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歙县江村《橙阳散志》研究

2017-03-29吴悦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歙县江村

吴悦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歙县江村《橙阳散志》研究

吴悦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橙阳散志》作为一部内容翔实、体例新颖的地方志,在徽州众多地方志中颇具代表性,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并没有对《橙阳散志》详加研究,歙县江村的历史也未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橙阳散志》进行细致地研究,从体例及内容、编撰特色和价值三个方面入手,梳理了《橙阳散志》的脉络,并分析了其优点与不足,从而发掘歙县江村的历史,为徽学研究开辟新的领域,有助于徽学研究向纵深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橙阳散志;江村;歙县;江登云

《橙阳散志》为清代歙县江村人江登云所著,成书于乾隆乙未年(1775),全书共十二卷,嘉庆丁卯年(1807),江登云之子江绍莲将其扩为十五卷。《橙阳散志》是一部记录清代徽州歙县江村风貌的地方志,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详备、涉猎广泛,从各个方面展现了歙县江村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物事迹和风俗习惯,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并对当今研究徽州歙县地区的历史也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1 《橙阳散志》的体例及内容

济阳江氏历史极为悠久,其先祖可追溯至伯益,伯益之季子元仲承袭父爵,受封于江,以国为姓,此为江氏受姓的开端。北宋时,江汝刚迁居歙北橙子培,以姓名地,号为江村,至清代时,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歙北江村风景秀美,烟户三千,商业发达,人杰地灵,在徽州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力,可称得上为新安巨族之一。

江登云(1717—1778),歙县江村人,字舒青,号爱山,“状貌魁梧,才识明达,年十六从兄客鄱阳。予族多治禺策业,时勉亭公司饶埠鹾务,深器公之才识,尽假手焉。”[1]虽然江登云在商业上获得不俗的成就,但他不以为意,一心“志功名,为国家作栋梁材”,遂弃贾从儒,“连第进士,膺殿廷选侍直禁卫”[1],后官至南赣总兵。江村地区宗族思想浓厚,村人极具乡土情结,江登云不仅对于修建宗祠不惮劳瘁,还搜讨村中奇闻轶事,“欲辑为一书,贻吾族子孙,不忘祖德”[2],这一行动也赢得了广大族人的支持和赞赏。

江登云所著的《橙阳散志》于清朝乾隆四十年刻成,全书共十二卷,卷首为序,分别为刘宗魏序、杨祈迪序、徐光文序以及江恂序;卷末为跋,分别由江廷泰和江鉴所作。卷一为與地志,下辖地图、疆界、地脉、山名、水源、地名、井塘、官堨、古迹、胜景十目;卷二为选举志,下辖科第、荐辟、殊恩、明经、舍选、封赠、乡宾、文学、武庠九目;卷三为人物志上,分为官业、忠节、孝友三目;卷四为人物志下,分为义行、隐德、儒林、士林、隐佚、风雅、名艺、烈女八目;卷五为物植志,下辖五谷、瓜菜、果木、花卉、蓄养、禽鱼、古树七目;卷六为礼仪志,下辖祭祀、岁时、冠婚、丧葬四目;卷七为风俗志,下辖灯事、游神、还烛、保安四目;卷八为舍宇志,下辖社坛、公所、祠堂、书院、园馆、庵观六目;卷九为营建志,下辖社仓、坊表、邱墓、桥梁、道路、路亭六目;卷十为艺文志上,分为书籍、碑记两目;卷十一为艺文志下,分为序文、诗歌两目;卷十二为别志,下辖村考、氏族、邻贤、旅客、附居、仙释六目。嘉庆十二年,江登云之子江绍莲将全书扩展为十五卷,又增备志一卷,并请江兰作序。《橙阳散志》作于乾隆甲申年(1764),成书于乙未年,前后经历十二年之久,可谓是江氏父子呕心沥血之作。

《橙阳散志》内容极为丰富,每一卷都各有特色、自成体系。在《與地志》中,江登云就详细介绍了江村的地理景致,并在卷首附上地图,“以标形势”、“以辨方隅”[3]。歙县江村自古以来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橙阳散志》所载江村景致较为详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如实地记录在册,对后世研究江村的地理环境大有裨益。徽学大家许承尧就在其著作《歙事闲谭》中完整收录了《橙阳散志》所记古迹,以展示歙县的风貌。在《选举志》中,收录科第46人、荐辟10人、殊恩7人、明经54人、舍选49人、封赠53人、乡宾14人、文学174人、武庠21人。将《橙阳散志选举志》中记载的明代江村科第状况,同民国《歙县志》中所记载的明代歙县科举情况作比较,可以看出江村科举人数无论是文榜还是武榜所占歙县科举人数的百分比都较高,其科举总人数占歙县科举总人数的百分比更是达到2.88%[4]。由此可以看出,江村人文鼎盛、簪缨代出[5],这一点在《人物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人物志》对江村诸才俊做了详细而公正地介绍,并着重突出江村人的忠孝节义、意趣高雅。值得一提的是,《人物志》中对江村女性的收录较多,除130位烈女外,还记述了5位才情卓著的江村才媛,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也被许承尧收录于《歙事闲谭》中,得以流芳百世。《物植志》主要介绍了江村地区的物产资源,有助于研究明清时期歙县地区的农业发展。在《礼仪志》和《风俗志》中,详细记录了江村的礼仪活动、风俗节日。徽州地区作为“朱子故里”,长期接受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的熏陶,对于礼教极为重视,故而 《橙阳散志》对于礼仪风俗的记载尤为详备。《舍宇志》和《营建志》则记载了江村地区的人文景观、基础设施,不仅描述建筑物的基本规制,更注重记述其历史沿革,从而展现了江村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江村人对家乡建设所作的贡献。《艺文志》收录了江村文人的文学作品,包括书籍、碑记、序文以及诗歌等,在内容上也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情节。以诗歌为例,《艺文志》收录的89首诗歌中,多为描写家乡山水之作,由此可以看出江村人对故土的热爱之情。《别志》则为补充,在这一卷中,作者考辨了村名、氏族,并将江村之外的名人、到访过江村的旅人及仙客收录其中。江村凭借其风景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参观,其中包括一些当世名家,诸如董其昌、陈继儒、沈周等,这些名人到访江村更体现了江村的人文鼎盛。江绍莲所增一卷《备志》为记载全县之事,分为《疆圉形势考》《山脉水源考》《建置沿革考》《城郭乡隅考》及《风俗礼教考》五目。其中《风俗礼教考》更为全面地记载了歙县的风俗、礼仪,并详细解释了歙人多外出经商的缘由,而此文也有幸被放置于《歙事闲谭》十八卷之首,成为许承尧介绍歙县江村和《橙阳散志》的开篇之作。

纵观《橙阳散志》,不难看出其内容之翔实、文笔之简练,不仅内容丰富、体例新颖,在编撰上也严格遵从着《凡例》所提及的原则,具有自身的独到之处。

2 《橙阳散志》的编修特色

《橙阳散志》在还原江村全貌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编修特色,在徽州众多地方志中独树一帜。

2.1 重视体例与内容的创新

《橙阳散志》既继承了传统地方志的编修方法,同时也注重体例与内容的创新,与传统地方志相比有显著的区别。江登云在卷首就明确指出:“橙阳志之作,原以备郡邑志之采,然不敢参郡邑志之席,署曰散志所以别也。”[3]这既解释了为何以《橙阳散志》为名而非《橙阳志》,也表明《橙阳散志》与传统郡邑志存在着明显不同。在纲目上,《橙阳散志》并没有摆脱传统地方志的框架,依然遵循着與地、选举、人物的结构,“名目悉准”[3],然而在此框架之下,江登云删繁就简,他认为:“凡郡邑志,每篇之首必援引典故,以标大旨,篇末复作咏叹语,究与本志无涉,兹悉从简,惟鄙见所在,随类敷陈,以咨阅者之目。”[3]故而,《橙阳散志》在编撰的过程中注重详略得当,无论在体例还是内容上都比传统地方志简明扼要。在内容上,《橙阳散志》不拘一格,一改传统地方志沉闷、严肃的文风,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通俗性和文学观赏性,但与《岳阳风土记》这类风土小品文相比,则内容更为详备、措辞更为严谨,可以说,《橙阳散志》是一部兼具地方志和小品文特色的作品,既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雅俗共赏。

徽州地区宗谱、地方志众多,然而在编修的过程中更趋向于遵循历史流传下来的体例,严谨有余但缺乏创新,如欧阳修、苏洵开创的五世图式体例,对后世修谱影响之巨、之深、之久,在徽州谱碟中尤为显著[6],这与徽州人长期恪守纲常礼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江登云作为地道的徽州人,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体例与内容的创新,这一点极为难能可贵。

2.2 秉笔直书,重视材料的考证

在徽州众多家谱、方志、文集中,由于受客观上时间跨度大、年代久远、资料不完整、抄录中以讹传讹、当朝政治宗教压力、编修者自身知识面不广、文字功底不够深厚、责任心不强、性格偏执等因素的影响[7],往往无法做到秉笔直书、实地考证,其中难免存在纰漏,这对于历史的传承是极为不利的。拿地方志中最易带有主观色彩的人物志来说,若作者仅以个人喜恶评判人物,极容易失之偏颇。《橙阳散志》中收录了数百位人物,然而在记载其生平事迹时,江登云摒弃个人主观好恶,认为:“志惟人物宜严,诸传悉准掩棺论定之义……阿私所好,则断不敢。”[3]由此可见,江登云是依据世人对人物公认的评价来记述江村各位英才的,绝非凭借主观印象而作一家之言。同时,江登云还仔细考证了前人史料与传说的真实性,“间有舛讹,悉从更正,并随款注释于下,以俟重修邑志呈改”[3],纠正了选举、人物方面的多处谬误。

此外,在记录江村历史、地理环境、名胜古迹时,江登云亦注重实地考察,亲历当地、仔细考证,与诸多仅凭前人记述就随意收录的地方志截然不同。例如在《别志村考》一目中,江登云就根据济阳江氏谱序详细考证了江村之名的由来,并解释了“寒江村”之说的缘由;而在《氏族》中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云岚村江氏“谱多疑,实无信可征”,否认他们是歙州公之后。江恂曾评价江登云“性喜搜罗故事,采访遗轶……诸名胜可到之处,靡不引予遐瞩周览”[2],歙县江村风景名胜众多,江登云能够不厌其烦地亲临当地、实地考察,既纠正了前人误传,也增加了《橙阳散志》的真实性与地理价值,为郡邑志的采辑提供便利。

2.3 宗族色彩浓厚

徽州地区作为朱子故里,自古以来就遵从祖宗家法,徽州人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无论是家谱还是地方志,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宗族思想的烙印。虽然《橙阳散志》在当时是一部体例较为新颖独特的地方志,但依然未能打破宗族思想的桎梏。

《橙阳散志》宗族色彩首先表现在其对江村人物的收录与筛选上。橙阳江村不杂他姓,故而所居住的大多为江氏宗族,《橙阳散志》中所收录的也基本上是本地的江氏族人,而对于非本村之人则明确标注来历。在《选举志》中采用里村、外村、牌镇、介塘、玉田用以区分本村之人与他地之人,而在《别志》中又设《附居》一目用以记录“里人而家世不著者”[8]。《橙阳散志》之所以区分如此严格,不仅是因为江登云治学严谨,更多的是由于宗族思想的影响,重视本族血统的纯正,故而《橙阳散志》在人物的收录方面更像是一部江氏家谱,这也是它的局限所在。此外,《橙阳散志》中对于礼仪、风俗的描写也带有明显的宗族色彩。《礼仪志》所记述的多为祭祀之礼,《风俗志》描写的也多为宗族的节日活动,并没有详细描述橙阳江村的日常礼仪和风俗习惯,使得 《礼仪志》与《风俗志》两卷变成了记录江氏宗族祭祀仪式和集体活动的章节。地方志与宗谱不同,它在记录礼仪风俗上应更偏重于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礼俗习惯,而非家族内部的礼仪与活动,《橙阳散志》在这一点上就混淆了方志与宗谱的区别,使其在礼仪风俗上的记录远不及其他方志详备完整。江登云受宗族思想影响较深,在他看来,江村的礼仪风俗就应当是江氏宗族内部的礼仪风俗,这种看法导致了《橙阳散志》的《礼仪志》和《风俗志》内容薄弱、偏离主旨。然而,所幸的是江绍莲在补充之时增加了一篇《歙风俗礼教考》,详细描述了歙县的风俗礼教,弥补了《礼仪志》与《风俗志》二卷的不足。

2.4 重视价值观的宣扬

徽州地区热衷于编修家谱与方志,从而达到宣扬美德、教化民众的功用。江登云在编写《橙阳散志》时,就极为注重价值观的宣扬,以期使后世“不忘祖德”。

《橙阳散志》所宣扬的价值观概括起来即为“忠、孝、节、义”,这与古代传统史书所宣扬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橙阳散志》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人物志》两卷上,《人物志》中记载了大量忠孝节义之人,通过记述他们的言行、事迹,从而树立起榜样,以达到教化民众向其学习的作用。价值观的宣扬不仅要遵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趋向,更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化功用。由于江村地区经商者甚多,故而宣扬义行的篇幅较重,远胜于忠节、孝友。在《义行》《隐德》二目中,大量记载了江村人乐善好施、拾金不昧、伸张正义的光荣事迹,既传达了徽商团体兼济天下的价值观,也引导广大江村民众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美德。同时,江村作为簪缨代出之地,人文鼎盛,因此在《风雅》《士林》二目中记载了江村多位文人雅士的事迹,以此来宣扬江村地区重视文化的价值观。

然而,《橙阳散志》所宣扬的价值观也有糟粕之处。由于徽州地区信奉程朱理学,鼓吹女子守节,故而《橙阳散志》中也记载了大量烈女节妇的事迹,《烈女》一目共计收录130人,在《人物志》各目中人数最多。由于明清时期统治阶级的倡导,宗族规范的推动,再加上程朱理学的教化[9],故而徽州地区节烈之风盛行,通过记录这些妇女誓死守节的事迹,传达出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从而鼓吹更多的妇女守节、殉夫,进一步压制女性思想。诚然,《橙阳散志》也未能逃脱封建礼教的桎梏,其所宣扬的贞洁观无疑是本书的一大败笔,这也是广大徽州文献共同的败笔所在。

3 《橙阳散志》的价值

《橙阳散志》不仅体例新颖、内容丰富,还具有极高的价值与影响。

3.1 教化价值

刘宗魏在为《橙阳散志》作序时提出:“圣王之教,始于一乡。乡者,天下风化之源也。”[10]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极其注重对民间风气的教化,而家谱和方志则凭借宣扬价值观的手段,在民众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化作用。《橙阳散志》作为歙县地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其教化价值不言而喻。

《橙阳散志》的教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全书收录了大量江村人士行善积德的事迹,为民众提供学习的范本。与一般史书客观评价人物不同,方志与家谱通常会选择“扬善隐恶”来发挥更大的教化作用,江登云也明确表示:“志与史不同,史兼善恶,志惟表善;善善从长,乌容过刻。”[3]在《人物志》两卷中记载了多位江村人士积德行善、乐善好施的事迹,而在《艺文志》中也记载了多位江村人士热心家乡公共事业的事迹。如江世禄“凡祖祠坟墓以及庵观桥梁恒多捐助”[11],江希文偕同其弟江希武“捐地十筑,并采木严州,独任其劳”[11]。通过记录江村人士乐善好施、热心公共事业的善举,不仅展现了江村人崇高的道德品质,也引导广大民众向其学习,使江村形成热心公益的风尚,如在重建慈化西社时,就是由“通村共襄力焉,不数月酎金千数”[12]。《橙阳散志》广泛收录这些义行善举,可以进一步教化民众与后代继承发扬江村的优良传统,使乐善好施、行善积德的风气代代流传。

此外,《橙阳散志》还收录了大量文人雅士的事迹与作品,以此来教化民众重视文化教育,使江村代代流传重文的风气。江村人经商者甚多,但江村仍为人物鼎盛、簪缨代出之地,这与江村地区重视文化教育密不可分。总体来说,《橙阳散志》是通过宣扬其价值观来达到教化的目的,然而作为一部供郡邑志采撷的地方志,以这种目的进行书写不利于真实的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尽管江登云已经尽可能地以公正的态度秉笔直书,但依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史实的歪曲。

3.2 文献价值

《橙阳散志》内容翔实、涉猎甚广,收录了大量江村地区的文献资料,因此,其文献价值较高,不仅可以为郡邑志提供借鉴,也有利于补史与辑佚,完善徽州地区的历史。

《橙阳散志》的文献价值首先体现在补史方面,可以为郡邑志提供历史材料。全书反复言说编写的目的,即为“以备郡邑志之采”[3],可见,《橙阳散志》本身就作为郡邑志的补充而诞生的。尽管《橙阳散志》只能署名“散志”而不敢以郡邑志自居,但它实际上已经称得上是一部完整的地方志,并且,《橙阳散志》在编修体例上仿照官修地方志的体例,在内容上也博采众长,这为后世地方志的编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其次,《橙阳散志》保存了许多江村地区的珍贵文献,为文献的辑佚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在《艺文志》中,收录了江村文人的书籍、碑记、序文及诗歌,江登云都将其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不乏很多文学和史学价值较高的作品,如《瑞金山瑞阳阿记》《建聚星文社馆序》以及江兰、江天一的诗作等,《橙阳散志》对于江村文献的保护与流传做了重大贡献,也有助于相关文献的辑佚与研究。许承尧就将这些珍贵的文献悉数收录进《歙事闲谭》中,著为《江村人所著之书》,并且对于江村画家、名艺、才媛均有记述,使《橙阳散志》的文献得以继续流传。

3.3 史料价值

《橙阳散志》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研究徽商以及歙县地理风貌提供了充足的史料。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徽商的研究层出不穷,徽商已然成为徽学研究中的一大热门方向,而江村地区由于富商巨贾众多,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橙阳散志》中也大量地记录了江村商人的活动与事迹,为研究江氏商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橙阳散志人物志》中收录了多位江村商人,其中数《义行》《隐德》二目最多,记载了江村商人接济穷人、助人伸冤、热心公共事业等事迹,展现了江村商人仗义疏财、乐善好施、伸张正义的高贵品德。同时,《人物志》中还记载了诸如江春、江南能等具有代表性的徽商,对于研究江村乃至徽州商人的发展过程具有借鉴作用。《营建志》中的《桥梁》《道路》《路亭》三目以及《艺文志》中的《碑记》《序文》两目则详细记载了江村商人对家乡所做的贡献,展现了江村商人对家乡的建设与重视,其中对于文馆、书院的资助与建设也展现出江村商人“贾而好儒”的品德。这些材料都可以为徽商的研究提供充足而可信的史料。

此外,《橙阳散志》还用大量篇幅记载了江村地区的山水景致、名胜古迹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研究歙县地区的地理风貌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历史地理研究近年来也成为学术界的热门方向,备受关注,而徽州的历史地理研究由于起步较晚,成就远不如徽商丰富。然而,由于徽州地区史料丰富、古迹保存较为完整,因而对于历史地理的研究有极大的便利。橙阳江村地区史料众多,《橙阳散志》中的《與地志》《舍宇志》及《营建志》三卷详细记录了江村的地理风貌,不仅“一堨一潭一基一址,艺植风土之琐细,无不毕记”[13],而且“躬亲阅历之”[13],可见,《橙阳散志》所提供的关于江村地理的史料,不仅完备细致,而且真实性与可信度极高,为研究江村和歙县地区的地理风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橙阳散志》是一部颇具代表性的地方志,其体例之新颖、内容之翔实、文笔之简练使得它在徽州一众地方志中脱颖而出,虽然它也有诸多缺陷与不足,然而瑕不掩瑜,《橙阳散志》依旧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地方志。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徽学的关注日益增多,但是目前关于橙阳江村的研究还是凤毛麟角,并且仅停留在对江村商人以及文人的研究上。通过研究《橙阳散志》,我们可以看到歙县江村依然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且《橙阳散志》也可以为许多徽学课题提供资料支撑,今后,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如《橙阳散志》一般有价值的原始资料,使徽学研究朝纵深方向发展,挖掘更具价值与新意的课题。

[1]江淮椿.清覃恩累晋武功大夫袁临副将署南赣总兵官登云公原传.歙北江村济阳江氏族谱[M].乾隆四十三年刻本.黄山市博物馆藏.

[2]江登云.橙阳散志:江序[M].嘉庆十四年刻本.

[3]江登云.橙阳散志:凡例[M].嘉庆十四年刻本.

[4]孙长城,刘其民.明清时期歙县江村商人的崛起和发展[J].合肥学院学报,2009,(2):9.

[5]江登云.橙阳散志:艺文志下·建聚星文社序[M].嘉庆十四年刻本.

[6]王鹤鸣.试论徽州谱牒的体与魂[J].复旦学报,2006,(1):4.

[7]姚硕.清代徽州家谱编修特色探究——以《绩溪城西周氏宗谱》为中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4,(4):74.

[8]江登云.橙阳散志:别志·附居[M].嘉庆十四年刻本.

[9]张晓婧.明清贞洁之风盛行的原因及其社会心理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2005,(4):36-37.

[10]江登云.橙阳散志:刘序[M].嘉庆十四年刻本.

[11]江登云.橙阳散志:人物志下·义行[M].嘉庆十四年刻本.

[12]江登云.橙阳散志:艺文志上·重建慈化西社记碑[M].嘉庆十四年刻本.

[13]江登云.橙阳散志:杨序[M].嘉庆十四年刻本.

A STUDY ON THE CHRONICLE OF CHENGYANG IN JINAG VILLAGE OF SHEXIAN COUNTY

WU Yue
(Anhui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9)

“The Chronicle of Chengyang”is a local book full of content,with novel style.In many local chronicles of Hui扎hou, it is fairly representative.However,in the past years,academic circles did not do a detailed research on it.The history of Jiang village,She county also did not attract the attention in the academy.This article fully studies the book from three aspects:the style and content,the characteristics,and value.By getting its main content and analy扎ing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 history of Jiang village,She county is explored,which opens a new field for the study of Hui扎hou and is helpful to its regional and longitudinal development.

The Chronicle of Chengyang;Jiang village;Shexian county;Jiang Dengyun

K249.3

:A

:1672-2868(2017)01-0111-06

责任编辑:杨松水

2017-01-04

吴悦(1993-),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猜你喜欢

歙县江村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徽港
魅力南江村
西热江村
江村《吴镇 秋岭归云》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歙县找寻王茂荫
两个女人的战争