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研究

2017-03-29邹姗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大学生评价

邹姗姗,朱 超

(合肥学院 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062)

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研究

邹姗姗,朱 超

(合肥学院 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062)

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倡导,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对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进行研究和改进迫在眉睫.本文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意义所在,分析了当前参与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教学管理;参与;以人为本;教学改革;主体地位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的一大趋势,它是大学生权力的体现,也是“人本管理”及“民主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养成现代民主法治观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改变当前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现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来完善并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才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举措.

1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意义

1.1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一方面,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学计划、内容及决策过程的熟悉度和认可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可以增加教学决策和计划的透明度、开放性和针对性,尤其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它能加强教学反馈,促进教学研究,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与监督及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还有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随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做出调整,易于教学相长.

1.2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国学者阿斯廷的参与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参与学校管理才能学得更好.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并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情感.让学生以被评者和评判者的双重身份进入评价,可以使他们互动地经历评价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进行交流、积极思辨,这为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相关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提供了机会.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学管理不仅可以培养其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塑造他们的民主精神、主体意识和管理才能,从而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1.3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有利于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目标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后,他们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和价值取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就更易于领会学校的良苦用心,因此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多了几分理解和支持.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不仅可以反映学生们的意见,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管理者的意图,从而易于达成上下协调一致,保证管理渠道的畅通.此外,学生参与使得管理权在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分配,从而促使管理者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能够通盘考虑、兼顾各方利益,保证高校有机运行和协调发展.

2 当前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部分学生对参与教学管理的认知程度不高

参与教学管理的前提是要有对教学管理良好而准确的认知,当前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教学管理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公选课的选课、教学评价等浅显层面,对教学管理内容、相关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规章制度等知之甚少.对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和运行状况不是很清楚,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学校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等教学指导性文件不甚了解,即便大学生具有强烈地广泛参与教学管理的意愿,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大部分同学并不知道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参与教学管理.大学生参与认知水平的偏低程度,违背了参与管理中教学知情的要求,制约着大学生良好的参与意愿与积极的行为取向,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参与教学事务管理.

2.2 部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呈现功利化倾向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是维护自身权利、服务学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途径和积极方式,这是大学生体现个人意志、情感与行为的全面投入,是一种“主人翁”意识的体现.所以它在本质上应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而非消极被动或受物质利益驱使的参与,然而部分大学生在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中呈现出功利化倾向,出现一种满足自己的虚荣和私利等充满功利化色彩的动机.部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动机或出于“锻炼自己,提高求职竞争力”,或出于“综合测评加分”“年终评奖评优”等,这种不良的参与动机违背了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不利于大学生高效、公正、持续、健康地参与教学事务管理.

2.3 参与教学管理的内容较窄、层次较低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应该坚持全面性,尤其是参与内容的全面性.这种教学管理内容的全面性应该包括教学知情、教学选择、教学评价、教学反馈、教学反馈、教学研讨、教学决策六大方面.只有在多方面、多层次地参与教学事务管理,才能保证其参与教学管理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可是,当前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参与机会过少、内容过窄,学生只能在诸如教学信息的传递、部分学习课程的选择、教师教学的评价等浅层次、窄内容方面进行管理,很少能够参与对有关教学计划设置、培养目标设定、重大教学问题讨论.教学管理者虽然对学生参与管理给予一定程度的认可,肯定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的积极作用,但他们广泛认为学生只适合参与较低层次的管理,让其参与高层次的教学管理将会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和管理效率的降低.这种窄内容、低层次的参与管理与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全面参与原则相违背,制约着全面参与管理的实现和发展.

2.4 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和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中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主要是在班级、学院或教务处通过填写教务系统的问卷或填表的方式进行,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往往都是停留在决策的初始阶段,且较为单一.即便有座谈会、电话访谈等其他形式也是屈指可数.这种参与渠道的单一和参与途径的不顺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不利于大学生全面、高效地参与教学管理.

2.5 缺乏科学有效的参与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

以教学评价这一决策为例,配套制度几乎空白.如学生给任课教师评分,应是教学评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对评分的态度正确与否,影响着评价授课教师的公正性.目前整个教学评价体系尤其是学生评分都实现计算机化管理,评价的硬件设施也十分齐全,但评价的关键主体——学生没有参与评分的意识,消极被动甚至有逃避的嫌疑.基层管理人员执行起来难度极大,几乎是对每个班都是软硬兼施,才断断续续完成评分的任务,整个体系运行不顺畅,效率低下.其关键在于没有相应的保障和激励制度.现行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却不是受益的群体,这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参评的最主要原因.具体讲,如果学生对上课的老师不如意,参评和不参评效果都是一样的:不能自主选择老师;更换老师的几率几乎为零;当反馈到任课教师时该门课差不多修完了.这样的评价机制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不应是为了评分而评分,管理者不应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管其效果强制执行.作为教学管理的决策者,应进行多方调研,听取学生、教师、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意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符合教学运行规律的制度,来保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良性运行.

3 制约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因素分析

3.1 大学生自身能力制约着教学管理

事物的发展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其中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生是参与教学管理的主体,是内因,在整个参与管理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参与管理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学生因其身心发展还处于青春期阶段,其知识、阅历、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还处于积累发展阶段,尚不完全具备专门的管理知识和能力,这导致他们对学校的认识大多浮于表面,往往只会对自己眼前的利益感兴趣,无法通过长期深入地对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做出科学、客观的判断,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大学生不同的年级、个性、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性也对其参与教学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3.2 高校教职工的态度直接影响教学管理

高校教职工是影响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关键因素和激励因素.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大学生参与教学事务管理的态度如何,是否认可和支持等对大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民主管理理念和人本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虽然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逐步承认了学生在参与管理中重要作用,认识到了学生的参与管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他们始终认为学生只适合参与较低层次的管理,若让其参与高层次的教学管理将会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和管理效率的降低.教职工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不能和学生平等相待,对学生的参与管理未能充分放权,给予更多支持,因此学生很难学到更多的管理知识和增强管理能力,从而不利于其更好参与教学事务的管理.

3.3 高校缺乏健全有效的参与教学管理的机制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决定效率,一种制度对应一种效率.同样的资源在不同高校之间的使用效率和风格差异,实质上是制度差异引起的.在教学管理中更是如此,每项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决策都应有一系列科学的、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与之相配套,执行起来才能取得预期的绩效.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态度好坏一个样,参与效果没有合适的激励机制,教学反馈后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改进和提升,这种“大锅饭”的机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并极大地损害了教学管理效果.

4 完善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树立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正确理念

首先,高校管理者应转变观念,树立民主管理和人本管理理念,强化服务管理意识,尊重学生权力,承认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学生参与管理的氛围,为其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其次,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与自己地位平等的高校管理主体,通过沟通交流、平等对话、尊重理解等方式来实现师生关系的共融与合作.最后,学生自身应该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与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平等意识及参与管理的民主意识,积极配合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搞好教学管理的服务工作.

在高校管理者转变理念的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端正态度,匡正不良动机,提高参与认知.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工作,以及发挥学生群体、社团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学校的教育政策、教学文件的宣传和引导,扩充参与内容,加深参与程度,拓宽参与方式,畅通参与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深入了解和认识学校的参与管理工作.

4.2 提供有效的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保障机制

为了促进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持久、高效和深入发展,保证并尊重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质性权力,在确立参与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坚持制度管理,依法治校,为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提供制度保障.高校首先要制定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以确定并保障大学生参与教学事务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设置并健全学生自治组织,为大学生参与教学提供机构保障,以改变大学生在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无组织、无纪律、秩序混乱的现状.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能力,为他们参与教学管理提供能力保障.

5 结语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是高校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既是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际社会需求,将有助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有效、持续、稳健的展开,当然,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管理者给予配套的支持和政策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学习、锻炼、积累、改进和发展.

〔1〕任玲.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7 (S1).

〔2〕(美)约翰布鲁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2.

〔3〕林永柏,郞志辉.大学生参校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1(7).

〔4〕林爱菊.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实证分析[J].教育评论,2006(5):46.

〔5〕钟英.学生评价教学管理的理论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0(6):27.

〔6〕夏晓楚.安徽大学学生参学校管理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2010(4):40.

〔7〕李保玉.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2.

〔8〕刘吟.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9〕郭秀花.高等院校“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

〔10〕杜芳芳.学校教学管理变革的动力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2(9).

G647

A

1673-260X(2017)06-0192-03

2017-03-11

安徽省2012年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立项课题(JG12267)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大学生评价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