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影响效用研究
2017-03-29李娜顾婷婷
文/李娜 顾婷婷
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发展的象征,也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增产增收的重要关键。在日趋激烈的城市形象塑造和话语建构及其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朗的今天,“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对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极为不利。新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作用发挥,对传承和延续城市文化,承接城市过去未来,具备时下立足性管理探究价值,并以其幽深影响,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研究背景
在如火如荼的全域旅游发展大背景下,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互联网+旅游”和“旅游+精准扶贫”战略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排头兵,在旅游大数据时代,具备中心化和可行性及其舆情价值,更在全面解读旅游扶贫政策的传播影响力作用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为新城市建设提供了信息化互动优势。
二、影响效用
(一)新媒体开辟旅游形象传播新途径
旅游目的地的媒体传播,在城市大数据维度评比分析中,以“活跃度”、“传播力”、“互动力”实现可虚伪宣传、市场吸引力提升等重大作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形式,在丰富着传播载体形式的同时,也使旅游传统文化传播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互动性”的传播特点,在相应的新媒体联系中,以交互式和跨时空观念,整合了网络新媒体形态改变,对城市的旅游形象树立,以细致化和精致化和3D效果的形势和信息传播价值中,展现了最新的发展姿态。
(二)城市旅游和城市名人的联姻
新媒体对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打上了时代新声代影视明星的队伍建设,并同时在社会范围内引领思潮。以横店为例,追星的足迹和新媒体的互动,无疑吸引了游客的足迹,并在虚拟世界中探寻与明星们的互动,更容易在情感世界中引起共鸣,并参与体验旅游名城的参与动机。
(三)对城市旅游业形象无形资产支撑
城市所推崇的网络事件效应,有正面和负面之分,尤其是有效且可信度高、成本低廉的新媒体传播,无疑成为城市形象打造的良品,并在主流媒介中成就了受众参与不到的事件价值。尤其是信息传达更具便捷化优势,且在活动举办中,获得与时俱进的广泛价值。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对城市旅游业形象无形支撑,以整合营销传播活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对城市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的分析进行精准的城市形象定位,对城市优势资源整合,增强城市招商引资、吸引人才能力提升,具有无形的资产汇聚作用。
三、传播策略变革
以平遥古城为例,当地政府“致力打造更具国际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为目标,实施多元化发展、开放化经营战略,全力打造国际旅游魅力城市新形象。政府在形象塑造过程中,坚持旅游者的主体地位,打造旅游业“官方形象”,通过宣传内容多样化,总体利用新媒体资源进行深度推广。
以宏村为例,包括旅游形象策划在内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通过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并借助运用词频统计分析、情感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方法,实现了隐性构建力量的能力提升[1]。哈尔滨冰雪旅游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为例,在实施路径时,通过细分受众,进行信息的精准推送,通过跨媒介传播、互动式传播、体验式传播、智能化传播策略进行整合营销,取得了该市形象传播力形成与提升[2]。应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聚焦优势产品,打造独特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先导产业,实施城市旅游形象战略,进行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3]。
运用门户网站,开辟专门的城市品牌形象宣传栏目,主旨内容围绕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和城市识别。在城市形象宣传中,以及时报道、后续追踪和市民互动,谋求城市内部公众对城市形象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并参与城市形象的战略规划。对城市新形象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细致展示。
借助于电子邮件营销手段,以会展活动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及时建立、补充、更新参展商客户数据库,通过会展产品与服务信息传递、电子邮件咨询服务、参展商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辐射城市形象宣传。
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短信平台发送具有“城市形象”内容的短信的方法来宣传城市品牌。利用移动媒体数字广播电视地面传输技术播出,实现打造城市形象新“名片”、拍摄城市面貌宣传片制作、满足流动人群的视听需求为主的新型媒体,为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带来新的发展助力。
[1]庞兆玲,仲明明,潘立新等.基于网络文本的古村落型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宏村为例[J].大理大学学报,2017,2(3):25-30
[2]荆丽娜.基于“互联网+”的哈尔滨冰雪旅游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J].冰雪运动,2016,38(1):59-63
[3]王淼.互联网+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以天柱山风景区视觉形象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