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2017-03-30李陈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和背景转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诞生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其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仍然是生产关系演进与生产力发展的自觉统一;在其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也在社会经济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其创新发展必须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扩大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经济

发展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F014.6;F1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7)0100010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宗旨是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不同阶段进程中所依靠的资源要素组合方式和发展路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旨在研究如何形成良好的经济结构和资源要素组合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等要素结构以及制度、市场环境的演变,最终实现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其核心内容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习近平,2015a)。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用其指导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对于总结已有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初创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和揭示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探索未来理想社会的经济关系,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核心内容包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和私有制,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未来理想社会产品分配实行“低级阶段按劳分配、高级阶段按需分配”原则,社会生产实行计划调节等。这些内容既展示了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目的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也为未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阐述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但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时重点研究了两个方面:一是探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规律,即资本主义物质财富得以迅速增长的原因;二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制度及剥削关系,指出资本主義社会必然要被未来“人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所代替。因此,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规律及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并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论述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马克思认为,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应具备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二是使用资本的效率不断提高(马克思,2009a)。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把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马克思在考察剩余价值流通时指出,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既可以在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的工厂之外添设新工厂,也可以在内涵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在讨论企业因固定资产的局部更新而导致生产规模扩大时指出,生产场所扩大表现为外延扩大,生产资料效率提高则是内涵扩大;在论述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时认为,农业资本家一方面无须施肥,甚至只要粗放耕作,就能长期获得收成;另一方面将资本连续集中投放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集约化耕作。综上所述,不论是剩余价值转化还是固定资产更新,马克思把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的扩大生产叫做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把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扩大生产叫做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来推动。因此,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扩大再生产方式具有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的历史趋势。

2.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由外延量向内涵量转化理论

马克思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述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2009b)。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欲,采取一切手段提高其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额。马克思指出,在劳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在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越来越倾向于由外延量剥削转向内涵量剥削。再生产过程中不用增加劳动的外延量,只是增加劳动的内涵量,生产结果也会相同,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由外延量向内涵量转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当然,在这种转化趋势下,资本家也不会放弃对工人外延量的剥削。马克思关于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理论引起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者的否定,认为马克思用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是致命“错误”,是一个假设的公式。对此,卢森堡批判伯恩施坦对剩余价值率的否定是依附于历史唯心观,把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原则(卢森堡,1984)70170。由此看来,马克思对资本家剥削方式转化的研究,既凸显了他对资本家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更多剩余价值的无穷欲望的批判,也彰显了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辛苦劳作而挣扎在生活贫困线的同情以及为广大无产阶级谋福利的价值取向。

3.生产要素及其配置理论

马克思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虚伪的同时,也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转型有巨大作用。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每次重大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还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的根本力量。他指出,大工业把科学技术和巨大的自然力并入生产过程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此,卢森堡在批判伯恩施坦关于中小企业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无足轻重的错误观点时指出,中小企业是资本主义经济中技术进步的先锋(卢森堡,1984)88,凸显了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前瞻性认识。

其二,制度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及其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劳动条件实现分离,促进了经济外延式发展,同时市场调节和竞争规律又促进了经济内涵式发展;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生产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必然阻碍经济发展,并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其三,经济结构协调能促进经济发展。马克思看到了资本家为追求个人利益强调个体企业内部生产的条理性,却忽视社会生产不协调性所带来的危害,进而指出社会生产要顺利进行,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协调。为此,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种,进而划分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并通过一系列数据推演论证了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的协调对社会生产两种补偿顺利实现的重要性。

其四,企业有效管理能提高经济效益。马克思认为,企业生产商品的活动,既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限制,又受社会需求约束,因而加强企业管理以促进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有效结合不仅成为一种必要,而且能为社会有效供给所需产品。

其五,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马克思认为,自然资源与劳动力的结合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必备条件,因此,自然环境优劣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级差地租分类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同时,马克思也清楚地认识到,资本家的贪婪掠夺本性和大工业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其六,发展国内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能有效调节生产要素配置。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起初需要国内市场为其发展不断提供必需的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但在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推动下,这种商品经济获得了一种富有弹性的、突然跳跃式的、且只有原料和销售市场才能限制它向前扩张的能力。原料和销售市场的限制,促使资本家不断到世界各地开拓殖民地,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世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内涵式发展。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世界市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沃勒斯坦,1984),而阿明的边缘资本主义恰恰也说明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世界市场剥削发展中国家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阿明,1990)。

其七,城乡经济融合能有力促进经济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城市和乡村分离根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最初的城乡分离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合理性和必然性。马克思同时也指出,私有制的存在是城乡关系对立的制度根源,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城乡对立达到最鲜明和最尖锐状态,这种城乡分割带来了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城市病”和“乡村病”。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消除城乡分離和对立,实现城乡融合,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制度、经济结构、企业管理、自然资源、市场、城乡关系等影响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及其配置的研究,在更广的范围内论述了经济发展的路径,这些论述和他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相结合,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综上所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初创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可以概括为:扩大再生产方式分为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类型,并且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主张通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市场拓展等提高资源要素生产率,并强调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发展循环经济,融合城乡关系,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期实现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不仅是对亚当·斯密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批判和创新,而且也揭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必然性和途径,成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起源,是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发展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苏联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东欧各国以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摆脱面临的内外困境亟须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生产力,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从现实角度形成的以快速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核心内容包括快速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国民经济发展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人民是国家主人等。在以快速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以见效快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但由于实际国情不同,在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各有自己的特点。

1.苏联东欧各国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1)列宁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列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结合过渡时期的实际状况,形成了过渡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使所有劳动者过上最幸福、最美好的生活。但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物质条件,即社会主义要快速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奠定物质基础;二是制度条件,即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和两极分化,为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创造制度条件。为此,列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其一,论述了消费资料生产对生产资料生产的制约性。列宁提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实现最终要依赖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因为生产消费(生产资料的消费)归根到底总是同个人消费联系着,总是以个人消费为转移的(列宁,1984)44 。其二,阐发了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加强企业管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列宁认为,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经济核算,加强企业管理。列宁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虽然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但其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须依赖于消费资料增长、注重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重视经济核算等方面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中的两大部类、科学技术、组织管理和薄记等思想。

(2)斯大林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和法西斯势力的进攻,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以快速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这种政治经济学指导下,斯大林主要在两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其一,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运用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斯大林认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其二,重视企业管理、技术和人才。在企业管理上,斯大林认为,没有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是死的东西,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会创造出奇迹来(斯大林,1985)45,进而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虽然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出现了一些教条主义,并且在其指导下的经济发展出现结构失调现象,但他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以及重视技术、人才和企业经济核算等思想,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中的扩大再生产、科学技术、企业管理、人才等思想。

(3)苏联东欧各国学界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探讨

自20世纪60年代后,苏联东欧学界又进一步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其一,关于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研究。苏联学界认为,经济发展有粗放和集约两种途径。粗放发展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投入劳动力、资金和自然资源,这种发展方式在苏联早期采用;集约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潜力,不断采用新技术,改进管理,增加设备负荷,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在生产水平很高、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使用的发展方式;现实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化过渡是很有必要的(哈恰图罗夫,1981)20。东欧学界则重点讨论如何将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其二,关于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苏联学界在马克思两大部类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有相互制约关系。布哈林提出,发展轻工业和食品工业要以发展重工业的速度来进行,并重视农业发展,工业的发展要以农业能够有迅速的真正积累为前提(布哈林,1981)279。其三,关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研究。波兰学者布鲁斯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与企业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结合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对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总之,虽受历史条件限制,但学界还是在两个方面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一是把马克思的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扩大再生产方式发展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并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分别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位;二是把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协调理论拓展到生产实践中,正确处理农、轻、重产业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认识到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相协调的重要性。

2.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1)毛泽东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

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毛泽东依据中国国情,批判地借鉴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经济建设经验,探索出中国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人民当家作主等。以此为指导,毛泽东重视经济结构平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借鉴苏联经济结构失衡的教训,提出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毛泽东,1999)186。毛泽东总揽全局,在统筹理顺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之间的关系时,还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以调动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性;并坚持运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发展。毛泽东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不仅着手打造技术干部队伍,而且还着手普及科学知识,扫除文盲,把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前提。虽然毛泽东晚年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错误,但毋庸置疑他的“统筹兼顾”“发展科学技术”等思想发展和拓展了马克思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2)学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讨

20世纪60年代后,中国学界掀起了探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热潮。一是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方式的理论研究。刘国光在界定扩大再生产方式两种类型的范畴时指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区别扩大再生产的外延性和内涵性的基本标志(刘国光,1962);外延式和内涵式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不是单一使用的,而是交错出现,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的重要性。许涤新、曾启贤等学者在肯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前提下,着重研究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条件以及消费资料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作用,认为技术进步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决定性条件,但生产资料部门的技术进步要快于消费资料部门的技术进步,因而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在发展速度上要快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对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都能起到制约和促进作用。三是探讨国民经济核算问题。何建章等(1962)认为,成本核算和资金核算是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因为企业降低生产某种产品占用的资金,意味着用同量的资金可以生產出更多的产品,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学界的上述研究,不仅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方式类型及其转化趋向、两大部类协调发展以及薄记思想的认识,而且对于现实中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取消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等都有着积极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方式、两大部类关系以及薄记等理论思想:区分了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类型,研究了这两类经济增长方式在现实生产中存在的条件、关系和历史发展趋向;提出了产业结构问题,探讨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的重要性;提出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相结合思想,探讨了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理论成果的取得,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和创新,而且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也开始了创新历程:从“经济发展新路子”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经济发展新理念”,这一历程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念,也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1.经济发展新路子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审时度势,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伴随着对这两个问题认识的深化,邓小平提出了经济发展要走“质量、速度和效益并行”新路子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是并行的,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速度,或者光有速度没有质量都是不行的;发展经济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1993)375。显然,邓小平强调的“快”是以质量和效益为前提的。为了确保速度、质量和效益并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被提上日程,试图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通过竞争机制和价值规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此外,邓小平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和企业管理,认为科技和教育是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并行的关键;他提出把企业由行政直接管理改为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间接管理,以提高企业活力和运行效益;他还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利用外国资金、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在当时的情况下,把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结合,展现了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战略性,也体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内涵发展的新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老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此为指导,把邓小平发展经济的“新路子”拓展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发展经济要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江泽民,1997) 1483;注重依靠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密切联系。在农业方面,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和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现代农业;在工业方面,合理布局与国民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能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柱性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出,既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必要性和主要内容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又一次提升。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入新世纪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凸显出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正确处理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胡锦涛,2005)483。这一新认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协调投资出口消费、协调第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带动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由原来的依靠资源消耗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管理上来;进而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措施: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实施这些新措施的目的,就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力和培育开放型新经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和途径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经济发展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新观念: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加快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在这些政治经济学新观念的指引下,新的领导集体在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上,适时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其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2015b),即通过系列创新,协调各方面各领域,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发展,为人民群眾创造环境优美和共创共享的美好生活。其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2015c)。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须从供给侧角度强化需求调节和供给调节的功能互补,共同发力,进而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为此,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措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抓好“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扩大有效供给,着力补齐短板。这些战略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人民群众转变思维,深化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而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不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还将在更广和更深的层次上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继续创新和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提出了经济发展“质量、速度和效益并行”的新路子,拓展了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内涵,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开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在实现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良药。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升华。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以来,历经时代变迁和背景转换,其构成内容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其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仍然是生产关系演进与生产力发展的自觉统一,在其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也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演进和创新。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继承性、连续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内在联系和互相促进。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创新启示

1.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创新必须根植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理论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实践。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不少理论创新源自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推动,然后被学界归纳、总结和发掘,抽象成理论,进而被高层决策者采纳,并在发展经济大潮中进行实验和试错,在实验和试错中不断解放被束缚的思想和观念。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待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根源于现实经济发展积累的经验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要求我们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風险有清醒的认识,进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下创新和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2.在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创新和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往通过需求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及其实现路径已显得力有不逮。因此,应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内容为指导,结合新常态下国内外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把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思路,从注重短期数量发展转向注重长期质量、速度和效益并行的可持续发展,并力求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进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为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可靠的、有效的、科学的、新的路径指南。

3.以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互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互动性。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性,不仅在理论上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吸取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中的科学营养,而且还要吸取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创新的新成果,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方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4.在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创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要完成特色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统一起来;要在发展生产力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以建设和谐社会、人民群众共享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要在深化体制改革基础上,优化经济运行体制,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运行机制。我们应在既有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新四化同步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经济理论基础上,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而创建和完善中国(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阿明.1990.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M].北京:商务印书馆.

布哈林.1981.一个经济学的札记//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布哈林文选(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70299.

邓小平.1993.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370383.

何建章,桂世镛,赵效民.1962.关于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核算的内容问题[J].经济研究(4):110.

哈恰图罗夫.1981.现阶段苏联经济[M].辽宁大学世界经济研究室,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胡锦涛.200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483484.

江泽民.199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4771510.

列宁.1984.市场理论问题评述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4050.

刘国光.1962.略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关系[N].光明日报,19620702.

卢森堡.1984.社会改良还是革命?//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卢森堡文选(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70170.

马克思.2009a.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13420.

马克思.2009b.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3067.

毛泽东.1999.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86203.

潘恒辉.1982.关于全面经济核算的含义及内容[J].财务与会计(9):14.

斯大林.1985.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红军高等院校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4248.

沃勒斯坦.1984.世界经济的政治学[M].英文版.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

习近平.2015a.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光明日报,2015 11 25(01).

习近平.2015b.中共中央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公报[N].光明日报,20151029(01).

习近平.2015c.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演讲[N].光明日报,20151118(01).

(编辑:夏冬;段文娟)

收稿日期:20161016;修回日期:20161108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项目(SC15B049);四川理工学院人才引进项目(2015RC61)

作者简介:李陈(1973—),男,江苏连云港人;讲师,博士,在四川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史研究;Email:wangshg188@126.com。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