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森林康养 打造衢江林业产业新业态
2017-03-30陈雁
陈雁
为适应中央提出的“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新思路,并由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等单位在四川等地开展了森林医学康养基地建设试点,组建了森林疗养国际合作专业委员会。随着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对外合作项目的实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将不断完善,这一朝阳产业定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一、什么是森林康养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景观、森林空气环境、森林食品等为主要资源和载体,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医疗及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
国际上,把研究森林与人体保健功能的学科称为森林医学。它是从医学的角度,研究森林对人体所具有的治疗、康复、保健和疗养功能的一门边缘学科。据研究,森林中的植物可释放出一种被称为“芬多精”的挥发性物质。人在森林环境中,通过呼吸林中“芬多精”,可降低皮质醇浓度、心跳速度、血压,提高副交感神经活动,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从而促进人体健康。同时,优美的森林影响,可以让人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林中野菜少污染,不仅是美食,而且具有食疗效果。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清澈透亮的山溪流水、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是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创造了不可替代的环境条件。
二、国际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概况
19世纪40年代,德国在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目前,美国人均收入的1/8用于森林康养,年接待游客20多亿人次。在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森林康养的发展也呈方兴未艾之势。荷兰每公顷林地年接待森林康养参与者可达千人,韩国每年有1/5的人口参与到森林康养活动中来,日本几乎人人都参与森林浴。德国、日本和韩国等立足西医理论发展起来的现代森林康养,在理念、技术水平、标准及其认证体系方面日臻成熟。据了解,日本1982年从森林浴起步,截止2013年,共认证了57处、3种类型森林康养基地,每年近8亿人次到基地进行森林浴,森林康养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韩国也是1982年开始提出建设自然康养林,已营建了158处自然休养林、173处森林浴场,修建了4处森林康养基地和1148公里林道,有较为完善的森林康养基地标准体系,并建立了完善的森林讲解员和理疗师等森林康养服务人员资格认证、培训体系。
三、衢江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衢江区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区国土面积17495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30582公顷,森林覆盖率72.9%,人口40万。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目前,我区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各一处。全区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近百万亩。大源尾山区白豆杉自然生态群落,千里岗原始次生林,在国内久负盛名。南部山区两大人工湖——仙霞湖、九龙湖周边,经多年封育形成的70多万亩天然阔叶林已相继成林,林内负氧离子含量超过人类宜居标准6倍以上。全區国家级、省级保护野生植物众多,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483种、常用中药材原植物和具一定药用功效的民间草药658种、风味独特的森林野菜类植物232种。有百年以上古树2500多株、古树群27处。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清澈透亮的山溪流水、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为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创造了优良的环境条件。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我区林业从困境中突围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区山区农民增收困难,特别是竹产业,毛竹价格一路下滑,从每百斤四十七八元,下降到了20元左右。稍微偏远一点的竹山,支付砍工工资都不够。大力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优越的环境条件,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确保我区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四、发展衢江区森林康养产业的建议
森林康养是绿色生态产业。当前,国内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各地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都还处于探索摸索阶段。为此,我们建议:
(一)启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借鉴国际上森林康养基地、森林浴场建设标准,在湖南、岭洋、举村、黄坛口、大洲、全旺、峡川、灰坪等乡镇各选择一至二个点,开展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试点基地选址既要考虑交通方便,又要远离污染源;有较大面积天然阔叶林,并且林相较好;有山有水(最好是有瀑布之类水体),自然景观好;生态监测指标符合要求。如湖南镇华家村蕉坑,原为该村的一个自然村,现里面的居民已整体搬迁。可利用原宅基地建设相应的住宿设施,配套建设图书馆、医疗所、盆景园、游步道及亭台楼榭,形成一个相对比较高档的森林康养基地。村里的山林,可通过折价入股的形式参与,使当地农民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中获益。通过试点,摸索和积累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经验。
(二)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实施全区民宿提升工程,对全区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提升质量档次和接待标准。特别是被确定为“森林康养基地”的,要着重加强养生、休闲、医疗及康体服务设施建设。建议区政府研究出台促进我区森林康养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被确定命名为“森林康养基地”的,实行以奖代补。如黄坛口的孔家山、举村乡的洋坑等,可利用现有民房,适当进行修缮,改善住宿条件,完善康体服务设施。对部分几乎全部新建的“森林康养基地”,可邀请有关设计单位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然后组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三)大力培养森林康养业技术人才。森林康养涉及生态学、养生学等学科。建议加强与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疗养国际合作专业委员会,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协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全区森林康养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四)统筹规划全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对全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发展。注重各试点基地的异质性,尽可能使产业布局差异化。如举村乡洋坑村,可利用“喝山节”、“茶灯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坛口乡可利用药王山,研究和发掘中医养生文化;湖南、岭洋、灰坪等乡镇可利用森林野菜、人文景观等资源,将森林康养基地办出特色,创出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