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传播走向分析

2017-03-29汪亭玉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媒介受众

文/汪亭玉

媒介融合为传统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电视新闻逆境突围的重要契机。电视新闻的未来走向,应当顺应媒介融合的新形势,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传播理念,提高节目吸引力和时效性,从而拓展受众群体,从媒介融合中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传播动力,这也是未来电视新闻传播的主导方向。

一、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传播的趋势走向

(一)信息量较之以往明显增加

网络信息具有海量传播特点,通过搜索引擎能够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因此信息涉猎范围较之以往有所扩大,新闻内容创新性明显。在移动通信技术下,电视新闻传播更加便捷,受众浏览电视新闻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在媒介融合之下电视新闻的信息传播量明显增加,信息更加全面,覆盖层面更加广泛。

(二)采编一体化

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加独立,实现了与新闻采集、制作、加工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进而衍生出新的媒体传播形式。电视新闻有着精密严谨的制作流程,每一项新闻内容都需要进行严格审核。在传统电视新闻制作中,由于采编技术相对滞后,新闻渠道有限,主要依靠记者采访发掘新闻素材,因此新闻实效性较差。而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通过信息网络能够拓展丰富的新闻源,通讯连线模式则实现了新闻信息共享,通过网络新闻资源的整合加工,促进新闻传播有效性的提高。

二、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的传播路径走向

(一)传播路径多元化

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传播路径更加多元化,首先体现在新闻切入点方面,其次是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媒介融合增加了信息共享性,一旦出现新闻时间,很多媒体都会争相报道,虽然新闻事件相同,但是切入点、报道视角不同,受众所获得的观看体验也会截然不同。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具有新颖的新闻报道视角,注重新闻制作质量,主动吸引受众关注,以此提高传播影响力。电视新闻可以凭借媒体融合优势,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工具等进行传播,以此提高新闻受众基数,进而促进节目质量的提高。

(二)传播载体

媒介融合下的信息传播载体以通讯卫星为主,从而使新闻工作更具时效性。电视新闻可以通过通讯卫星实现国内外记者连线,现场视频直接传入演播室等,新闻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媒介融合使网络成为新的传媒载体,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更有效的发掘网络资源优势,促进电视新闻传播效率的提高,在信息技术助力下实现新闻信息的共享与传递。当前,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正在探索尝试阶段,通过工作实践的不断优化,其传播路径将更趋完善,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传播优势

(一)媒介融合带来巨大的传播途径优势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信息传播载体更加先进,与传统电视传播形式有着较大不同,大众性特点更加突出。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的传播不再以传统渠道为主。各类门户网站、社交平台、自媒体平台、各类APP等都成为电视新闻传播的新途径。从这一特点来看,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具备了资讯无限传播的特点。

(二)电视新闻工作合作化

媒介融合使电视新闻的传播模式有所改变,在新闻采集中不再局限于记者单线发掘报道,原来记者分工采集的工作形式已经不适应媒介融合的新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合作化工作特点更加明显,这与以往电视新闻传播制作有很大不同。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新闻资源的发掘、采编、传输、共享等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团队分工更加高效有序,从而形成了新闻采集、制作、播出合作化的崭新发展趋势。

四、结语

媒介融合注重新媒体与传统电视传媒优势的整合,从而使电视新闻在崭新的媒介环境下获得可持续发展。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对媒介融合的主体发展趋势有所了解,积极发掘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提高网络平台在电视新闻传播的应用价值。在电视新闻制作上突出媒介融合特点的同时,也要保持电视新闻制作的传统优势,取长补短、去伪存精,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媒介融合趋势,探索电视新闻传播的有效路径。

[1]童莉.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新闻世界,2016(11).

[2]方妍.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01).

[3]喻国明,潘佳宝.“互联网+”环境下中国传媒经济的涅槃与重生[J].国际新闻界,2016(01).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媒介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