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创设一个“说”的环境

2017-03-29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子林小学王艳霞

成才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创设语言

■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子林小学 王艳霞

给学生创设一个“说”的环境

■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子林小学 王艳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孩子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孩子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教育目标多元化的今天,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意识逐渐形成,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想说、可说、敢说、会说,而差的教学则会导致学生习惯于沉默,或表达并非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因此,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面占有主要地位和作用的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作用。接下来,笔者从一名语文老师的角度谈谈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说”的环境。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

儿童发展心理的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潜力很好,他们善于模仿,喜欢说话。看到什么说什么,从不顾及什么。可是,到了高年级,学生变得越来越不爱说,甚至有的课堂上老师“一言堂”,因此,老师应该创设富有吸引力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

例如《乡村四月》这首诗,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让学生说春天美景这一环节,课前我搜集了许多生活中的美景图片,做成影集,循环播放,再配上美妙动听的轻音乐,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发现原来这些美景就在我们的身边,都是熟悉的景点和景物,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时,我立刻抓住良好的语言训练机会,诱导他们说话。对那些说得学生好的予以肯定,说得不太完整的要求他们排好语序再说,特别注意对那些不敢开口的学生,我相机引导启发,在创设的情景中,鼓励学生开口说,只要能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我立即表扬,从而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给他们壮胆。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小学生对新鲜好奇的事物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适时激发小学生的表达欲望,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小学时期是人生的初步阶段,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稀奇的,所以,我觉得联系日常生活,创设话题,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善于借助丰富多采的日常生活进行语言教学。

例如《巨人的花园》一课的学习中,在教学中讲到巨人把孩子们都赶走这一部分时,我创设生活情景,就把文中的内容模拟到课堂上来,组织学生模拟情景剧表演,老师演巨人来轰赶他们,其他学生演小动物和孩子们,表演完后,再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来谈感受,交流讨论:你觉得巨人为什么要把孩子们赶走?他这样做好不好?抛出问题后,立刻形成了两个对立的观点,有人说:“我觉得不应该把孩子们赶走,因为美丽的景色要大家分享才会更美丽。”还有人说:“我觉得应该赶走,因为以前我家院子里的桃树开花时很美的,就被别人把花都折断了,拿到自己家里当插花,那万一这些孩子们进来了,巨人肯定会担心他们破坏这里的美景。”正是联系了生活实际创设语言话题,同学们才会你一言我一语,有很多话可说。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我要求各组中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先示范,然后再引导学生自由地想象和发挥,对有创新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再如《迟到》这一课,当作者因为各种原因不想上学而迟到,被父亲狠狠打了一顿时,我就及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小组讨论:作者该不该挨打?为什么?你有过迟到这样的经历吗?让你最难忘的是哪一次?这样的问题抛出去后,学生立刻炸开了似的展开讨论,再请小组汇报时,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觉得迟到了就该挨打,她必须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不然就不会长记性,有可能下次还会迟到的。”立刻有另一个小组举手反驳:“我们小组有不同的看法,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免不了会出错,应该给机会改正,而不是打骂。”还有小组继续反驳:“我们小组觉得其他两组说的各有道理,我们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犯了错误应该惩罚,可是,不能下手太狠了,还是要以说服教育为主。”……

此时我就在思考,学生为什么有这么多话可说呢?原来是老师的提问,正是学生生活中遇到过的,也发生过的事情,他们当然有话可说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语言话题。只有让学生对话题产生兴趣,学生才有话可说。

三、树立信心让学生有话敢说

许多人在众人面前是无话可说的,或在生人面前很不自然,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的。这样势必会影响着一个人的交际。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诱导学生“敢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在课堂提问中,常常是学生被点名站起来而脸色绯红。他们之所以不敢说,是因为怕自己说得不好,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耻笑。正是因为这样经常不说,组织语言的能力越来越差,如此恶性循环,学生就更不敢说,其实只要学生能开口说一句话,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因为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口头表达也需要锻炼,谁都不是天生的出口成章,口若悬河。

例如《月球之旅》这课教学,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相关资料。上课时,我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大胆的说,畅所欲言的说,然后以小组汇报为单位来汇报。我本想,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又做了充分的预习和讨论,小组汇报起来应该每个成员都有话可说,但是,没想到,汇报时只有那几个会说的学生敢举手。于是,我赶紧调整教学思路,激励不敢开口的学生大胆表达,首先点了一名平时最不爱发言的陈志庸同学,他面露为难之色,慢慢腾腾地站起来,结结巴巴,支支吾吾,一句话都表达不清楚。此时我仍然面带微笑认真聆听,耐心的帮助他调整语言,然后再让他表达一次,这一次他表达的非常好,搜集的资料也很齐全,同学们羡慕的看着他,认真的听着,于是我及时表扬和赞赏,他露出了开心的微笑。这样一来,敢说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表达起来起信心十足。本来学生对神秘月球之旅这个话题就非常感兴趣,我因势利导,播放月球之旅的相关视频影片,再让学生谈观后感,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敢说。

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对不敢说的同学要给予自信,多鼓励,多表扬,对不会说的同学要多提简单的问题,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敢说的信心。

四、指导方法让学生有话会说

自信是会表达的第一步,其次就是表达时要有方法,有条理,这样你说的话才能吸引听众。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还是课外与人谈话,都应有条理,使别人听清楚。说话有条理,就是常说的“言之有序”,也就是按一定的顺序说话,说完一层意思,再说一层意思,并注意各层意思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说得清楚。

首先,表达不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胆量不够,缺乏锻炼,一站起来就心慌,一张嘴就打哆嗦,不敢说。

2.思维混乱,为什么说,说什么,怎么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没想清楚。

3.没掌握分寸,说过头,说不到位,怎么说才恰如其分,没掌握好。

4.用什么词句不准确,什么语调,什么句式,不能准确的表达心声。

相应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1.明确表达目的,解决“为什么说”的问题。

2.想好表达的方法,解决“采用什么方式说”的问题。

3.理清表达思路,解决“先说后说”的问题。

4.根据对方特点,听者的身份、性格,与自己的关系等要弄清楚。

5.加强锻炼,养成善于表达的习惯,要沉住气,礼貌大方,语气亲和。

6.注意积累,多听、多看、多交流,丰富表达经验。

7.重视语文修养,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提升学识学养,进而提升谈吐品位。

8.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素质,说话自然条理分明,有逻辑。

因此,学生由有话想说,到有话可说、敢说、会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一步步慢慢引导,切不可心急,一心急就会乱发脾气,乱批评,要沉得住气,因为老师起到一个以身示范的作用。当遇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要表扬,当遇到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学生更要表扬,给学生创造一个“说”的良好氛围,给学生创设一个“说”的良好情景,给学生创立一个“说”的良好信心。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以满腔热情关爱学生,和学生直接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让每个学生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创设语言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语言是刀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