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外贸”下的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2017-03-29方玲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外贸跨境应用型

方玲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互联网+外贸”下的应用型高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方玲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近几年,“互联网+外贸”兴起,企业对新型贸易方式下的人才需求增加,而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却未能跟上贸易环境发展的步伐,继续培养传统贸易人才,这与“应用型”定位是不相符的。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应用型高校应从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出发,对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人才评价模式等进行改革,以真正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互联网+外贸;跨境电子商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

1 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外贸”的兴起,我国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完成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大,预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平稳发展,到2017年通过跨境电商完成的贸易额将达到我国总贸易额的20%左右。相对传统贸易模式而言,跨境电子商务有着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环节少、成本低等优势,为中小企业外贸发展带来了机遇[1]。在大量的企业加入“互联网+外贸”模式行列的同时,市场对既懂外贸又懂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激增,而目前市场上多的是传统外贸人才。外贸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更成了企业顺利推进互联网贸易的严重障碍,新时代的外贸专业应用型人才缺口巨大,产业岗位脱节。

外贸行业的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失衡现象,透露出传统贸易人才的培养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的背后事实。地方高校的国贸专业应进行改革,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跨境电商人才,既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 ,也有利于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 目前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互联网+外贸”类专业实践课程较少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践课程主要是针对传统贸易设置的。大多数应用型院校现有的实验课程还是以传统实验为主,《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和《国际结算实务》等课程,基本上是围绕着传统贸易的各个环节设置的实验课程,且教师讲授以分析案例为主,完全脱离了“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平台”。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到了工作中几乎全部用不上,得重头再来学习。

2.2 “互联网+外贸”实验资源缺乏,实习流于形式

根据传统贸易设置的实验课程和购买的软件,是在固定的模式下设置的操作流程,即使是上机操作的课程软件也是脱离了网络,学生根本不会在网上寻找客户、不会利用网络的大数据进行客户需求分析,甚至部分高校学生的实验室无法连接互联网。实验课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所谓的实验课对学生而言其实就是换个场地学习理论课而已,实验效果难以保证。

学生在平时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企业对这样的“高分低能”学生也是不欢迎,校企合作“叫得响、落不实”。顶岗实习在很多学校中已有开展,但往往流于形式,实习的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符,很多国贸专业的学生实习的岗位是财会类,过程监控性不强,有的学生弄虚作假,随便盖个章,抄个实习心得完事。即使少有的顶岗实习工种也较为单一,技术含量不高,甚至存在顶岗实习变相为低层次劳动力使用的情况。

2.3 新型“双师型”教师匮乏

外贸专业的教学师资力量对地方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所谓的 “双师型”教师也是有一定的占比,但同样是传统贸易方面的实践指导教师,且真正有实战经验的教师不多,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原因是一些地方高等学校未能把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制度化,“一劳永逸”的思想和态度使教师的专业知识难以及时更新。专业教师互联网贸易理论基础缺乏,实践能力薄弱。

作为企业人员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不能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期间,为了不影响业务人员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避免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学生多只能从事一些没有技术含量或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或仅仅是参观,真正获得实践专家指导的机会比较少。

2.4 实践课程教学的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闭卷考试这一传统的考试模式基本上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国贸专业课程考试中占据较重地位。实践教学中对学生技能考核改革力度不够,不能把以能力为本的考核贯穿于实践教学之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建立相关的实践考核标准,或标准较少;第二,考核标准没有严格执行,实践考核不严格,学生缺少考核压力,技能培养先天不足;第三,实践考核内容单一,大多数只凭最终的实践报告质量来评定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践态度、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所以,有必要通过开展综合的、立体的教学改革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互联网+外贸”下的贸易核心能力,以实现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2]。

3 改革的方法和内容

3.1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总指导,如将“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国贸专业调整的一个具体方向,这首先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对于人才培养方案,应以现有高校中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参照[3],选择国内在该专业中办学情况较好的江浙沪等地高校为对象进行调研;以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为宗旨,主要是对长三角以及本地贸易经济相对发达的企事业单位为对象来了解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的专家,就如何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展开分析论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让所教的内容跟进时代发展,契合能力需求,如减少《报关实务》等课程的课时,增加《网络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课程的课时;对《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课程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增设《网络金融》课程。

3.2 师资队伍的建设

“互联网+外贸”下国贸人才的能力需求与与传统贸易还是有不少区别的,但培养方案能否有效落实,师资队伍是关键,应该整合校内外的优质师资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方法同样可以采用“引进来”和“送出去”两手加以解决,一方面聘请外贸企业、行业人员作为外聘教师,特别是聘请有跨境电子商务经验的人才作为外聘教师或实践指导师,拓展合作办学的途径;另一方面加大优秀教师送企业、行业、兄弟院校去学习、培训、挂职的力度。第三,引进一些高级人才,增强教科研实力,以教科研带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3 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

能力需求的改变,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要求也同以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对教学方式和手段加以改进,在“互联网+外贸”下的企业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起点也高,在这种要求下,如何锻炼学生的“跨境电子商务核心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实践教学应该在教学中占据非常高的比重,对于这样的实践教学一方面是通过实验以及校内实训的方式完成,这就要求继续改善实验条件,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软件的投入,争取小班实验教学,获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4]。另一方面将是在外贸公司以及外贸企业中来实现。主要是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要求必须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调研力度,进而确定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集中实习的比重,让校外实习成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而不是流于形式。如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3D国际贸易实验室”“跨境电子商务实验室”“网络营销管理实验室”等现代化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依托合作的校外企业,例如与校外企业阿里巴巴、敦煌网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当地的外贸企业也可以为师生提供业务交流和顶岗实习。这些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能有效地丰富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对于锻炼该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极为有利。

3.4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国贸专业作为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加之对外语能力的较高要求,决定了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本专业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和作用。国贸人才培养离不开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设置体现出学校不同的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也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效果。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在整个教学系统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相应地,课程资源建设成为应用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国贸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问题开展研究,可以帮助学校结合外贸工作实际需要,有效地设计和实施专业教学标准,提高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改革的学校需要建立一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并启动教材改版和教材编写计划。要根据时代发展脉搏,提升校企合作力度与层次,完善课程体系,尤其跨境电子商务方向课程体系的建设,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3.5 评价模式的改革

如何有效地对新专业方向所培养人才的过程及最终培养结果进行评价,这也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行国贸专业的评价体系与其他经管专业的评价体系都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状况,院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与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要求之间存在脱节的状况,导致一些高学分绩点毕业生在实践工作中并没有什么突出业绩,用人单位的评价与学校的评价不一致的情况,这也使得在专业的改革中需要对原有的评价体系进行重新设计,让校外考核作为评价的重要部分,将注重成绩评价转变为成绩与实绩并重的评价体系。

[1]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快推进福建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5,(2):63-69.

[2]董绍增,王晓玲.基于过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A02):32-33.

[3]孙莺.应用型大学在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中的角色定位与发展[J].电子商务,2015,(5):93-94.

[4]梅蒋巧.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1,(4):94-97.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MAJOR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IS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FOREIGN TRADE”

FANG Ling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rise of“Internet+foreign trade”,enterprises’need for talents is increasing under the new model of trade.However,most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failed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environment,continuing to develop traditional trade talented persons,which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application-oriented”.It is imperative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on enterprises’demand for talents’abilities.The reform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lent training plans,teaching methods,assessment methods,talent evaluation modes to truly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ternet+foreign trade”;Cross-border e-commerc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major;Practical teaching

F740-4;G642

:A

:1672-2868(2017)01-0143-04

责任编辑:李 晓

2016-09-26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4jyxm335;2014jyxm301);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2016扎y088)

方玲(1979-),女,安徽含山人。巢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外贸跨境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