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经》的价值在于修德避害

2017-03-29郑华栋黄鹏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修德易经周易

郑华栋,黄鹏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00)

《易经》的价值在于修德避害

郑华栋,黄鹏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00)

历代研究《易经》的著作无外乎从两个方面予以阐释:一是从推往知来讲其象数的神奇和玄奥,一是从孔子的十翼讲修身养性的义理和深刻,仅此而已。但二者的针对性却一直被遮蔽着。其实,《易经》并不神秘,它恰恰与为人子女及为人父母所受授的最初教育有着一致的精神——即避害与修德。

易经;避害;修德

《易》是我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在《汉书·艺文志》及其之后的许多重要书目中都被列为群经之首。它之所以受到文化界的高度重视,乃是由于它首先确立了我国文化的修德避害性质,成为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的基本准则。

一、卜筮避害

《易》本来是一部记录卜筮的书,后来又由于周文王、孔子的增益,就变成了一部讲修德的书,即现在的《周易》。《系辞下》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1]89其所忧患者,无非远害与去害,远古人认为避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占卜问卦。占卜问卦灵验了的,就记录在《易》这本书上。占卜问卦的依据即推往知来,是相信古今往来的变化有一个明确的定势,如四季的更替,五行的生克,阴阳的往返,等等,都是建立在纯粹的观察与经验积累的前提上的。《系辞下》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2]这就准确地概括了我国民族文化的无神论性质。尽管是占卜问卦,也没有神的任何位置,其依据完全是观察与经验。诚然,占卜问卦的成功率非常低,很多人都明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占卜的成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不能作为治国理政的依据。但卜筮仍然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被历代的书志著录,虽然只是作为数术的一支。《汉书·艺文志》评道:“蓍龟者,圣人之所用也。《书》曰:‘汝则有大疑,谋及卜筮。’《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于蓍龟。’‘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及至衰世,解于斋戒,而屡烦卜筮,神明不应。故筮渎不告,《易》以为忌;龟厌不告,《诗》以为刺。”[3]1771这就是说,卜筮也是一种极其谨慎恭敬的仪式,稍微的玩弄是绝对不行的。“天下之至精”,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卜筮效果不理想,还在于“史官之废久矣,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即“苟非其人,道不虚行”[4]。《隋书·经籍志》对数术的流传也是持如是态度。

二、修德避害

卜筮对于避害既不易行,亦不可靠,于是人们便另外寻求一条易行而可靠的避害道路——修德。修德的本质,是充分和谐地融入人类社会,以避免社会及文化对人本身的伤害。《尚书·太甲中》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5]164这就是说,在古人的心中,社会及文化对人本身的伤害远比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大得多。于是,古人就更加看重修德对避害的作用。《周易正义·系辞下》曰:“是故履,德之基也。”王弼注:“基,所蹈也。”孔颖达疏:“正义曰:以为忧患,行德为本也。六十四卦悉为修德防患之事,但与此九卦,最是修德之甚,故特举以言焉,以防忧患之事。”[6[7]2727行善和行仁义是一个道理,都是要为人避害去害,这种积累,就是行善和行仁义。《易·坤·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8]这就是说,做好事的结果一定是好结局,做坏事的结果一定没有好下场。至于什么是压坏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卜筮不知道,而且神仙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也毫无意义。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是则圣人之所以学《易》者,不过庸言,庸行之间,而不在乎图书象数者也。今之穿凿图象以自为能者,畔也。”又说:“《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夫子之所以思,得见夫有恒也;有恒然后可以无大过。”[9]27

修德的第一个方面即注意自己的言行。言行于人于事都有巨大的影响,不可不加以注意。《易·系辞上》曰:“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10]即是说,治国理政、全身远害的关键在于自身的言行如何。恶言恶行则是惹祸的关键,这是不容置疑的。《论语·述而》曰:“加我数年,言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11]101无过,则远害矣。

修德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顺应自然,顺应人事。这个顺应是否要通过学习来实现,儒道二家的分歧很大,甚至意见相反。孔子主张学习是“下学而上达”。什么叫“下学而上达”呢?《论语·尧曰》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12]学习纯粹是个人的事情,并且是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朱熹则主张学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3]48学习则取消了它的有限性,变成了无限的社会需要。理学家是把学《易》作为了解自然的钥匙,相信《易》描述了自然世界的数学模态。(参见《近思录》中的几条:“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14]“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也。天下常久之道,天下长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15]“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16])从朱子非常自信的口气可知,理学家是知道了自然的密码。其实,不仅古人,就是当代的人,也很难说就掌握了自然的密码。殊不知列为群经之首的《易》只是讲修德的《周易》,而不是讲阴阳五行的讲卜筮的各种《易》。理学家讲象数,似乎偏离了《易》的要义——避害,把《易》当做了“格物致知”的台阶或工具,显然有极大的偏颇。

三、老庄对《易经》避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道家也讲学习,但不讲为社会需求服务,也不讲认识分别自然,似乎与修德无关。但道家把避害之道发挥得淋漓致尽。先说老子的避害。第一,和光同尘。《老子·五十六章》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17]280说一个人应当同他所生活的人群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而不是有棱有角、给别人制造麻烦;这样,人们会自然会来亲近你,给你好处,也就自然的避免了许多不可预料的害处。这同《周易》的说法是一致的。《易·系辞上》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王弼注:“方有类,物有群则有同有异,有聚有分也。顺其所同,则吉;乖其所趣,则凶。故吉凶生矣。”[18]第二,谦下守弱。《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三十六章》曰:“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的发明。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19]人们喜欢占强,他宁愿守弱;人们喜欢明白,他宁愿糊涂;人们喜欢荣耀,他宁愿耻辱;所以他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即所谓以退为进。《易·谦》:“亨。君子有终。”孔颖达曰:“谦者,屈恭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故曰亨也。小人行谦则不能长久,唯君子有终也。”[20]第三,清心寡欲。老子告诉人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文化和自身的欲望,容易给自身带来巨大的伤害,很容易被人忽略,这在倡导各种文化的时代,是很有警示意义的。而老子多从利害祸福等角度看问题,虽然深刻,但难免给人以权谋家的感觉,不及《周易》来得光明正大。《周易》避害是以“夭寿不贰,二修身以俟命”为指归的,所以光明正大。老子是把避害和修德看成一体的。

再看庄子的避害。第一,喜欢无用。《庄子·逍遥游》说:“今子有大树,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21]18以后的《人间世》、《山木》中常提到这种大而无用的树。无用之用,即能避免诸多无谓的争斗和伤害,做到终其天年,寿终正寝。这是有用之物难以做到的。再则,无用之用比人们认识到的有用之用广大深远得多,很难说,今天的无用之用会变成明天的有用之用,不仅仅只是能全身避害。无用,并非毫无用处,是除了自身之外没有另外的用处,也不用去追求别的用处。是那些刻意超越自我的人需要注意的。第二,出于性情的忘我,充分的融入到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中去。《人间世》主要是讲伴君之事,是通过孔子敦谆谆告诫即将去卫国辅佐国君的颜回,讲述了庄子关于避免伴君之害的道理。为人臣子是人们不可避免的命运之一,必须认真对待,不能回避,不能马虎。孔子告诫的要领是“心斋”,即“形莫若就,心莫若和”的道理。孔子说:“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恶死!”[22]并且“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莫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23]关键在于“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不能执着,“入则鸣,不入则止”[24]。“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25],能与国君打成一片。随波逐流要懂得出于性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达到无疵的境地,无疵即是无过的境界,无过既能全身,又能养性。如果由于伴君犹伴虎狼,就隐退去而躲避人臣的命运。在这点上,庄子对儒家是有大功的。

总之,古老的经典与人类对于孩子最初的教诲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天下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伤害,总是殷切的叮嘱孩子这也不能、那也不能,即进行避害的教育;然后也都期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最充分地、最和谐地融入到社会的生活中去,总是殷切的叮嘱孩子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即进行修德的教育。所以,聆听历史老人的教诲或阅读民族的经典同接受父母的教育有着同样的价值,意义也是一样的。当然,这种聆听和接受,都必须带着真诚和孝心,才能够直切了当,有所获益。

[1][2][6][8][10][18][20]王弼等注,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4]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赵岐注,孙奭疏.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泰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

[11][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3][14][15][16]朱熹、吕祖谦撰,斯彦莉译注.近思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7][19]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1][22][23][24][25]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责任编辑 史素芬)

I206

:A

:1673-2014(2017)01-0032-03

2016—08—12

郑华栋(1990—),男,河北张家口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黄鹏(1954—),男,四川资中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修德易经周易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易经·序卦》探微
甜甜的“蝴蝶茧”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周易》与《孙子兵法》
《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易经》里的《天演论》
做官与“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