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学校财务报账问题的探讨
2017-03-29杜玉华
杜玉华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关于高等学校财务报账问题的探讨
杜玉华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日趋多样化,使高校的财务工作越来越复杂,而财务报账作为高校财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随之越来越繁重,并且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财务“报销难”的现状及成因,提出有效解决“报销难”的对策和建议.
高校;财务报帐;成因;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经费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经济业务活动量日益增加,使得高校的财务业务工作越来越复杂,而作为财务业务工作主要内容之一的财务报帐由于政策性强、业务种类繁杂、手续繁琐、耗时又多,成了高校财务管理和财务报销人员的一大难题,给财务人员也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呈现出了“报账难”的现象.因此,如何保持高校经济业务核算的客观性、准确性与及时性,缓解财务报帐的压力,有效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真正地解决高校财务“报销难”的问题,成为高校当前需要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重要问题之一.
1 高校财务“报销难”的含义及成因
1.1 高校财务“报销难”的含义
高校财务“报销难”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由于时间、手续或者排队问题等手持报销手续需要报帐的报销人员,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或者很难一次报销成功等等;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业务量大或者报销人员多的高校财务人员,他们面临着心理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
1.2 高校财务“报销难”的现状及成因
第一,高校缺乏完善、统一的财务报销制度规范
近几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等.而目前有些高校却没有建立完善、统一的财务报销制度,有些通过实践虽己建立了一些制度或者法规,但是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面对出现的新问题难以约束.有的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不够清晰,不能很好地对经费使用人员进行指导、约束和监督等等.
第二,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使得经费管理日益复杂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随着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和经费总量的增加越来越复杂,因而对高校的经费管理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随着经费项目预算设置的层次的增加,要求财务报销人员必须掌握包括各类经费的管理办法、使用范围及要求的与各类经费有关的业务知识,而且不同项目经费的使用,需要签字的项目负责人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财务的工作量,也给经费报销人员带来了很多麻烦.
第三,报账签字审批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报销效率
高校经费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是现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即手持票据的报销人员到财务部门报销前,要按照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相应的业务的审批权限找相关的领导逐级签批.比如业务经费在3000元以内的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及院系领导签批,经费在3000-30000元之间的(包含3000元)由分管院领导签批,经费在30000-50000元之间(包含30000元)的由分管财务的院领导签批,50000元以上的由校党委会讨论通过后,再由校长签批.另外教学、科研等专项经费除遵循上述审批外,还需要项目负责人、教务及科研的归口领导签批.这种经费审批的级次多,报销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多个领导签字,况且有些单位的经费签批人员由于事务非常繁忙,又时常外出考察、交流或者学习等等,使得报帐人员很难一次性短时间内完成各级领导签字,往往反复周转于财务及各有关部门之间,报帐人员耗费了太多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帐的效率.
第四,财务人员与报销人员的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虽然大部分高校利用校园网络公布了财务的一些规章制度或者相关政策等等,但是有的由于财务人员工作繁忙,对相应的信息没有及时更新或者对信息的内容更新的不全面;有的由于报销人员很少去校园网络了解与财务有关的信息,这些因为手续不全、票据不合理等因素,使得报帐人员多次往返于财务咨询,这样即耗费了报帐人员的时间,也增加了财务人员解释和重复检查票据的时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报帐人员,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报账的效率.
第五,控制措施缺乏使工作量加大
有些高校在财务报销方面,虽然对签字权限方面有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没有对总量或者对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报帐人员为了简化报帐手续,减少单笔报销金额,增加报销次数,如某校规定办公费在2000元以下,由本部门负责人签字,2000元以上由本部门负责签字后,再由分管院领导签字,这样报帐人员在遵循财务规章制度的同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将办公经费分解,每次报销办公经费的金额均低于2000元.这无疑浪费了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也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
第六,财务人员的队伍没有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财务人员日常核算的工作量随着经济业务的增加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财务人员经常处于超负荷、大压力及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然而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并没有随着经济业务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财务人员、服务对象和经济业务的严重不匹配,也是“报账难”形成的一个因素之一.
第七,高校年末财务报帐过于集中
由于高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大部分报帐人员选择在财务催支出进度时或者学期末来报帐,而这期间正是财务年末的结账决算时,大量的财务报销审核业务集中在同一时段,既影响了报帐人员的情绪,又影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八,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欠缺
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不断变化,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但要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而且还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和应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现实工作中,有些高校的财务人员会计专业知识浅,理论水平不强、会计实务能力欠缺或者主动更新知识的自觉性不够等等.致使财务上的工作效率不高.“报销难”的问题产生.
2 高校解决“报销难”的对策及建议
2.1 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统一的财务报销制度规范
财务报销制度规范的建立和完善是高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制度保证,目前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财务报销制度规范和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有的即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务报销制度,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梳理己有的经费报销制度,建立一套与当前财务制度相适应的完整的包括高校财务报销制度、高校财务报销服务指南和高校财务报销流程的高校财务报销制度体系.高校还应从人员经费报销、公用经费报销、科研经费报销、专项经费报销及构建固定资产报销等方面分别建立相对完整的财务报销和审核制度,高校财务报销制度要求前台报账人员在工作中要遵循有法可依,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学习,要确保财务工作人员、相关经费报销人员和经费项目的负责人都能熟悉和掌握财务报销制度的程序.高校财务报销服务指南和财务报销流程是财务报销制度的补充,是依据财务报销制度制定的,对全校职工报销具有指导性作用.高校应在校园网上公布完善、统一的财务报销制度,规范报销管理,提高财务报销效率.
2.2 优化高校财务报销审批程序
高校优化财务报销审批程序,要满足高校国库集中支付与政府采购等实际工作的需要,将高校不同的经济业务分类,使其类别、数额及预算情况与单位的机构与人员设置相匹配,对于预算安排内的业务支出按照正常审批程序办理,超出预算安排内的项目支出要通过特定的审批程序,如由部门分管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党委会批准.优化报销审批程序可给高校各部门下达预算控制额度并相应授权,实行分层审批与会签控制及将各职能部门相应纳入财务支出管理行列,使各职能部门成为有关财务支出的具体控制者,如单位的招待费支出,应由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再交由财务部门审核报销,这样即有利于分管领导做好分管的领导工作,又能增强部门领导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同时也调动了部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减轻财务人员审核的负担,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错误的风险,同时增进财务与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2.3 加强宣传财务知识的力度,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大部分高校的教职员工对财务知识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这样直接影响着报销的效率,另外有时报销人员对财务人员按照财务的相关规定处理某些经济业务会产生误解.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高校利用年初公布预算和年终公布决算之际,召开全校性的财务工作会议,大力宣传财经新政策、法规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二是利用校园网络宣传财务信息、财务报销流程等与财务报销有关的知识;三是日常工作之时,为报销者耐心解答财务问题,并及时宣传相关的财务知识.当然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对他们宣传知识的侧重点也要不同,比如对经费审批的负责人要重点向他们宣传学校的各类财经制度、经费项目收支的管理及经费审批的有关文件等等,对于校内的教职工要向他们重点宣传经费的使用范围、经费的报销程序及各类经费的使用要求等等.四是高校还可以以各部、处室或二级学院(系)为单位设立报帐员,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和指导.指导他们如何甄别合法合规的原始票据以及如何进行归集与粘贴,检查项目经费是否允许列支、报销手续是否完备等等.五是高校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帮助问题单位进行整改.这样不仅能提高高校财务报销的工作效率,还能规范高校的资金运作.
2.4 高校应分散报销时段,均衡财务工作的业务量
一般情况下,高校每年期末报帐较繁忙,而4、5月份相对轻松,为均衡财务报销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应采取分流报销的方式,引入报销预审等相关制度,尽力引导教工及时处理帐务,避免过于集中报帐.同时,高校应经常清理往来款项及催报发票.对于高校的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等固定资产购置、基建维修等可控项目,可以安排在报销比较清闲的时段;对于办公用品及实验用原材料等可采取集中采购,统一报销的方法.
2.5 合理配备财务人员,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适应高校教育事业和会计发展的需要,高校应根据财务报帐的工作量合理配备财务人员.知识经济的发展、业务量的增加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财务专业素质,并且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此,第一,高校应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务的工作效率,因此,目前高校需重点培训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电算化业务水平及内部控制能力等等.使财务人员面对繁杂的工作环境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用敏捷的思维正确处理复杂的业务,从而达到提高报账效率的目的.第二,高校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学习与财务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及财经政策等等.互相探讨在财务报账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第三,高校要合理利用财务人员,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高校相关的领导要深入群众,引导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第四,财务人员要自觉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是每位会计人员的终身课、必修课,财务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加强自我建设,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服务作为高校的一项工作或者一门艺术,人们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收到的效果也就不同.财务人员应该在坚持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创新灵活服务的新途径,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另外,高校财务人员要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听取教职工对财务报账的意见和建议,归集在财务报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分管领导沟通,为高校建立完善的现行财务规章制度提供依据.
2.6 采取多种报帐方式,提高报帐工作效率
财务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运转的关键环节.针对高校财务报账出现的问题,高校应建立适合高校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第一,高校应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适合高校自身的财务远程报账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建成了校园网络工程,以及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及应用的高校数字化系统.高校应在此基础上,构建网上填写报销单据、提交、接收会计凭证、审核以及网银批量支付等的高校财务远程报账体系.第二,高校可尝试建立排队叫号系统.高校模仿银行系统的叫号排队服务模式,可有效解决报账环境嘈杂及人员无序的问题.第三,改变付款方式.借助银行卡实行无现金报账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的流动,使资金的收付更加准确、方便、快捷,大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第四,报帐预约.报帐人通过网络录入报帐信息,与财务工作人员预约后,携带网报单及相关的原始凭证,交由财务工作人员审核,财务人员根据报帐人报送的相关信息,生成完整准确的记账凭证.第五,报帐采用投递式.报帐人通过网络自助填写并打印手续完备、符合要求的报销凭据的信息单,并将其投入到财务指定的投递箱中.财务人员收到投递的报账单据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报销款划入报帐人的银行卡中,同时通知报帐人.第六,采用Web实行网上报账.高校可借助发达的现行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会计电算化财务系统以及网上银行支付系统无缝隙对接的基础上,报账人通过网络录入基础信息后,提交给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据此审核后生成记账凭证.第七,选择适合高校的财务报账管理软件.随着财务软件的逐步完善,选择合适的报账管理软件可以避免现金管理风险,提高高校服务质量,实现财务工作的全员、全程及全额管理,有效地整合高校管理系统,实现高校信息的真正共享.
3 结语
总之,财务报账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高校要管理好财务报账工作,解决“报销难”的问题,建议采取建立完善、统一的财务报销制度规范,优化高校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多方位加强宣传财务知识,适当分散财务报帐集中时段,合理配备财务人员,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采取合理的报帐方式等,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1〕段敬东.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3(6).
〔2〕梁勇,林琴珍.高校财务报销问题研究综述及其思考[J].会计之友,2012(17).
〔3〕吴静慧.高校财务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
〔4〕王璐.高校财务报销的弊端及优化思路[J].新财经(理论版),2013(6).
〔5〕马淑红.高等学校财务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3(35).
〔6〕徐昆龙.财务远程报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4(4).
G647.5
A
1673-260X(2017)06-0168-03
201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