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民族地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以赤峰学院为例

2017-03-29杨竟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志愿志愿者

杨竟楠

(赤峰学院 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基于民族地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以赤峰学院为例

杨竟楠

(赤峰学院 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国家和社会层面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基于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涌现,在民族地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也已经稳步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逐步进入学校、社区及其他组织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为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文关怀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在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发展壮大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同时存在,比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与发展等问题,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可以帮助完善和发展志愿服务,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1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志愿者服务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志愿者服务队伍当中,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活动的主体,我国志愿者服务队伍当中,大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在为社会提供服务方面充分展示了专业技能和特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我国志愿者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及职责不明确

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规相关文件,在志愿服务者的激励性、经费保障方面标准不一;而部分企业和机构把参加志愿服务者当成廉价或者免费劳动力,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得不到社会及其自身的认可.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作用、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思考,管理职责不明确,有时过于顾及学校的利益,从而忽视对于志愿者的重视;而部分家长则把志愿服务活动看成不务正业的活动,反对自己的子女参加.

1.2 大学生志愿者在思想认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及出发点有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在对待志愿服务的问题上看法不尽相同.部分大学生缺乏参与志愿活动的主动性,把志愿者活动看成是一种负担,只重自身利益,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面对社会及学校的号召,采取了推诿、逃避等方式;部分大学生将志愿服务等同于兼职工作,为了获得收入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1.3 保障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活动前,除了会考虑经济收入、经验锻炼之外,也会非常重视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保障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多数组织机构做的都不是很好,比如是否为志愿者上保险、在服务活动中安全能否得到保障、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等.多数组织机构及组织者在这些问题的考虑方面不够全面,导致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活动之前的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顾虑,从而不愿意参加活动.

1.4 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从总体规划看,很多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对志愿者服务活动缺乏全面规划,问题考虑不够全面,因此导致活动效果与期望差距较为明显;从组织管理体系看,存在领导体制责权不明,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注册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会导致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而无从解决、无人负责的混乱状况,从而进一步导致部分有过志愿活动经历的大学生以后不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

2 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的特点

近几年,随着国家心理健康愈发重视,基于心理健康服务的志愿活动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中小学以及社区,儿童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和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相比,也有着自身的特点.

2.1 专业性

与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相比,心理健康志愿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专业性,也就是说志愿者需要是心理学相关专业、或者至少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之后,才能够从事相关工作,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因此,心理健康志愿者多数来自当地高校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生,这样才工作中可以避免问题产生的几率.

2.2 隐私性

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会涉及个人隐私,被服务人员需要在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信任基础之上,才可能接受服务及帮助,而这种信任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具体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而在获知他人的隐私之后,能否保守秘密,也涉及到志愿者专业能力高低和对原则的坚持,个人隐私的泄露不仅会伤害当事人,更会影响志愿活动的评价及口碑.

在民族地区,心理健康志愿还会遇到基于民族地区特点的新问题,比如民族地区专业人才数量较少、面向少数民族进行服务时由于语言不通而产生的交流不顺畅、部分地区对于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认可度偏低等,上述所有的问题都会导致民族地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步履维艰,要想建立长期有效的服务机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目前在多数民族地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还需要长期的深入和努力.

3 通过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实践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的可能性

根据民族地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的特点,通过走访了解到内蒙古赤峰市部分中小学及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制定了项目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具体方案并实行.

3.1 成立“赤峰学院共青团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

在赤峰学院原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赤峰学院共青团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下设高校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分队、中小学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分队以及社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分队三个支队.服务队由专业教师带队,以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为主,吸纳心理协会其他专业的学生会员作为主要成员.服务队以小组的形式深入学校和社区,分别开展了包括高校、中小学和社区在内的学校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及社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工作.

3.2 对部分中小学及社区进行走访和调研

为了解我市中小学及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深入学校以及社区进行调研,了解了不同学校、不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的开展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将走访材料收集汇总后进行总结,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了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方案.

3.3 深入学校及社区进行心理健康志愿服务

3.3.1 高校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志愿者协助高校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面向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拓展活动.通过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正确认识自我、关爱自我,学会生活,健康成长,培养团队意识,提升其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3.2 中小学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赤峰市红山区教育局为全区中小学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配套设施,但各校由于缺乏专职教师的指导,这些设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基于此现状,志愿者团队中的专业人员对中小学的心理健康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通过对心理咨询室和团体活动室布置进行专业指导,使得心理咨询室在位置的选择、设施的布置上更加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志愿者进入小学后以班级为单位带领小学生进行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分别针对小学生们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的问题,通过个案咨询及辅导,帮助学生们解决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通过团队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们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带领学生们进行了团体及个体沙盘,改善了学生们的人际关系以及自我意识.志愿者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了“守护心灵,关爱成长——松山区留守儿童守门人行动”儿童素质拓展活动,了解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树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使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关爱、帮助.

3.3.3 社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志愿者在社区开展了“老年人心理聊天室”活动,对社区老人进行访谈、组织心理活动,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内容;同时志愿者深入社区的辅导学校,面向课后在校外辅导机构托管的小学生开展“5.40课堂”活动,使得孩子们感觉到被关爱、被重视.

4 遇到的困难以及发现的问题

4.1 专业师资及教育资源匮乏

目前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中科班出身的心理健康师资力量极为匮乏,各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普遍由班主任、校医、大队辅导员或学校教师中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教师担任,而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与志愿者协同工作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问题,增加了志愿者的工作难度,进而导致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有效建立.同时,多数教师均反映自身亟需专业培训,虽然项目组为这些教师提供了一定课时的培训,但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非科班出身的心理健康从业者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并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不现实.因此,为中小学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是提升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很多学校及社区拥有数量众多的心理健康设备、工具以及各种功能室,但是真正能够操作并使用的人员不多,部分资源存在闲置甚至浪费的情况.

在民族地区,社区专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数量更少,专业出身或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工作人员屈指可数.这对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很难筛查出社区中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因此无法进行针对性解决或治疗,更无从协助志愿者建立长效机制.

另外,在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仍然相对缺乏,虽然国家和地方已经比较重视心理健康工作,也划拨了一定的经费配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设备,但是在相对落后和偏僻的学校以及社区,教育资源仍然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因此相关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4.2 志愿者队伍的不稳定性

除前述在管理、报酬等方面存在问题以外,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活动的主体,也具有不稳定性,如毕业.届时志愿者面临换届,不同的志愿者进行工作交接势必对需要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帮助的人员产生一定影响.中小学可能会有相关专业人员来帮助交接工作,而社区相对来说完成这项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社区中应有专职人员进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得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相对接,更加有利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4.3 认可程度偏低

在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服务在社会层面的认可程度仍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学校及社会,仍然不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更谈不上长效机制的建立.而部分中小学由于考虑到学业的压力、家长的态度等问题,有时也会对提出的实施方案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都反映出心理健康这项工作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建立长期有效的服务机制更是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5 建议及对策

5.1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

师资及教育资源的缺乏是导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不能有效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民族地区尤为明显,因此需要进行增加相关投入.国家及社会一直重视心理健康工作,作为从业人员以及志愿者组织者,需要不断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扩大受众层面.具体做法如定期深入中小学和社区对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座以及组织不同主题的团队活动,与其他如妇联志愿服务者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工作.尤其在民族地区,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因此写作和合作必不可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

5.2 规范和改善管理

目前以大学生为主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者在管理层面相对松散,尤其在进入退出等机制方面要求较低,这与目前普遍缺乏心理健康专业人才有一定的关系.不过随着心理学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相关的管理也应逐渐完善.如每年,在每届学生当中均招收一定数量的志愿者进入心理健康志愿队伍,高年级志愿者进行传帮带,低年级新人进行学习,中间不断档,这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不断完善.而服务的规范也会促进社会公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和认可,从而逐渐接受心理健康工作和服务,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

5.3 扩大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目前,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学校、社区以及福利院的中小学学生、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应逐渐尝试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的扩大,逐渐走向各种类型的企业、组织和团体以及个人,最终面向全社区,普及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这同时也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志愿者以及管理部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以及能力和工作态度,为在全社会建立全面长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1〕杨干,王晶,杨凯.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心理研究[J].赤子,2015(10).

〔2〕张晋.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

〔3〕张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中美比较的视角[J].国高教研究,2009(12).

〔4〕王为正.关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2).

〔5〕王民忠,狄涛.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0).

B849

A

1673-260X(2017)06-0069-03

2017-03-07

全国学校共青团科研课题(2016LX032)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