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质的研究

2017-03-29李雪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归因效能决策

李雪艳

(阜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质的研究

李雪艳

(阜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在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经济环境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构成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越多,就业压力就越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的多种工作选择时,能够结合自身的职业优势以及专业技能,对职业进行规划和决策,这期间所形成的自信度,对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就目前的整体情况而言,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并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峰点,这其中存在很多不同的因素,包括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个人心理特征的差异,都是决定性因素,而外在的经济环境、支持环境和实践课程的表现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培养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一件必须被重视的事情,学校可以适当开设职业课程、对学生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着实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以及职业选择方式,让大学生在就业环境的决策过程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规划.

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研究

大学生毕业后碰到的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就业,这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最为关键,自从高校改革后,学生越来越多,毕业包分配的模式也被改变成双向就业,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也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经济也不容乐观,自然而然的增加了就业难度,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各种就业问题也在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所以过去所谓的考个好大学就能有个好工作这种观念完全被打破,所以部分大学生无法快速适应快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因为一个大学生,无论是家庭还是学生自己都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精力,大部分家庭倾其所有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而学生自己也刻苦努力等因素影响下,在面临社会的巨大挑战时,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会无形增加.工资是每个大学生在从业过程中很关注的话题,每个毕业生都希望能找到高薪“好”工作.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很高,然而现实情况往往非人所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好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找一个工作都相当有难度.

1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内容

在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的经济都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无疑是强而有力的摧残.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中国的经济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很多企业为了节省用人成本,对员工的招聘和利用达到了一个低点,招聘计划也在不停地缩减.与此同时,大学却在不停的扩招,这就导致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直线上升.强烈的对比下,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就业求职时,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状态,很多学生都是盲目的进行求职,忽略了自身本来的能力,这种职业就业时的决策盲目性现象十分常见,很多优秀人才,没有得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自身的本领就被浪费掉.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对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以及对于职业的看法和选择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了解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在某种特定情形中对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效率的自信度看法.从实质上来说,自我效能感可以用来表达学生个人对自己将要从事的某一个行业的自信程度,这种对自己的能力的掌握度的感官想法,会影响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当一个人对于自己到达某一个还未企及的高度充满信心时,就会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再多自己的能力认知的过程中,也是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进行较为客观具体的探究和看法,如果自己的认知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相匹配度够高,就会影响学生的主观信念体系.他帮助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进行有效的预测,两个专业成绩相等的同学,一般都是职业决策效能感越高的人,他的就业成功度也就越高.

2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很好的表明学生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自信程度,同时,它也可以用来进行对职业难易程度的决策进行评价.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对于职业的选择谨慎度的慢慢提高,以及学校的就业指导越来越规范,很多学校也渐渐开展职业就业引导课程进行学习与教育.很多学者对关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一话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一般,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2.1 大学生没有很强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对于大学生职业决策效能感各个角度考虑而言,水平不是很高,基本上属于一般偏上水平;从职业决策效能感的角度来看,所从事职业的任务难度越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会不断下降.这就表明学生在这职业决策方面自信心这一标准上,属于中等程度.同时也能够说明,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评价处于一个较为终端的程度,并且也比较客观,在大学期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学习与实践之后,就掌握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能力.但是就业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专业所学内容与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或者目标时,存在一定困难,过程中会比较迷茫,对自己的各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2.2 每个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都存在差异

综合研究的现象可以说明,一个人的行为差异、性别差异、成长经历差异、文化差异等,都会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转变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从年级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都经历了一个高—低—高的转变过程,这说明在职业决策自信程度方面,大学生最开始时是自信的,中间又有了一个不自信的阶段,最后又向自信的趋势转变.这种转变的出现,是因为刚上大学时,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足够的了解,认为自己可以学得很好,就产生高度的自信和期待,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加.在开始渐渐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专业课中的很多困难,加之对就业环境和就业趋势的了解,自信渐渐变成焦虑,自我效能感降低.但是在最后的学习阶段,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够对付工作中的困难,所以自我效能感渐渐提升,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

3 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变化的因素

3.1 学生的个人心理因素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的个人感受,与心理的其他素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综合研究所标明的现象进行分析,人们的控制点、归因方式、人格、自尊水平、心理健康、等都会对学生的个人心理因素造成影响.个人的自尊与其职业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学者表明自尊低的个人,对于将组我与工作进行完美的融合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自尊心比较高、心态比较乐观的人会有自己的方式个体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进行提升.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放在归因角度上来考虑,一个人人的内在归因对于个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来说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这类人在进行职业决策时,认为只要够努力,就能够提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职业的决策就能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但是外归因者,就将自己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一些外来因素联系起来,认为效能感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我们不能控制他的提升和降低.这也说明了每个人都有着不同健康程度的心理,这些都与学生将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紧密相关,会影响他们进行职业决策时的信心,有一些患有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的学生,对自己的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感觉很差劲,无法正常进行职业决策的比例高于没有抑郁症的学生群体.

3.2 外界影响因素

除上述个人心理因素之外,社会经济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处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里,我们学到的社会经验,以及所得到的社会实践工作就会好得多,同时,我们还可以享受一个资源比较多的工作.这些方面的好处,能够极快的提升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相较而言,如果我们不能享受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工作经历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验,就很难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较大的信心,其效能感就会降低.

4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4.1 学生应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

综合很多学者的研究,他们为无一不在表明,与一些外在因素相对比,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产生更多的主观因素还是个人的内在归因因素与心理特质.就此而言,学校对学生教育一定不能忽视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归因训练.心理学的归因训练内容,还是以培养个人积极归因为目的,让学生独立体验某种情景,在结束之后,让学生对体验进行总结归因,最后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进行归因.

4.2 学校与家庭应多多引导交流

在以往的就业指导中,我国常用的方式就是进行团体辅助或者开设职业生涯课程.在学校开设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可以提升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认知能力和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自主选择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多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这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至于团体辅导的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现场演讲以及体验、名人访谈、经验共享、游戏或者多媒体,都是不错的教学选择,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角度来理解并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行业,明白各种因素对工作的影响,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学校的教学支撑支撑固然重要,家庭作为学生的主要支撑来源,同样有很重要的影响,家庭要积极地关注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过程,增加其归属感,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客观建议,同时以积极的心态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并提供职业信息.

4.3 社会多多提供相关实践机会

社会的经济环境工作人员的主要来源就是大学生,学生的就业好坏与否与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社会的就业率有着很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们也为社会的创造力献出了很大一部分的力量.社会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价值以及相关的社会资源,为企业以及社会创造利益.

5 结束语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相结合讨论,提升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学校应将各种教学体系相结合引用,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提升专业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课堂.同时,校内的就业指导应该侧重于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及将来从事工作所需要的优势,让学校提前做好相关的技能培训,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为其择业就业以及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1〕龚琛琛.大学生学习倦怠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15,13(6):378-381.

〔2〕郭蕾.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研究——来自河南省大学生的调查数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1):53-56.

〔3〕马亚静,段鑫星.就业困境与突围之道: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90-93.

〔4〕王运敏,魏改然.人际信任、自尊、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 (10):86-89.

〔5〕郭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现代教育管理,2016(3):112-116.

〔6〕侯东辉.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及高校就业指导工对策[J].教育探索,2013(10):121-122.

G647

A

1673-260X(2017)06-0223-02

2017-03-21

猜你喜欢

归因效能决策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