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以就业为导向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3-29蔡雪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信管信息管理毕业生

蔡雪莲,李 会

(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高等教育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以就业为导向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蔡雪莲,李 会

(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并迅速普及.这给信管专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多挑战,如何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是目前信管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通过调研,了解信管专业就业现状以及当下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不断提高其就业质量.

大数据;就业;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大数据”首先由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其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规模性(Volume)、高速性(Velocity)、多样性(Variety)以及高价值低密度(Value high low density)四大特征.

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即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简单来说,就是从信息中发掘财富.[1]大数据价值的开采需要相应的技术人才支持,与大数据相关的职业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信管作为一门与数据信息挖掘息息相关的专业,必然会受到更多的青睐.但是,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对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专家已针对该领域做了研究,例如,杨善林等结合合肥工业大学信管专业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提出了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宽一厚两注重”模式;卢志平等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对信管化人才的实际需求,提出主动实践理念下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2]

本篇文章主要从就业的角度出发,探寻信管专业毕业生在大数据背景下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从根本上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提高信管专业的就业质量.

1 信管专业特色及目前就业状况

1.1 专业特色

信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简称,最初是由经济信息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科技信息这5个专业合并而来.主要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对大量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培养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信管专业课程涉及面较广,以财经类院校的信管专业为例,通常所学的课程包括: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C语言程序设计、JAVA、数据库、信息经济学等,横跨经、管、理工科多个领域.因此,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但对所学的课程并不样样精通.其次,信管专业作为一门信息科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方法.因此,课程设置更新快是其另一大特色.

1.2 就业现状

信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主要方向有三个:计算机、管理、信息服务.基于这三个方向以及广而不精的专业特色,信管毕业生就业方向比较分散,以财经类大学为例,大多分布于程序员、会计、数据库管理、金融、HR等行业,其中近半数毕业生从事经济相关领域.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每个企业都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人员,按理来说,信管专业作为拥有专业的信息管理能力、熟知多个领域的综合型人才,市场需求量应该很大,但事实正相反,根据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信管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课题组在2016年7月份深入到上海,走访已就业的信管专业毕业生,了解信管专业最新就业情况,交流就业心得.调察结果显示,该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只有70%左右,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

高的社会需求却显示低就业率,说明目前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培养的毕业生未适应社会需求.

2 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更新较慢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目前,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理论课偏多,实验课较少.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公司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的原因都是缺乏经验,没有实际应用的能力.面对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信管专业的首要任务即为培养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熟练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应用型人才,而很多高校往往忽略学生的实践培养,理论知识未能转化为实际需要的工作能力,导致毕业生空有一身理论,缺乏实战能力,从而在工作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课程更新较慢也是信管专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信管作为和网络技术息息相关的专业,必然需要时时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但就目前来看,尽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早已渗入人们的生活,社会对于这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多数高校仍然没有安排相关课程,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企业亟需相关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却找不到专业对口的满意工作,供需不平衡.

2.2 培养模式混乱,未能突出专业特色

信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本身的专业特色就是涉及面广.但多数高校只是一味的将众多课程进行简单拼凑,而忽视课程之间的衔接和互补功能,学生学得很多,但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例如,C语言、数据结构和JAVA都是编程用的语言,相互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各有特色,但很多学校在安排这几门课程时,并没有加以联系,形成系统,课程顺序安排混乱,未能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除此之外,很多与这些课程相关的编程课也没有安排,比如python语言、linux等.在管理方面,多数高校只开设了一门管理学原理,并没有更系统的学习管理方法和手段.依托于计算机课程和管理学类课程的简单组合,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往往被计算机专业或管理学的学生所挤占,不具备竞争优势.[3]

2.3 学科竞赛过少,缺乏深入研究

目前高校的各种课外活动大多是文体类比赛,学科竞赛比重并不高,导致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文体活动上,而忽略专业知识的巩固.学生除上课、考试外,很少深入研究某一专业问题,对深层次的专业知识缺乏探索的动力和愿望.就信管专业来说,学科竞赛更为重要,由于很多课程学习得并不深入,学生应该就某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钻研,比如编程或经济管理等,以提高自己在该领域的造诣.

2.4 缺乏校企合作,专业所学与社会所需之间存在偏差

根据研究发现,部分高校的信管专业教师大多来自计算机专业或者其他相关专业,因此,不能很好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侧重点的不同.其次,高校老师长期在学校从事理论教学,与社会存在脱节现象,未能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实际需要的工作技能.导致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所需之间存在偏差,在公司招聘和学生择业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不均衡状况.例如,通过本次的上海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编程行业的毕业生所介绍的几种重要语言我们并没有开设,如python、linux等,而这些语言又是现在编程所常用的.

3 大数据环境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善对策

3.1 顺应大数据发展的趋势,优化课程体系

3.1.1 增加实践课程比例

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譬如,计算机类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安排1:1的比例,两类课程交叉进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进行上机操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更有利于运用相关知识.

3.1.2 更新课程体系

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各高校需要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以满足不断改变的社会需求.开设社会所需课程,譬如上面所提的python语言,管理方面可以增加最新管理经典案例的讲解,淘汰过时陈旧的课程.除此之外,对于信管专业来说,各高校还应顺应大数据时代对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能力的要求,开设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譬如:《数据仓库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案例》等.通过原理加案例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为进入企业后的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3.2 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

大数据与多个行业都有紧密联系,在金融、文化、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各大高校在安排课程时,应该依托院校优势学科专业.譬如,财经类院校的信管专业可以更多的安排经济学方面的课程,那么,丰富的经济学知识就是该校信管专业的特色,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相关经济学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即是该校毕业生在就业时的方向和优势;医学类高校的课程安排需要更偏重于医学相关知识,毕业生择业的首选也必定是医学方面的数据信息管理方向.

3.3 举办相关学科竞赛,提高学习针对性

计算机类的编程设计大赛、网站设计大赛,经管类的企业模拟大赛、营销模拟大赛,以及综合类的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等.多参加学科竞赛能让学生专注于某一方面,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清楚了解自身优势所在并予以发掘.同时,也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运行模式,培养创新发散思维,为以后择业、就业奠定基础.

3.4 增加校企合作项目,了解就业所需

学校或学院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项目,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校为企业输送满足要求的专业人才,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学校通过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调研,了解企业所需,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所需的信管专业人才.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去合作公司进行实习,不断积累自身实践经验.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招聘具有实践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但广纳贤才的同时也要注意保证招聘的信管专业毕业的教师占据一定比例,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发展的多元化,同时由于本专业教师更加了解该专业的特色、就业前景和方向,面对学生时讲授的知识更具有针对性.此外,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兼职或调研,这样,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结合实践,培养出符合时代趋势的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3.6 重视综合素质培养,铸造全面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型的信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信息管理知识,学会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整合,同时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对数据的准确判断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4]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4 结论

信管专业在国内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人们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管专业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在分析信管专业目前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对其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在当今“互联网+”的环境下,各高校应顺应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突出各自的专业特色,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独特的就业竞争优势.

〔1〕大数据(巨量数据集合(IT行业术语)〔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_8k0zJSwH_C WUbVvYj85SRY34m9Ujvcs4u76sinyI9cCfLRY2 E6FTo0vR89wz-YJMWwTZZwCxeCd0pvCU0 T5koqIuDtN3EdzmYzKYZqFT4i.

〔2〕周明,谢俊.大数据视角下信管专业的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专业教育,2016(06):41-46.

〔3〕周梦洁,周旭毓,周纯,王庭槐.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考——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资讯管理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6(01):3-8.

〔4〕洪牡丹.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信息管理,2016(06):149-150.

G642

A

1673-260X(2017)06-0205-03

2017-03-10

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省重点);2015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部分项目(2015zytz021)

猜你喜欢

信管信息管理毕业生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时代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探索与实践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应用型院校信管专业基于企业驱动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时代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淮北师范大学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