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女子英语教育研究
——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为例
2017-03-30侯杰师卓
侯杰师卓
“天津学”与城市文化
民国时期女子英语教育研究——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为例
侯杰师卓
民国时期,随着国际化的逐步加深,英语教育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作为近代中国较为著名的女子师范院校,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英语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海内外学术界对该校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家政、体育和音乐教育,鲜有对其英语教育的深入探讨。实际上,民国时期该校的英语教育很有特色,所以对英文系的历史沿革、课程设置、师资情况、学生构成、课外活动等进行综合考察,既有助于揭橥该校对民国时期女子英语教育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又可以为当今英语教育提供借鉴。
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英语教育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是20世纪30年代较为著名的英语教育机构,也是近代中国较早的以女性为教育对象的英语教育机构。它推动了英语教育的发展,培养了英语人才,在中国英语教育史上写下了绚丽的一页。令人遗憾的是,关于该校历史沿革,以及家政、体育、音乐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关于英语学科的研究成果较少。英文系是英文学科的载体,是英文学科的具体表现。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英文系是女子师范院校英语教育的典范。迄今为止,关于该校英文系的研究尚无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问世,仅在四部著作中偶有涉及。这四部著作分别是:李建强主编的《文化名流名脉——百年河北师范大学》,其中两篇文章涉及英文系的教师——《怀念河北女师学院英文系老师》和《我校历史上第一位英文系主任——李霁野》;对该校校史用力颇勤的戴建兵、张志永编著的《民国时期河北女子师范学院的教学》和《河北师范大学校史图录》,前者缕述了1931年英文系的课程设置和1934年的英文活动,后者收录了2002年时93岁校友孟昭蕙的回忆录《深切怀念外语系系主任李霁野》;王强主编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丛刊:民国大学校史资料汇编》(第34册),其中涉及1934年该校的英文系课程设置、英文学会介绍、英文系教师和学生等。这些成果为梳理该校英文系历史沿革,以及课程设置、师资情况和学生构成、课外活动,还原英文系英语教育的历史实态,进而剖析20世纪30年代女子英语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及其英文系的历史发展脉络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名为Hopei-Provincial Girls’Normal College)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1929年创立。其前身为创立于1904年的北洋女子公学。1906年,北洋女子公学改名为北洋女师范学堂,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堂。该学堂是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的支持下,由直隶提学使傅增湘创办而成,监督由吕碧城担任。办学宗旨是“养成高等小学、初等小学女教员,期于女学普及”。初创时期,该校规模虽小,但开创了近代中国独立设置女子中等师范学校的先河。不仅如此,该校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这一时期成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以及川陕等地女子师范学堂纷纷效法的样板。进入民国以后,北洋女师范学堂曾先后多次更改校名,如1912年更名为北洋女师范学校,1913年复更名为直隶女子师范学校,1916年再更名为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则改名为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29年又改名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1937年,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参与合并组建西安临时大学,1945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中的原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部分改建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1949年,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被撤销,合并组建河北师范学院。
尽管该校校名屡次更改,但学科设置相对稳定,并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1929年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成立后,在院长、著名教育家齐国梁的主导下,于“同年暑假先设国文、家政两系,招收学生各一班。1930年暑假增设英文、史地两系,连原有两系共招新生4班。1931复增设教育、音乐(附设体育)两系,连原有各系共添招新生6班。现该学院共6系12班”。正因为如此,该校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全国女子院校中设置科系最多、设备最为完善的一所学府”,师生共同秉承“读书明理淑身心,女教谨严师道尊”的校训。
20世纪30年代,随着城市化和国际化的潮流扑面而来,许多大学和师范院校都开设了外国文学系或英国文学系。据统计,“1932年经教育部立案的大学中,共有36所高等学校开办了英国文学系科”,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11所国立大学,东北大学、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等5所省(市)立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等20所私立大学均开办英文系。还有一些未在教育部立案的教会大学,如华西协和大学、华南女子学院以及圣约翰大学等也都开办了英文系。其中,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开办于1930年,暑期开始招收学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英文系停止招生。在七年中,英文系共招收了4个学级,4个班,虽然班数不多,存在时间不长,但其办学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值得称赞。
二 英文系的课程设置
研究英语教育离不开对相关课程设置的探讨,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1934年的课程设置究竟如何呢?详见表1~表4。
表1 第一学年英语系课程设置表②资料来源:《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1934年,第50~51页。
表2 第二学年英语系课程设置表③资料来源:《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1934年,第51~52页。
表3 第三学年英语系课程设置表④资料来源:《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1934年,第52~53页。
表4 第四学年英语系课程设置表①资料来源:《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1934年,第53页。
由此可见,必修课目从基础英语到写作、名著选读、西洋通史、小说、教学法、文学史、文学批评,课程体系较为完备,安排相对合理。老师可以由浅入深地将学生带入奇妙的英语世界,学生也可以随着教师的讲解,循序渐进地接受各种专门知识。当然,其中也存在某些可以商榷之处。例如第三学年的“英语发音学”应该移到第一学年开设,因为按照听、说、读、写、译的英语学习流程,发音应该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除了英语专业课程,该系还教授党义、国文、教学法和心理等公共必修课程,并且四年始终开设体育课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校学生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英语专业人才。
该系除坚持课堂授课外,还十分注重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每种课目均有课外参考书若干种,由教授指定学生阅读,撰作报告。学生均能孜孜向学,教者亦均具诲人不倦之精神,此种学风,实同人引为欣慰者也。”这足以证明,该系“注重使学生有高深研究之能力与准备”。
除了必修课程,该系选修课程更是种类繁多。1934年英文系选修课程设置如表5所示:
表5 1934年英文系选修课程设置表④资料来源:《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1934年,第58~61页。
表5 1934年英文系选修课程设置表
从英文系开设的选修课来看,包括小说、英文演讲、杂志选读、英美文学、翻译以及俄国文学和初高级法文等,相当丰富。这也透露出该系的师资力量较强等讯息。值得注意的是,该系较为重视英国文学、英国史和欧洲文学的讲授,有关美国文学的课程较少,也未开设美国史、美国诗人专集研究等课程。从比重较大的文学课程中可以看出,“虽然英国文学门的学科设置在癸卯学制下已经确立,但在道器观、体用观、本末观的支配下,官方和知识分子对于外国语文的理解,更多的还是注重其在交涉、译书,即语言文字的致用层面的功能”,但是该系已经超出英语语言文字层面的教学,认识到外国文学自身的价值,把外国文学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而进行大胆实践,值得肯定。除了英文系,该校其他系也十分重视英语教育,从各学系公共必修课表中就能看出英语课程在各学系课程体系内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1931年各学系公共必修课表中可以看出,在16门课程中,英语课为8门,占公共必修课总量的50%。这就证明,在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中,除了英文系,其它各系也都十分重视英语教育。
表6 1931年各学系公共必修课表①资料来源:戴建兵、张志永编:《民国时期河北女子师范学院的教学》,第30~31页。
三 英文系的师资
在英文系的发展历程中,教师中既有李霁野、李何林、万家宝(曹禺)、王文培、张尧年、温世昌、李世麟、杨善荃、颜毓蘅、叶子静、张瑛、朱延丰、朱高清兰等中国教师,也有来自美国的Bowen先生和来自英国的Minter小姐、Exner小姐等外籍教师。在这些英语教师中,不仅有男教师,也有少量的女教师,且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说明该系的师资来源和结构较为合理,国际化程度较高(详见表7)。
表7 1934年英文学系教师一览表②资料来源:《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1934年,第4页。
从表7可见,1934年该系共有教师11人,教授占55%,讲师占45%。本国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外籍教师占9%。就性别而言,该系多为男性教师,仅有一名女性教师。女性教师人数虽少,但性别意义巨大。早在19世纪末,梁启超就曾在《论女学》中提出:“今中国之人无不忧贫,则以一人需养数人也,所以酿成此一人养数人之世界者,其根源非一端,而妇人无业实为最初之起点。”进入20世纪2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妇女解放的基本前提是获得经济独立,“女子若有了独立性的职业便有了独立的经济。经济既能独立,虽不说社交公开,自然会社交公开,虽不说婚姻自由,自然会婚姻自由”。女教师相对民国时期大量出现的女工、女店员、女看护、女招待而言,社会地位较高,收入相对稳定,得益于她们随着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获得并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近代女子教育的最初目标是塑造“贤妻良母”。进入民国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女子师范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宗旨也有所调整,重点是为小学和蒙养学堂提供师资,因此,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女学生以担任新式学校的教师成为其神圣的使命。舆论普遍认为,要想教育好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依靠细致温柔的女教师。在他们看来,“年岁这样幼稚的学生,女教师可以像慈母般安抚他、指导他、爱护他”。于是,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群体中,只有佼佼者才有可能成为大学女教师。大学英语女教师偏少,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女性纷纷走出家门,寻求职业并获得一定的经济独立”,但是在30年代,在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知识水平的大学中,女性仍然是配角,男性处于主导地位。这充分说明,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对缓慢,还没有改变大学教师的性别构成。“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
就籍贯而言,天津籍教师占该系教师总数的9%,包括天津在内的河北省籍教师占27%,其他地区教师占73%。这支来自不同地域的英语教师队伍虽然不算庞大,但是其中不乏名师。他们在讲台上勤勤恳恳,在相关领域更取得卓越成绩。闻名翻译界的李霁野不仅是该系的英语教师,而且是该校英文系的第一位系主任。他曾师从于鲁迅先生,担任英文系主任时只有26岁。在校期间,他除了负责全系工作,还讲授英国文学、英文小说、外国名著选读、翻译等课程,态度十分严谨。此外,他始终坚持课余时间翻译西方文学作品,译作《往星中》、《简爱》、《虎皮武士》等享誉译坛。温文尔雅的李霁野不仅学识过硬而且爱护学生,时常把自己的翻译成果和同学们分享。据1932年进入该系学习的孟昭蕙同学回忆:“记得我在大学二年级学欧洲文学史时,李霁野教授曾送给我一本他与韦素园合译的高尔基的《文学与革命》,此书使我受益非浅。他还曾把他的《往星中》、《黑假面人》、《不幸的一剧》、《我的家庭》等译作和他写的短篇小说集《影》分送给一些同学,同学们都很受鼓舞。”不仅如此,“同学有思想问题,他总是和风细雨耐心开导,从无疾言厉色。学生有病时,他总要到家去看望,学生们都从心里敬佩他”。毋庸置疑,他是一位不仅教书而且育人的良师。
英文系还有一位颇有些名气的老师,他就是后来成为现代杰出剧作家的曹禺。他除了授课,课下还要创作话剧剧本、登台演出,常常夜以继日。尽管忙碌了一天,到了第二天仍然精神饱满地为学生讲课。他主要讲授英国戏剧和法文课,尤其是英国戏剧课讲得惟妙惟肖,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授课时,“他一人扮演剧中全部角色,绘影绘声,出神入化,其不愧是当代的戏剧大师。他那生动的语调、丰富的感情,使我们听得着了迷,都不愿下课”。当曹禺登台演出时,也常常邀请学生们到现场去观看。一次,“他登台演出《财狂》(是先生根据莫里哀《吝啬人》改编剧)剧中的老财迷,把看财奴的心理活动揭示得淋漓尽致,真是演得惟妙惟肖”。从李霁野和曹禺二位教师的身上可以看出,他们既是英文系的教师,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贡献给社会,使该校、该系成为培养、聚集英语人才的摇篮。
四 英文系的学生
虽然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只招收过4个班的学生,但是要找寻她们的履历和学习情况还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只能找到这4个班学生的姓名、籍贯和家庭住址等信息,具体情况如表8~表11所示:
表8 英文学系第一学级学生姓名表(1930年9月入学1934年6月毕业)②资料来源:《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1934年,第7~8页。
表9 英文学系第二学级学生姓名表(1931年9月入学1935年6月毕业)③资料来源:《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1934年,第8-9页。
表10 英文学系第三学级学生姓名表(1932年9月入学,1936年6月毕业)①资料来源:《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1934年,第9页。
表11 英文学系第四学级学生姓名表(1933年9月入学1937年6月毕业)②资料来源:《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1934年,第10-11页。
从以上4个学级的学生情况看,第一学级学生12人,第二学级学生8人,第三学级学生10人,第四学级学生17人。在第一学级学生中,天津人5人,占总人数的42%,河北人(包括天津)7人,占58%,其他地区的有5人,占42%。家住天津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67%,其中,住在租界的有4人;家不在天津的有4人,占33%。第二学级学生全部来自河北,仅天津人就占50%。家住天津的2人,占总人数的25%,没有住在租界的学生。第三学级学生中,天津人2人,占总人数的20%,河北人(包括天津)4人,占40%,其他地区的有6人,占60%。家住天津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80%,其中住在租界的有3人;家不在天津的有2人,占20%。第四学级学生中,天津人1人,占总人数的6%,河北人(包括天津)4人,占24%,其他地区的有13人,占76%。家住天津的有11人,占总人数的65%,其中住在租界的有8人;家不在天津的有5人,占29%;未登记家庭住址及通讯方式的有1人,占总人数的6%。
就亲属关系而言,有些学生还是姐妹,例如第一学级的张行肃和第二学级的张行仪,还有第四学级的安爱杰和安爱慈姐妹。就居住情况而言,在天津籍的学生中,住在租界的学生较多。这说明由于英语在租界中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很多生活在租界的学生来该校英文系读书。就性别而言,该系学生都为女生。这主要是因为该校是女子院校,学生自然皆为女性。但女性求学的动机值得思考。20世纪30年代,社会上存在着“关于为什么许多女子去上学”的质疑,有这样的认识和判断:“现在一部分女学生,她们读书的原因是物色丈夫的手段之一,甚至于她们的上大学,留洋,何曾不是物色手段中之一步骤,因为若不上大学或留洋去镀金,是找不着上过大学或镀过金的丈夫的。”对此,齐国梁校长也发表过评论:“今后对于女子教育,应特别注意此点,使学生重视自我之独立人格,养成真正为求学为服务社会而受教育的精神。”这表明,该校虽然无法扭转女性求学的某些心理动机,但始终贯彻“欲四万万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师范,此师范学校所宜急办者也;而女子师范尤为重要”的理念,在教书育人方面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尽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性别观念。
五 英文系的课外活动
和其他系比较,英文系的课外活动较为丰富,师生互动较为频繁,每学期都有英文汇报演出。在学生课外活动中,英文学会是最重要的组织之一,英文学系学生皆为该会会员。在日常学习和课外活动中,该会积极贯彻办会宗旨——“研究西洋文学,增进个人学业,引起研究学术兴趣,及联络同学感情”。英文学会的活动范围很广,包括英文话剧、演讲、研究、出版和游艺活动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各项活动皆由学生自己组织,而教授、讲师们只参与指导。在英文学会中,最出彩的活动非英文话剧莫属。根据英文系的学生回忆:“三班同学演过《求婚》,四班同学演过《新娘》和其它一些短剧。每次演出都获得本校师生及各界来宾的好评,都称赞我们英语讲得流畅而准确,表演方面也颇有天才。”然而,每次演出都并非易事。根据1934年的英文系预演报道,表演喜剧《求婚》的学生们还是很紧张的。该剧“有四个角色:地主,少年,地主女儿,听差。演剧,上舞台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还要说外国语,几方面夹在一起,却是难人的”。可是学生们知难而上,勇于挑战自我,“所演之剧悉为近代名著”。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也提高了英语口语表达、艺术再现能力。该系除汇演外,每学期还举办师生联欢会。主持人皆是本系学生,演出包括英文朗诵、英文剧本,还有演唱外文歌曲和讲述英文故事等等。这同样是锻炼学生才艺表演能力、英语会话和组织能力的良机。不仅在英文系,音乐系预演的节目也多为英文歌曲。1934年的音乐预演中,学生就用英文演唱了Hedge-Roses(野蔷薇)和We’re Called Gondolier(划船夫歌)。这充分证明了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整体英语文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较高。
结语
通过梳理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的历史沿革、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学生情况和课外活动,发现该系的英语教育历史不长,但课目齐全,重英式教育而轻美式教育,在开展英语教育的同时,从未忽略国文、党义和心理教育,并且始终坚持体育教育。这说明该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队伍虽然精干,但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国家,具有一定的跨地域性,并表现出较强的包容性。教师各司其职,除承担课堂教学外,还参与学生课余活动,很有活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学识过人,有许多名家都是从这支教师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如李霁野和曹禺。这表明该系是培养、聚集英语人才、戏剧人才的摇篮。学生人数不多,因为该系只招收了4个学级的学生。除了天津籍的学生,其他省市皆有。天津学生中,居住在租界的学生较多。这说明20世纪30年代能够上大学的女子家境较好,经济条件上佳是女性上大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该系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英文学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参与组织。英文话剧是主要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提升了英文素养,而且提高了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校是女子师范院校,教师队伍以男教师为主体,而学生群体中皆为女性,男教师和女学生良好互动的关系,有利于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课堂上男教师用学识来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真诚来关爱学生而不是轻视、压迫学生。学生尊敬而崇拜教师。这也恰是处于社会发展中的男女两性关系和谐发展的写照。此外,女学生除了上课学习知识,还在课下组织活动、登台演出,凸显了女性的主体身份,这表明该校在提升女性能动性、主体地位等方面也做出了不小的努力。
然而,英文系的英语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课程安排上,英语语音的教学应该放在低年级,这更适合学生接受英语的习惯,也比较符合英语教育的规律。在师范类院校中,应该适当增加中西方教学法比较的课程,有利于中西方教育的互相借鉴。在师资方面,女教师的比例太低,当然这和民国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有关。
总而言之,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在民国时期具有较高的英语教育水平,这跟该校重视英语教育密不可分,也与教师、学生的努力分不开。鉴往知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的历史经验,可为当下大学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英语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侯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院教授;师卓,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天津农学院外国语系讲师)
A Study on Girls’English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Republic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at Hopei-Province Girls’Normal College
Hou JieShi Zhuo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has been stressed more and more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Hopei-Provincial Women Normal College,wellknown in modern China,has also made a great progress.At present the academia at home and abroad studies the subjects of this college focused on its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and music education,whil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s often neglected.In fact,the English education in this college in the era of Republic of China had unique features.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its curricula,the faculty members,the students,and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It not only brings insight into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girls’English education during the era of Republic of China,but also provides helpful ideas for today’s English education.
Women Normal College;Department of English;Education Of English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