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画片对幼儿语言与认知发展的价值及其指导策略

2017-03-29黄应秋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动画片动画儿童

黄应秋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系,安徽 桐城231400)

随着现代动画声像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视媒体的普及,动画片已然全方位地渗入到了幼儿的生活,成为幼儿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对动画作品之于幼儿语言与认知发展的价值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利用动画开展更积极也更有针对性的幼儿教育。

1 动画片对幼儿语言与认知发展的价值

1.1 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

“幼儿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幼儿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这里主要指的是对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获得)”[1]。幼儿语言的发展往往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特点、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及语言所应用的现实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幼儿期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关键期,儿童在这一时期对语言刺激比较敏感,能够较为容易地对母语进行识别和表达,这一事实也为教育者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语言教育依据。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儿童动漫作品的呈现方式恰恰是具体形象的,这种一致性使得幼儿对动画片钟爱有加。另外,高度协调的声像结合,使得动画片不仅有助于儿童通过形象进行理解,也有助于儿童习得相应的语言。

1.1.1 动画片为幼儿建构了一个良好的语言习得情境 最理想的语言教育应该是教育者通过活动设计的方式,积极为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并辅之以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幼儿与环境进行互动,在互动中获得语言的发展。动画片中恰当的情境性对话往往会对幼儿的“音意捆绑”具有建设意义,而且幼儿在观看动画片时会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模仿动画片中的语句,并角色扮演地进行自我回应。

动漫作品通过或绘声绘色、或声情并茂、或跌宕起伏的方式,完整地讲述着一个故事,为幼儿提供多角度的视听刺激的同时,也为幼儿对语境的辨识和对与之相匹配的语音意义的获得提供了良好的情境条件,让幼儿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相应的语言。

1.1.2 动画片有益于幼儿习得规范的语言“语言是交流的工具”[2],唯有当交流双方就某一种语言系统建立一致性时,交流行为才可能较为顺利的进行,否则将困难重重。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共同语言的重要性。当然,要想实现共同语言的建立,是离不开语言规范建设的,因为它是导致交流行为是否得以顺利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动漫作品作为公开上映的文化作品,其所使用的语言往往具有规范性和区域适用性,这为儿童规范语言的习得提供了即经济又高效的影响力。在语音方面,动画片中的语言系统,虽然在控制其语音结构和次序的规则方面往往比较简单,但是恰当准确,这可以为儿童标准语音能力的获得提供较好的模版。在语义方面,各动画角色所使用的词汇往往具有通俗易懂的性质,容易帮助幼儿以较少的心理资源去获得较为准确的概念指代。一旦掌握了词汇的准确意义,儿童合理使用相应词汇的能力也就获得了积极的发展,将“动画表达经验”进行现实应用的效果也会更加理想。另外,动画片中恰当的角色手势、语调、表情、肢体动作等等,还可以为儿童多样化表达方式的建立提供模仿的榜样。

1.2 动画片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价值

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指儿童期(幼儿期)获取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觉、记忆、分类、理解、推理、思维、问题解决、形成概念和计划的过程”[3]。幼儿的认知发展构成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进行学习的基础,同时也为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1 动画片有助于幼儿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在头脑中保存个体经验和加工、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4]。由于年龄小,幼儿的整体心理水平较低,尤其是心理的随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还很难服从于某一有目的的活动,而更多地服从于对象的外部特征”[5]。幼儿的识记往往取决于事物本身是否具有鲜明、生动、新奇的特征。凡是具备这些特征的事和物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幼儿的青睐和关注,并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进而成为幼儿识记和回忆的索引。

动画片的设计和制作正好迎合了幼儿的这种识记特点,它以其色彩鲜艳的画面,强烈搞笑的配音效果,夸张、可爱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幼儿的注意力指向;简单而又充满趣味的情节,让幼儿进入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世界,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使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幼儿能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这一刻达到了结合。这时注意对象的诸多属性会以多样的方式被儿童的感知能力获取,并留下诸多线索。加之相应情感体验的出现,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形象和搞笑的情节便会在幼儿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会在“恰当”的生活进程中,将现实涂上动画的色彩,较好地促进幼儿的记忆发展。

1.2.2 动画片有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5]。幼儿认知中与成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幼儿具有强大的想象能力。幼儿初期就出现了想象力的萌芽,想象内容丰富,常常与现实生活相混淆。动画片里的各种构成要素充满了奇异和想象,符合幼儿的想象特点,对幼儿想象力的开发非常有利,为幼儿所接受。幼儿在观看动画片时,会下意识地跟随剧情去表现剧中的形象和故事情节,用古怪的表情来重现“灰太狼”的失意,拿着玩具枪对准“小偷”,嘴里“啪啪啪”作响等等。这里的“灰太狼”和“小偷”可能是荧幕上的,也可能是现实中被赋予想象意义的某个人物或物体,在这种完全摒除成人限制的特殊场景中,在幼儿和动画角色的假想互动中,幼儿获得了想象力的升华。动漫作品在丰富幼儿表象储备,创造想象途径多元化方面的建设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动画片的出现,为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在这种没有约束的时空里,幼儿可以实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这无疑会成为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助力。

1.2.3 动画片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我们对环境的适应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地反映”[4]。思维旨在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旨在反映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旨在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思维是以丰富的感官经验为前提条件的,人只有在获得了大量表象储备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言语表征的形式进行思维。幼儿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具备相应特点的客观存在物更容易引起并且锻炼幼儿的思维。应运而生的动画片,以其形象的鲜明生动性得到了幼儿的认可,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这种感官经验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外化成为有助于幼儿思维活动顺利进行的象征性游戏。而这些象征性游戏则是幼儿开始思维的标志,比如幼儿用小棒当“马“骑,用小凳子作”汽车“开,还根据自己对事物所赋予的不同意义进行语言表达或动作表达。

2 成人指导幼儿观看动画片的策略

2.1 适当帮助幼儿选择动画片

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动画心理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动画片的主题思想。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的优势思维类型,无拘无束是幼儿追求自由的天性表现。那么,我们可以依据这些去选择适合幼儿观看的动画作品。如主题内容单一、具有教育意义;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鲜明;矛盾冲突激烈;动作夸张、幅度较大;画面色彩鲜艳、配乐优美;篇幅短小等等。而那些以宣扬战争、恐怖、反社会等为主题的动画作品是不适合提供给幼儿观看的。

其次,要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动画语言的规范性和适宜性。幼儿善于模仿,善于观察学习,尤其是去模仿自己感兴趣的行为。规范的语言可以为幼儿良好语言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榜样,适宜的语言可以较好为幼儿建立语言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所以,规范适宜的动画语言可以以正面的教育者形象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到引路人的作用。相反,如果动画片中的语言充满俚语和不健康的内容,那么这种为教育所不容的坏榜样,小则会破坏规范语言习惯的习得,大则会扭曲幼儿的个人修养和基本素质。如果动画语言用词拗口,深奥难懂,为幼儿现有语言能力远远不能及,那么这样的选择也是意义甚微的。

2.2 严格控制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时间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自控水平较低,自制力较差,常常会出现沉溺于动画片的现象。我们可以从身心发展两个方面来说明,由幼儿观看动画时间失控所带来的害处。从幼儿身体发展的角度来讲,不论是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还是幼儿的神经系统和各身体器官的功能,都处在快速发育的时期。一方面,身体的健康发育离不开恰当营养物质的及时补给和身体新陈代谢机制的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身体的健康同样离不开更具积极意义的体育锻炼,它可以帮助个体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长时间毫无节制地沉迷于动画片,势必造成运动量减少,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同时长时间的用眼疲劳,对尚不成熟的视能力来说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与间接经验相比,稚弱的幼儿心理更需要通过直接经验的获得来获得提高。即是是间接经验也应与直接经验建立必要的联系,才具有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一方面,长时间观看动画片,会导致感知直接经验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长时间的观看动画片,也会导致幼儿和家人、同伴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减少,使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疏远,导致幼儿人际关系的淡漠,情感的冷淡,形成偏执、狭隘的心理。这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不利的。

培养幼儿良好的观看习惯,使幼儿能够慢慢养成控制观看动画时间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是成人需要充分考虑的。一般来讲,幼儿每次观看动画片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同时,必须保证幼儿正常的人际交往时间和户外运动时间。

2.3 与幼儿共同观看,积极讨论

把动画作品设计成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素材,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单纯地将观看活动放给幼儿自己,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动画教育的全部意义,诸如误解、模糊都会出现。为此,在幼儿观看动画片时成人的陪伴与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设法引导幼儿在观看动画片时从被动接受信息变为主动思考信息,成为主动的认知建构者。一方面,成人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及时的启发教育,因势利导,使幼儿形成善、美、丑、恶的观念,从而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成人还可以就动画情节及相应的语言,进行引导式的提醒,以帮助幼儿投入关注,并因此留下相应的索引,有助于幼儿对完整故事情节的整体感受和理解。另外,成人陪伴幼儿观看动画片时,可针对动画片中的所呈现出了负面形象进行引导,避免动画片带来的消极影响。

2.4 注意培养幼儿的媒体素养

“媒体素养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6]。在于媒体互动的过程中,促使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媒体素养是每位教育者所期望的。但是,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较低,还不能够很好地对动画作品进行适当的选择和理解、有根据的评价和质疑,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幼儿还处于媒体素养养成的萌芽期,他们的言行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性支持和耐心的指导,需要将积极性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融入到动画片教育实践中。只有这样,积极性的教育意图才有可能落实在幼儿稚弱的身心发展上,才有可能去积极预期幼儿将来独立进行的媒体活动。

综上所述,观看动画作品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益的,同样也存在弊端,合理定位其价值,扬其长避其短是成人应有的态度。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认可观看动画之于幼儿发展的价值,因为“动画片作为幼儿认识世界和精神娱乐的重要媒介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决不能排除在幼儿教育之外”[7]。另一方面,我们同样需要谨防观看动画所带来的弊端,因为其中的糟粕也会让孩子们迷失善良和纯真。我们既要让幼儿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也要帮助幼儿接受优秀文化的启蒙教育,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辨别是非善恶。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9.

[2]刘晓东.解放儿童[M].2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207.

[3]H.Rudolph Schaffer.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概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9.

[4]王振宇.学前儿童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5]王颖.幼儿游戏中的认知成份分析[J].文教资料,2006(11):184.

[6]张耀庭.试论动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教育导刊,2010(10):32-35.

[7]赵慧君,母远珍.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9(6):89-90.

猜你喜欢

动画片动画儿童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我的动画梦
推荐一部动画片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