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探析
2017-03-29刘月瑛
文/刘月瑛
电视新闻业与大众关系密切,但其因创新不足而存的问题,使其未能有效获取大众青睐。因此,新闻编辑应强化编辑素质,不断推动编辑创新,与大众新闻诉求相契合。下面对其创新途径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新闻编辑有所启示。
一、新闻编辑现存问题分析
时代进步使信息传播向着多元前进,大众思维、价值观等转变较大,过去的新闻模式较大众需求而言滞后严重,新闻编辑亟待创新。而新闻编辑现存问题总结如下:
(一)新闻内容较为空洞
目前部分电视新闻为赢得大众关注,会应用些许举措来创新节目形式,但其创新成效未达预期。部分编辑可能利用复制形式来对新闻进行编辑,还有的为使新闻得到较高关注,对其内容进行恶意改造,使事实反映变得歪曲。上述编辑非但未使其关注得到增强,还导致社会舆论遭到误导,制约了新闻业发展。对新闻节目进行形式创新本无错误,但编辑应对新闻进行正确认知,若其内容空洞却利用新颖模式来装饰,必然无法使节目效果得以提升。新闻编辑需要兼顾实际性与时效性,并对大众及专业人士等的评判进行重视。现阶段,部分新闻浮于表面,未能将其深层价值进行高效挖掘。国民素质愈加提升,若新闻编辑未能对其空洞内容进行重视,便会流失更多观众,严重制约新闻发展。
(二)编辑创新不足,节目模仿化较为严重
新闻编辑在主动性、创新性方面意识不高,导致节目过于模仿化。例如,某新闻模式深受大众青睐,很多编辑便以此为模板进行编排。该做法虽然短期可使收视率等得以提升,但长久便会使大众产生厌烦。若编辑不对自主创新进行重视,便无法使收视率得到保持与提升。此外,编排形式过于模仿而使其过于单一,导致大众对此类节目失去耐心。很多新闻节目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过于老套与传统,再加之其形式安排并不合理,使得大众产生厌烦等情绪,无法有效博得眼球。
因此,必须对节目形式进行有效转变,使其传播内容、形式等呈现多元性。必须确保编辑质量,使编辑能力紧跟时代,从而使新闻节目与观看变化相契合。
(三)时效性不足,且内容混乱
新闻编辑需要保障其真实、时效等特性,使大众可及时对事件相关新闻信息进行获取。即便事件过于单一,编辑也应对期播报点进行寻找。现阶段,部分报道在时效性方面严重不足,存在重复报道等现象。此外,各报道的评判观点大致相同,这种“流水化”的编辑形式使得新闻生命力遭到极大削减。同时,新闻在编排、内容等方面较为混乱,很多节目未对播报中心进行明确,无法将寓教于乐、传播能量等功能进行发挥,也无法达到观众预期效果。上述现象与编辑创新、探索等能力过于匮乏密切相关。
二、对编辑创新能力进行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选取创新性较强的新闻节目,确保内容更富价值
新闻编辑在创新过程中应对播报内容进行适当扩充,还应确保其价值、时效性。播放时要对“精简”二字进行重视,前者是指对其内容进行精炼,防止内容太过空泛。而后者要求新闻在文字叙述方面做到言简意赅,使大众能够顺利了解其传达信息,确保节目效果得以有效提升,与其精神追求相契合。电视新闻在文字表达或者是影像配置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择优选取,同时以特殊手段来整理新闻,使其实际、时效性得到提升,强化新闻与大众的联系。此外,新媒体等逐步普及,使信息获取不再受时空制约,新闻编辑需要扩充新闻所蕴含的信息量。首先,编辑应酌情增加、删减新闻,确保新闻主题得到突出。其次,在编辑开始前应全面而条理地检查素材,对新闻实质深入分析,还应对其真实性等进行查验。若新闻失去其播放价值,则应严格删除,使其编制效率得以提升。
(二)提升对新闻的敏感意识
编辑创新需要相关人员提升对新闻的敏感意识,编辑本身富含创造性,实现了从采集直到播放的整体思维操作。只有使编辑创新性得到保障,才能时新闻紧跟时代,赢得大众对新闻的肯定。敏感意识是编辑必备素质,新闻编辑主要处理新闻信息,使其传播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尤其是对新闻头条而言,不但需要和社会主趋势相契合,还应使关注焦点得到体现。新闻所含播放价值与编辑挖掘深度密切相关,编辑需对新闻特点进行找寻,强化新闻与生活间的联系,在使新闻认可度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确保收视成效得以加强。
(三)对编辑认知进行强化,丰富编辑经验
对编辑思想进行有力创新,并强化其认知度是推动编辑创新的重要前提。应利用多种编排手段,强化更新意识,同时对编辑经验进行充分积累,为编辑创新奠定基础。此外,编辑人员应对专业素养进行强化,对行业最新理念进行学习,在处理新闻时,应对编辑目标、责任等进行明确,以清醒状态与多方考虑确保编制质量,使其播放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例如,新闻编辑应深入一线,协同记者出外进行采访,从而使其新闻敏感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使其社交能力得到强化。新闻编辑需要以采访能力为前提,才能够有效地对新闻进行编辑,使新闻资讯更富真实性与准确性。此外,新闻编辑还应对后期制作等能力进行强化,这便需要加强其文字加工以及对新闻价值进行快速鉴别的能力,同时采访时对新闻图片进行恰当拍摄也应是编辑必备能力。只有其对编辑认知、能力等进行相应强化,才可使编辑技能向全面化推进,进而使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四)注重对编辑经验的总结、积累以致升华
新闻编辑若想强化创新意识、能力,必须要具有如下三项能力:首先,要与新闻创新所需要的语言表达要求相匹配;其次,要对社会有着独特洞察视觉以及方法;第三则要对新闻趋势进行有效把握。新闻编辑需要明确其复杂性,对新闻事件要乐于思考与解析,而这便需要编辑注重总结、积累。现阶段,新媒体蓬勃发展要求编辑锐化自身观察力,做到博览群书并对经济形势以及民风民俗等透彻理解,从而使知识面得到有效扩展,面对大量稿件时可以准确地判断与取舍,确保整理的稿件与当地实际相贴合。
积累并不是最终目的,对其进行升华并运用至编辑中最为关键。首先,新闻编辑要对僵化性质的报道进行改善。比如,对农村相关政策报道时,在涉及到背景、相关精神以及深入解读的同时,还需要对农业生态、科技等方面多加报道。同时,要对报道形式进行突破。编排新闻时不能单纯对事件进行报道,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录音或者视频的采访,还可与新闻场景相结合,让受众获得对新闻的真实感受。
(五)强化对编辑的组织与协调
新闻编辑对创新能力、意识等进行培养,组织协调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新闻编辑关键是对大量新闻信息进行选取,而不是编稿,因此这对其判断、分析等能力有着较高标准,新闻编辑应明确如何对文字、图片等进行协调搭配,采取何种语速、语调等来播报信息。此外,还应明确如何使连接与搭配等与各性质新闻相契合,做好新闻间的有效过渡。上述内容都应是新闻编辑预先组织与协调完善的。电视新闻从拍摄伊始,经历制作以及后期剪辑,直到播报呈现,必须给予观众连贯的体验,若想使节目效果更为精进,编辑人员则应从题材出发,对其进行细致入微地策划,对播报语速等进行合理布置。新闻编辑需要不断切换新颖角度,才能够使电视新闻与大众收视需要相契合,从而赢得更多关注。
三、总结
总之,编辑人员需要关注创新,使编辑意识、技能等紧跟时代,避免内容的空乏,对新闻实质价值进行深层挖掘,同时强化新闻事件、大众间的关系,使新闻赢得公众青睐,推动电视新闻业高效、持续发展。
[1]李亮.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传播,2015,7(24):208-209.
[2]赵灿.开发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171.
[3]曹佳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传播,2015,7(05):21-22.
[4]李艳馥.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培养创新能力[J].科技传播,2011(18):6.
[5]杜江毅.浅谈如何开发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