响情商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在专业教学中,单纯地使用“填鸭式”说教式教学,对于情商问题和相关情境不能引起学生的反思和模仿,则为学生设计的情商教育的效果不显著,也是失败的。但是如果在专业教学中,结合情商教育的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讲授法、案例讨论法、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影片赏析等方法进行设计和安排,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情商教育,同时也增加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投入。以笔者教授的社区工作为例,其中涉及上述各种方法的使用,在与居民互动关系的建立讲授中,学生就如何建立良好的群众关系的经验进行分享和讨论,学生对与人建立良性关系和接触有了一定的认识。总之,只有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情商水平。

四、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与情商训练

大学的专业教学中设计了很多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等,这些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安排是大学生情商训练的好机会。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情商知识和增加的能力可以在实践环节进行情商训练,这对大学生以后参加实际工作大有好处。以往的研究中也提到,在国外的一些情商教育中,注重在实践中的情商训练,如加拿大的团队精神培养、日本的远足野外生活训练等,学生通过应对突发和实际状况的讨论和安排,增加经验、促进思考,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这就需要在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案中,设计情商训练的相关内容,包括情商训练目的设置、情商训练日记、突发状况记录、日常沟通情景反思等,以评估实践中学生的情商水平,应对人际关系与沟通、调整压力与情绪、完成工作任务与自我激励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董宇艳.德育视域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2]唐柏林.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基本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08(5).

[3]朱影,王凤辉.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几种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4]刘茂福,薛涛.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及情商教育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5]李晓艳.大学生情商教育路径的转变与重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6]包红梅.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情商[J].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2009(Z1).

[7]白静.关于当代大学生情商问题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2(4).

[8]戴雅玲.我国情商教育方法之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专业教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式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参与式教学在学前双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