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外语学习焦虑及应对方案分析
2017-03-29邢秋迪
文/邢秋迪
焦虑情绪作为阻碍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因素,同时期外语学习焦虑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不明确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主要特征、分类等现象,不清楚焦虑情绪和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1],再加上学生不懂得及时调节,从而导致外语学习焦虑情绪的普遍存在,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看来积极进行:新时期下外语学习焦虑以及应对方案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新时期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是四个省六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共计640名。每周学生都有定量的英语学习任务,并且定期还有英语课程考试,其中大部分的学生可以在这一阶段顺利通过考试,在考试之前不同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情绪[2],因此他们是最为理想的研究对象。此次研究中有效问卷为588份,有效率为91.9%.在此次研究中为了有效避免学生素质以及学科差异影响到研究结果,本次选择的学生不仅有重点院校的还有非重点高职院校的,涉及工程管理,会计电算化,建筑,园林技术等专业,男生402人,女生186人,年龄从18岁到22岁。
2.研究工具
(1)外语学习焦虑量表
根据外语课堂焦虑量表来调整外语学习环境的特殊性,同时对其作出合理调整,在此过程中增加了三个题项,并将测量范围积极延伸到日常外语学习过程中,在问卷调查中一共有35个题目,均采用的是5分量表,在此环节要注意:该量表是研究新时期下外语学习焦虑程度的主要工具,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证实。在研究之前对量表的可信度作出科学预测,针对问卷数据展开了球性试验,采用主成分法得到了八个因子,将其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0.27%,其中的变量8,11,21的负荷量都小于30同时差距不大。将这些数据从量表中剔除,最后剩下了两个变量。探究性因子分析题中包括了28道题项,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研究者的性别,专业,年级等个人信息[3]。
(2)英语学习焦虑的自我调节策略量表
访谈对象是随机抽取的30名学生,在访谈之前,告知访谈人员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访谈活动结束后研究人员会根据本次访谈结果为外语老师提一些合理化建议。为了方便分析研究数据,将研究人员与被访者的对话进行录音[4],并及时做好访问笔记。待到访问活动结束,研究人员会根据录音以及笔记内容来整理外语学习焦虑自我调节的有关题目。共计40个题项,为了保证选择出来的题项具有一定代表性和问卷可信度,根据两次试验以及多位青年外语老师的意见,反复修改了问卷题目,最后只保留了26个题项。
(3)数据分析
采用不记名问卷收集数据,将两份问卷同时发放,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被告知,此次问卷能够帮助他们测出他们在外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在研究结束后会为他们外语老师及时提供科学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对外语学习焦虑情绪的自我调节,因此学生都主动的参与进来。根据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分为:低焦虑,中焦虑,高焦虑这三个层次。在问卷2中采用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研究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及其自我调节策略的类型,描述性的统计了学生外语学习中焦虑自我调节策略的使用情况,并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来研究了不同学生在使用焦虑自我调节策略中存在的差异[5],对男女生在外语学习焦虑自我调节策略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检验,力求找到男女生存在焦虑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研究结果
1.外语学习焦虑程度
根据量表划分标准,在2.5到3.4之间的为中等焦虑,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整体上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整体均值为2.959,高程度焦虑和低程度焦虑者所占比例不大,由此看来,外语学习中学生产生的焦虑情绪是普遍现象。本次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了四种外语学习焦虑的自我调节类型:自我效能提升,逃避问题,解决问题,转移注意力。经过描述统计分析得出:这四种策略总体使用均值为2.832,策略平均值按照从高到低顺序排列为:自我效能提升3.611.转移注意力3.045,逃避问题2.575,解决问题2.195.由此看来学生更倾向通过自我效能提升的方法来调整外语学习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同时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学习压力方法,它对学生日常行为影响很大。
2.学生在自我调节焦虑情绪中存在的差异
分别对高焦虑,中焦虑以及低焦虑等学生在焦虑自我调节策略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了解,最终得出,学生外语焦虑自我调节能力有效上升,但是不同程度焦虑对象之间在自我调节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3.在逃避问题策略使用中存在的差异逃避问题策略在情绪体验产生之后会有意识的抑制情绪,更加倾向于隐藏情绪,这样一来不仅焦虑情绪得不到及时调节,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外语学习。情绪的调节主要包括正情绪和负情绪,在隐藏负情绪的情况下,证正情绪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了负情感体验,这种一种不恰当的焦虑情绪调节策略,不但不能缓解焦虑情绪还会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结语
从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以及对外语焦虑情绪的自我调节策略使用状况作出分析,最终发现,新时期下高职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处于中等水平,在日常学习中他们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提升,逃避问题,解决问题,转移注意力这几种方法来缓解外语学习中产生的焦虑情绪,由于学生不同,因此他们的自我调节策略使用情况也不同,学生更倾向于自我效能提升。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环节焦虑情绪,老师要及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强化对外语文章的阅读训练,及时缓解学生害怕外语的焦虑情绪[6]。向学生强调,仅仅依靠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还不能实现对外语知识的有效吸收,因此要求学生在课下自觉使用互联网,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来学习外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及时缓解外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有助于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调节,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在减轻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情绪同时,积极推动外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王文霞,龙晋巧.外语学习焦虑与应对策略[J].安顺学院学报,2016,18(3):73-75.
[2]安孝婕.外语学习焦虑及应对策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8):25-25.
[3]李姝.外语学习焦虑的应对策略[J].文学教育,2016(9):106-107.
[4]古隆梅.人本主义视野下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探究及应对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69-271.
[5]刘琳.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2(71):116-117.
[6]杨喆,孟凡茂.教师如何应对大学生外语学习中所产生的焦虑[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2016(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