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卫视如何利用好融媒体资源
2017-03-29胡志强
文/胡志强
省级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国家的主流媒体,肩负着“主导舆论、把控底线、占领阵地”的重任。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①。在加快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转变的形势下,传统媒体经营理念已经不适用于融媒介的发展环境。在电视新闻民生节目的创作理念上,如果沿袭传统的制作和传播方式,势必会丢失新兴的网络用户。
当前国内省级及以上级别的广播电视集团都在快马加鞭融合转型,依照发展速度与现有成绩,大致分为三个进阶段位。第一阶梯是思路明晰、方法有效、成绩显著的电视集团,以央视国际、杭州华数、上海文广三家机构为代表。这三家广电集团依据雄厚的资源,在2—3年内形成全国规模的产业布局,依靠自身巨大的体量,率先发展新媒体,具备融合发展的技术与运营实力。第二阶梯是思路明晰、方法有效、正在取得成绩的机构,以湖南广电、江苏广电、广东广电以及中国教育台为代表。第二阶梯的机构在电视云媒资、大数据服务和客户端建设方面刚刚完成战略布局,处于快速上升期。第三阶梯是其他省级电视台,受制于台内资源、战略布局和政策藩篱等因素,尚且处于蓝图谋划时期。
一、坚守省级电视台的传统优势
作为其传媒定位而言,地方电视台必须坚守阵地,并开疆拓土,成为“坚决听党话、坚定跟党走”的有信念的媒体,成为“与群众最近、和百姓最亲”的负责任的媒体,成为“为地方政府添彩、为区域经济助力”的正能量的媒体。要做到这些,地方电视台应毫不迟疑立足广电传媒特点,以“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作为主体定位,主动拥抱互联网,从核心底层开始进行传媒的互联网改造,强化广电与互联网媒体的高度融合、一体运营,全面实现广电传媒的互联网生存。
(一)坚守电视媒体的公信力
广电媒体吃的是信息饭,在保证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成为信息采集分析、信息提炼整合、信息管理传播方面的专家。同时,作为大众媒体,我们还必须对受众接收信息的场景、信息可能导致的情绪反应、以及信息沉淀后的社会影响等一系列综合体验进行预判与评估,以对我们传播的信息给受众带来的综合体验有全面的把控与引导。但这是个信息贬值的时代,是个体验多元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的普遍信息化,借助互联网发布信息门槛较低,信息源正在大规模的扩展。地方电视台的影响力的确在下降,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其实互联网上的基本信息也在大幅度贬值,因为,在信息高度垃圾化的现状下,其实伤害互联网信息的对手正是互联网本身。而在信息传播业方面,地方电视台如果通过传媒资源的整合运营与融合发展,是有机会成就区域最为强大的信息传播平台的。
(二)坚守“三贴近”的内容创作原则
广电人接地气、近民生,近身作战的线下活动优势明显,结合我们传媒优势与互联网平台,地方电视台完全可以形成多维度的、更具体验感与亲和力的数据收集能力与融媒体贴身传播能力,我们完全可以将现有的大众传播弱势变成这是我们独特的分众与专众服务优势,贴近地方实际、贴近日常生活、贴近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地更贴心地为当地的老百姓服务。域外信息本地化,本地信息服务化,通过贴身优势的融合再造与整合传播,让更多的当地人喜欢当地的“近传媒”,这是地方电视台的特色,也是地方电视台在区域传播中的优势。
二、以媒体融合为主导,建设全产业链条
以媒体融合为主导的区域全产业开发一定要形成的尽可能完备的产业链条,并在链条中形成具备媒体可把控的核心价值点。一是要建立两类线上平台,其中一类是立足传统广电传媒的定向服务于这个产业的广电节目或者专栏,创造该产业的服务品牌,形成对这个产业的信息源头的控制能力,另一类是打造针对这个产业的基于互联网的手机移动端(含网站)平台,包括微信、专业APP或基于H5技术的微网站等,以实现广电传媒互动与信息服务用户的目标;二是强化线下活动,进一步主导搭建好该产业内商家与消费者线下活动平台;三是主导建立两个社团,包括商家服务社团与用户服务社团;四是主导建设每年一场的产业高峰论坛与一套常态化的产业产品与服务优劣的内部评价体系,引导有限的优质传媒资源向产业内少数优质商家靠拢;五是主导运营一个该产业内更具传媒特色、更利于大数据分析的产品或服务。
总之,我们要利用我们多年历练的强烈的传媒意识,从传媒角度为我们所选定的特色产业来一次文化创新、体验革命,实现传媒产业的全面创新。
注释:
①朱春阳,刘心怡,杨海.如何塑造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J].新闻大学,2014(11):P9-15.
[1]陈玺.融媒体背景下省级地面频道转型研究——以“广东新闻频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07).
[2]李振中.融媒体时代电视台节目管理方式研究[J].传媒,2017(03).
[3]周文力,刘红明.创新与融合:深挖、精挖两会富矿[J].新闻战线,2015(04).
[4]陈宇.扎根本土 融合发展——省级电视台早间新闻节目的发展之道[J].新闻世界,2017(10).
[5]史筱娅.整合创新促进广播电视向融媒体发展——以2017年江西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声屏世界,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